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隋唐帝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定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定陵是唐中宗李显(656-710)的陵墓,依山为陵,地处渭南市富平县。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唐中宗定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三凤村狮子窝村(组)北的凤凰山上。海拔高度710-802米。凤凰山正南方鹊台南800米偏西处,可见北周宇文泰成陵,北方分布着4座唐代陵墓。
  唐定陵地处关中平原北部,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陵山(凤凰山)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自然形成西北高,东南低,并渐趋平坦的地形特征。凤凰山脉多属墨青石灰石岩质,蕴藏量丰富,且山脉坡度较为平缓。陵山与蒲城县交界的万斛山以及依次向西绵延的金粟山、虎头山,基本上处在一条地平线上。距离陵南5公里处,顺阳河自东北向南流过,陵区原来的缓坡状地形现已被改造成阶梯状适耕地。汛期集中在7、8、9月份。
  陵区所在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13.4℃,年平均降水量522.2毫米,多集中在7、8、9、10月份,年均日照时间2378小时,霜冻期从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长达170多天,夏季常有冰雹和干旱。
  陵区内植被以落叶灌木林为主,如桐、杨、槐、柳、杏、苹果、花椒等,也有柏树等常青树种。花草以草本植物为主。
  陵区范围内人口较为密集,厂矿、学校、村庄公布较多。当地人以石刻工艺为主业,石刻工艺精湛。
  二、历史沿革
  唐中宗定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村)北的凤凰山上。富平县因历史上受民族战乱和朝代更替等影响,陵区疆域及地名多有变化。1300年来,虽经历代有识之士多加保护,定陵仍屡遭兵燹、盗掘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可谓灾难重重。
  唐中宗李显于睿宗景云元年(710)葬于定陵。据《富平县志·樊志》卷一载:唐高宗咸亨二年(671)于富平、华原(今耀县)划出一部分,另设美原县;武则天天授元年(690)美原县改属宜州,后又改雍州。710年中宗李显葬定陵时,定陵封域属雍州美原县辖地。
  《唐会要》卷二十一记载有8人陪葬,均为中宗子女和女婿等皇族成员,另据《旧唐书》卷九十二载:中宗宠臣魏元忠死后亦陪葬定陵。
  据《陕西文物古迹大观》(二)载:定陵的最初管理,依惯例在当地设置“陵署”,主管陵令为“正五品上”并设陵户若干……
  据《新唐书·玄宗本纪》载:唐开元二年(716)“十二月乙卯定陵寝殿火”。这是定陵有史以来最早遭损的记载。
  据《新唐书·玄宗本纪》载:唐开元十七年(729),玄宗下诏:“献殿、定陵官吏并管陵县官,各别加一阶……,每陵侧近取百姓六乡,以供陵寝,永勿徭役。”
  据《唐会要·陵议》卷二十载:唐永泰元年(765)党项扰富平,定陵寝殿再次遭焚烧。
  据《唐会要·陵议》卷二十载: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二月,羌和吐蕃扰富平,定陵陵域地面建筑第三次遭焚烧。
  据《旧唐书·文宗下》载:唐贞元十四年(798),德宗李适派崔损充修八陵使,对8座唐陵进行重修或修葺。其中定陵等5座陵区分别修造房屋378间。
  据《旧唐书·文宗下》载:文宗“大和八年(834)秋七月辛酉,定陵陵台大雨,震东廊,廊下地裂一百三十尺,诏宗正卿李仍叔启告修塞”。
  唐亡后,陵墓处于无人管理之状态。五代后唐开平二年(908),定陵遭住耀州(今陕西耀县)节度使温韬盗掘。这是历史上定陵第一次被盗。
  定陵被温韬盗掘半个多世纪后,到北宋初年,据《宋史·太祖本纪》卷二载:宋太祖赵匡胤曾数次下诏对被盗唐陵(包括定陵)进行了新置“帝服”和“棺椁”的礼仪性衣冠重葬,同时绿化关中唐陵,禁止采樵。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太监梁永巡陕,尽发历代陵寝,搜刮金玉,定陵再次遭盗掘。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在定陵立“唐中宗定陵”碑石一通,这是最早的保护标志。
  三、基本情况
  唐中宗定陵依山为陵坐北朝南。整个陵域南北约3100米,东西约2200米,可分三个功能区:陵园以及南神门外神道为主体建置;其南部偏东的山脚之处设下宫区;东南部为陪葬墓区。
  陵园顺山势起伏修建,土质夯筑城垣,平面近似长方形。陵垣南北约1750米,东西约1500米。四面各辟一门,门外原各置石狮1对、阙台1对。南门外设神道,长623米。神道向南的延长线上,还分别设有乳台、鹊台各1对。神道两侧,大体依循乾陵石刻制度进行设置,现绝大多数被毁,仅存有石人1对,四门外石刻也损毁过半。
  陵山凤凰山,又名龙泉山,以半圆形山顶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和南边伸出五条放射状的山梁,其中向南伸出的左、中、右三条山梁平行向南延伸,隆起的中梁形似凤头,两翼山梁呈对峙状,尤如凤凰展翅。地宫墓道入口开凿在中部山梁凤凰头上。左、右两条的梁恰成陵区东西墙垣的天然基座。定陵山梁的形式,显示出不同于乾陵样式的卜陵堪舆。目前,整个陵区由南至北已改造成台阶状耕地。但仍以陵墓位置最高。
  定陵的陪葬基本分布于陵东南3—4.5公里的范围内。定陵现有陪葬墓15座,其中现存封土10座,大体呈圆丘形和覆斗形两种,其余5座基本夷为平地。目前经过发掘可确定身份的仅有李重俊墓1座。
  下宫遗址未经钻探调查。
  20世纪60年代,陵区内尚存石刻近40件,多于“文革”前后被毁。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9月,凤凰山遭开山取石的破坏。现已得到制止。今神道两侧仅存有翁仲2个,东门外、南门、北门外各存石狮1件,北门外另有石马1件。1995年将部分地面石刻拉回县文物库房进行保护。
  唐中宗定陵在关中唐十八陵中列第四位,在中国历代帝陵中有一定影响。定陵是唐帝王陵墓中代表性陵寝之一,可与乾陵、桥陵媲美。定陵南神门前原“无字碑”比乾陵“无字碑”高大。在陵区西南2.5公里处,有一唐代官窑遗址(三元窑址),是遗存丰富保护较好的帝陵之一。
  四、相关研究情况
  1963年,长安美术出版社出版有陕西省博物馆编的《唐陵石刻》一书,记录有后来被毁的12件定陵石刻。
  1980年,贺梓城在《文物资料丛刊》第三辑上发表有《“关中唐十八陵”调查记》一文。
  1985年5月,孙迟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人文杂志丛刊》第六期上刊登的《略论唐帝陵的制度、规模及文物》,对定陵的地面建署和地宫制度作了逐一论述和研究。
  1987年,刘庆柱、李毓芳在《考古学集刊》第5辑上发表有《陕西唐陵调查报告》,第一次公布了定陵的调查成果。
  1988年,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唐十八陵石刻》图录,保留了定陵翼马,仗马等珍贵照片(原物已毁)。
  1999年4月,《人民画报》发表了刘呆运、王保东合写的研究性文章《唐节愍太子李重俊及其墓葬》。
  2000年,《收藏家》第十二期,刘呆运、王保东合写的《唐代绘画艺术的新发现》,对定陵陪葬墓李重俊墓中的壁画作了研究。
  2001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陈安利所著的《唐十八陵》中,对定陵三彩骆驼和太子李重俊墓中的壁画作了详细的论述。
  2003年10月,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陕西文物古迹大观》中,姜捷、孔昱合写的《唐中宗定陵》一文对定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003年,《考古与文物》第一期中,姜捷撰写的《关于定陵陵制的几个新因素》,对定陵陵园出土的道教镇墓石等进行了论述和研究。
  2004年,《富平通讯》第2期发表了王茂洋的《无字碑的浅析》。
  五、调查、发掘和保护工程
  (一)文物调查
  据《富平县地方志通讯》1986年第3期刊登《富平县文物志》附表《富平县文物保护调查一览表》载:
  1963年,定陵地面存无字碑1通,石人10个,石马9个,天马2个,华表2个,石桃1对,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立“唐中宗定陵”碑一通。1964年,南门存石狮1个,无字碑1通,清毕沅立陵碑一通。神道存华表2个(东华表仅存础和顶,西华表仅余上础)石狮1个,天马1个,石马4个,石桃1对。北门石狮2个,石马1个,东门石狮2个,西门石狮1个。
  1973年,神道存石人2个,南门存石狮1个,北门存石狮1个(面部砸烂),石马1个(面部砸烂),东门石狮1个(双腿打掉)。
  1980年,南门存石狮1个,神道石人2个,北门石狮1个(残),石马1个(残),东门石狮1个(残)。
  据富平县文物局调查,截止2004年6月底,定陵神道存石人2个,南门石狮1个,北门石狮1个,石马1个(均残),东门存石狮1个(残)。
  (二)考古发掘
  唐节愍太子李重俊墓1995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其中三彩马、陶器数量多,保存完整。墓道壁画精湛。
  (三)保护工程
  1996年4月由陕西省文保中心承担墓道保护工程规划及建筑图纸设计。富平县第二建筑公司第一工程处承建李重俊墓的天井、墓道口以仿古修筑及围墙的形式进行了保护。2001年3月,由文物部门分别验收。
  六、保护管理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定陵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定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前原宫里乡文化站代为管理,1980年后由富平县文化局负责管理,同时有兼职文保员,进行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巡查,以配合文管所对定陵的安全保卫工作。
  1986年3月,定陵文物管理所成立。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