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杜陵为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刘询,武帝曾孙,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被誉为中兴之帝,陵墓位于西安市东南鸿固塬上。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杜陵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村南鸿固塬北端。海拔618米,比西安市区高约200米。杜陵地处关中盆地中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西北风。全年日照时数2215.6小时。
杜陵文物保护区大部分地处海拔高度490—600米之间。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以杜陵所在位置为最高,向北偏西倾斜。区内黄土层深厚,地下水埋深大部分在地下30—90米,含水层厚度小于30米,且由西向东逐渐加深,含水层厚度逐渐变薄。
杜陵保护区所在地的区域共有8个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土地总面积约15700亩。
杜陵位于鸿固塬最高处,风景秀美。南望终南山,北眺西安城,东临骣浐水白鹿塬,西傍唐宜春下苑遗址区。李白诗云:“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从古至今,杜陵地区一直是文人墨客诵颂的形胜之地。
二、历史沿革
杜陵之名源于杜县,杜县又取名于杜地。西周时,为杜伯国。周宣王四十三年(前785),宣王杀杜伯,其后子孙力量微弱,归于秦。春秋时代,秦武公灭亡了杜伯国,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建立杜县。杜县故城位于今西安市南郊杜城村。杜陵位于杜县以东十公里的鸿固塬。汉宣帝在此地营建陵园后,因地命名,始称杜陵。
秦汉时代,杜陵及其附近地区称“杜东”或“杜东塬”。杜东或杜东塬也因位与秦汉时代的“杜县”以东而得名。汉宣帝于元平元年四月(前74)继位,年号本始。宣帝于黄龙元年(前49)冬十二月崩于未央宫。元帝初元元年(前48)春正月葬于杜陵。
汉宣帝名询(前91—前49),字次卿,系武帝曾孙。他出生几个月,祖父戾太子刘据因江充诬告而被逼自杀,祖母和父母受株连,均被处死,尚在襁褓中的刘询被收监入狱。当时的廷尉监丙吉暗中搭救,把刘询送到外处抚养。汉昭帝死后,霍光等先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荒淫无度,很快被废。于是又拥立流落民间的刘询为帝,即汉宣帝。宣帝执政期间(前74—前49),奖罚分明,启用人材,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局面,这个时期被史学家们称为西汉的“中兴”时期。
三、基本状况描述
杜陵保护区东西3公里,南北4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陵园平面为方形,周长1720米,宣帝陵呈覆斗形封土,居陵园正中,底边周长700米,高29米,顶边周长为200米。帝陵墓为“亚”字形,四面各有一条墓道,墓道大小基本相同。每条墓道一般宽8米。宣帝陵墓,承袭了武帝和昭帝的随葬制度。
杜陵陵园平面方形,边长430米。地面上的陵园墙垣已无,但墙基尚在,宽8米,厚2.5米。陵园每面墙垣中部各辟一门,陵园四座门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
杜陵寝园位于杜陵陵园东南,四周筑墙垣。寝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73.8米,南北长120米,占地20880平方米。寝园东、西墙各开一门,南墙设三门。三座南门东西并列,西边两座比较重要,分别是通往寝殿和便殿的重要门道。西门通至寝殿,东门通至便殿。陵园分两大部分,东侧为寝殿,西侧为便殿。寝殿是寝园主体建筑,为陵上正殿。杜陵寝殿遗址为一大型建筑,位于寝园西部。寝殿范围东西107.8米,南北110.6米。大殿建于长方形夯土台基上。夯台东西51.2米,南北29.6米。便殿在寝园东部,是一组多功能的建筑群,由堂、室和院子组成,有周密的地下排水设施;便殿东、南、北三面筑墙,西面置廊,其范围东西宽73.5米,南北长120米;堂和室两组建筑群并列于院子建筑群南部,其间有夯土墙和廊道相隔。
王皇后陵位于杜陵东南575米。陵墓封土为覆斗形。封土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方形,底部与顶部边长分别为145米和45米。封土高24米。陵园平面呈方形,边长330米,墙基宽3.5米,陵园四面墙垣中央各辟一门。四座门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
后陵寝园位于后陵西南,周置墙垣。后陵寝园与帝陵寝园平面布置、建筑结构大体相同,唯规模略小。寝园墙基宽4米。寝园平面长方形,东西129米,南北92米。寝殿位于寝园的西部。寝殿东、西、南各辟一门,北面辟二门。便殿在寝殿以东,包括殿堂、院落和成组小房屋。
杜陵陵庙遗址位于杜陵东北400米处,建筑物的夯土台基东西63米,南北66米,夯层厚5米。庙的平面为方形,边长55米。
杜陵陪葬坑可确定其位置、形制和大小的有4座。发掘的K1为近似方形的竖穴,分主室和车室,东侧有斜坡坑道一条。K4为长方形竖穴,东侧有斜坡坑道一条。共出土陶俑、铜器、铁器、陶器、金器等1500余件。
杜陵共发现陪葬墓107座,其中62座封土犹存。封土已被平掉有45座。杜陵陪葬墓基本分为东南与东北陪葬墓区。东南陪葬墓墓区范围东西1200米、南北700米。大型陪葬墓主要分布在这一墓区。东北陪葬墓墓区中的大多数陪葬墓分布在东西1100米、南北2100米的范围之内。东北区陪葬墓的规模一般较小,形成的陪葬墓群也不像东南区那么明显、突出。
杜陵邑建于公元前65年,是西汉最后一座陵邑。城址为长方形,东西长2100米,南北宽约500米。目前发现陵邑城墙数段。据说曾出土有“杜邑”陶文的汉砖。
四、价值评估
汉宣帝是西汉一代“中兴”之帝。在他执政期间,汉代的各种制度趋于定型。宣帝杜陵反映了西汉王朝“中兴”时期的丧葬礼仪。汉代丧葬“事死如生”,因而对杜陵的保护,对于研究西汉中期社会状况、典章制度等具有重要价值。杜陵的陪葬墓和陪葬坑众多,而且排列方式有其独特的规律,为研究汉陵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为帝陵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杜陵寝园和杜陵陵庙对研究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建筑风格及汉代祭祀等都具有重大价值。
五、调查发掘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82年秋季至1985年夏季,开展了对汉宣帝陵和孝宣王皇后陵的陵墓、陵园、寝园及杜陵的陵庙、陵邑、陪葬坑和陪葬墓的考古勘查;并对帝陵陵园东门、北门遗址(二、三号遗址)和寝园的寝殿、便殿(一、五号遗址),孝宣王皇后陵陵园东门遗址(四号遗址)和寝园的寝殿遗址(六号遗址),杜陵一、四号陪葬坑(K1、K4)进行了考古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李毓芳参加了上述全部考古勘察和发掘工作,并整理和编写了《汉杜陵陵园遗址》。关于杜陵陵园发掘情况,在《考古》1984年10期和1991年12期有过报道。
目前,对杜陵的学术、保护、管理研究情况主要有:
书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汉杜陵陵园遗址》,1993年。
刘庆柱、李毓芳著:《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论文:
《杜陵保护区文物安全现状的调研报告》、《西安帝王陵保护游览区》等。
六、保护管理
保护标志情况:1995年6月,西安市人民政府立有二个大理石保护标志碑,位置分别在宣帝陵前和王皇后陵前,规格:90×110×12厘米。
保护机构情况:1994年9月30日,西安市政府成立了西安市杜陵保管所。
主要任务是:对遗址和陵墓进行保护和管理;负责对遗址和陵区内文物的征集和整理以及文物藏品的陈列和保管;宣传、组织群众对遗址和陵区进行保护。杜陵的安全保护,建立了群众保护员→保管所→当地派出所双向互动的田野文物保护网络,成立了杜陵保护委员会。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