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整风运动
为被错误审查的干部彻底甄别平反
李鸿义
三、反特扩大化的及时纠正
为被错误审查的干部彻底甄别平反
抢救运动的严重扩大化,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挫伤了一批人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有的失去了生命。为了彻底纠正“抢救运动”中造成的冤、假、错案,从1943年底开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开展了甄别工作。甄别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整风中的成绩,同时也纠正整风运动中的一些错误。一方面要为好人平反,一方面要争取失足者,同时还要孤立顽固的特务分子,使之无法混水摸鱼。甄别工作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的地方仍是原来的整风领导小组领导,有的机关、学校新成立了甄别工作委员会。比如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以帅孟奇为主任的甄别委员会,加强对甄别工作的领导。绥德成立的甄别委员会,还吸收党外人士参加。
绥德师范在1943年12月2日党员干部大会上宣布甄别时,到会者拍手称快,皆大欢喜,不少人感动得流下泪来。他们对原定的230名“特务”逐个甄别。到1944年7月,除14人未甄别外,其余全部平反。二十二班原定“特务”34人,全部甄别平反。对一些明显的错案、假案或者纯属捕风捉影的案件,象“三民主义研究会”、“太阳社”、“月亮社”、“黑头帖子事件”、“烧门窗事件”、“十八大弟兄”等等都一一进行了平反。
为了搞好甄别工作,毛泽东多次主动承担责任,利用各种场合向受害者赔礼道歉,作思想工作。
1944年元旦,领导通讯联络工作的王铮领着一批被搞错的干部向毛泽东拜年,毛泽东对他们说“这次延安审干,本来是让你们洗个澡,结果灰锰氧放多了,把你们娇嫩的皮肤烫伤了,这不好,今天,我向你们敬个礼,你们回去要好好工作。”有一次毛泽东把一个受害同志叫到家里谈心,诚恳地说:“我们打了一次夜战,看不见对方,误伤了自己的同志。好在不是真刀实枪,用的是白灰,洗一洗就好了。”又有一次,他去中央党校给大家作思想工作,讲了一个“三国”的故事:关云长曾在曹营里受器重,曹操给他上马金,下马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十美女进膳,但关云长毫不动摇归汉的决心。在回来的路上,他出五关,斩六将,回到古城。可是张飞怀疑他投降了曹操,不开城门。关云长说自己“人在曹营心在汉”,张飞不信。这时正好曹操的大将蔡阳追杀到占城,关云长气愤之下,斩了蔡阳,张飞才相信了,打开城门跪在关云长面前,赔礼道歉。刘备出面说情:二弟在外多时,三弟怀疑是自然的,怀疑错了,赔了礼就行了。毛泽东借古喻今,使大家很受感动。抢救运动中,康生准备大开杀戒。在党校曾召开公审大会,判决一个护士长的死刑。在延安市曾召开群众大会,要处决4个人,都被毛泽东知道制止了。一次毛泽东看了要处决的两个所谓“犯人”的材料后表示怀疑,把周兴(当时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处长)和师哲(当时在中央社会部工作)叫去了解情况,指示:“你们回去把那些口供交给犯人,说明要他们自己修改,一字一句错了,就改那一字一句;一段错了,就改那一段;全篇错了,就让他们推翻重新写。不要怕翻案,我们是实事求是的,要真实的事实,不要假口供、假材料。他们是交待问题,不是写文章,更不是写小说,必须是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一句假话,一切不实之词都不要。”周兴、师哲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去作,结果“犯人”感动地流泪,重新实事求是地写了材料,周兴和师哲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由于党中央领导人耐心细致地做了思想工作,主动地诚恳地自我批评,承担责任,并先后对遭受诬陷的人平反昭雪,从而逐步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谅解,使党的事业免遭更大损害。可是身为中央社会部部长,主要负责审干锄奸工作的康生,从来没有检讨自己的错误,没有承担过任何责任。1944年甄别工作深入进行之时,他还坚持说:坦白运动是审干、反奸工作的好方式。在一次中央召集的会议上,任弼时批评了抢救运动的错误,康生不仅拒绝认错,还强词夺理地辩解说:严格审查是完全必要的,苏联党就是这样搞的。在七大的会议上,大家都在议论抢救运动的经验教训,而康生则面对墙壁不说话。毛泽东说:“这是一人向隅,满座不乐”。
党中央分析了坦白运动的情况,将坦白的人分为6类,确定了革命与反革命的政策界限,制定了对待各类人员的政策。区分这6类人的界限是:第一类是特务分子。他们是受一定的特务机关或特务人员的主使,对我们进行过或者进行着特务工作(长期埋伏,也是一种潜伏工作),确有真凭实据的。区别职业特务有3个条件:加入特务组织、有特务机关、有特务行动;第二类是变节分子。其中有的是破坏过党的组织,捉过人,杀过人的;有的被敌人短促突击,接受了敌人的任务,但回来既未实行也未报告的;有的是内战时作过坏事,抗战后中立或改过,等等;第三类是党派问题。他们加入国民党、三青团或其他党派,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未向党报告,但也还不是特务分子;第四类是被特务利用和蒙蔽的分子。有的是在敌人“红旗”政策下不自觉地被特务利用,有的因半条心或幼稚无知作了特务的工具;第五类是党内错误。如假造历史,虚报党龄,欺骗组织,包庇坏人,损人利己,思想错误,政治错误及贪污腐化等等,在坦白运动中被怀疑而误认为特务;第六类是在审查时完全并错或被特务诬害的。特务分子也又有职业与非职业、自觉与被迫、首要与胁从之别。
中央对待这6类人员的政策是:对坦白了的特务分子和变节分子,如果证据确凿,采取一个不杀,团结抗日的政策。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不要加以深追,以免造成对立僵局,有碍争取,或中敌人诬陷同志的奸计;对有真凭实据的暗藏的破坏分子,应继续执行宽大政策,即以宽大为主,镇压为辅,感化改造为主,惩罚为辅。给改过自新者将功赎罪的机会;对一时审查不清的重大嫌疑分子,不要急于求得解决,以免造成逼、供、信。可以有意识地放松一个时期,或暂时按他讲的作一结论,然后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和秘密侦察;对有党派问题的,被欺骗蒙蔽的,或仅属于党内错误的人,在分清是非后,均应平反,取消特务帽子,按其情况作出适当结论;对完全弄错或被特务诬陷的,一经查出,立即平反;对新知识分子,必须往意到他们从抗战以来在战斗的环境中出生入死,在审查他们时,绝不要忘掉这个重要根据,对他们的方针“既要详细审查又须关心爱护”。要随时防止和纠正老的工农干部对新知识分子的宗派主义与报复情绪。正确估计新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好的,特务只是极少数,不要将他们的思想问题与特务问题混为一谈。
经过一年多艰苦细致的甄别工作,到1945年春,延安各机关学校的甄别工作已基本结束。就2475人的初步结论看,大致是:属党外政治问题的占30%左右,其中叛徒、特务、自首三项约占10%;属党内错误问题的约占40%左右;属完全被弄错的约占26%左右;保留问题的约占4%。毛泽东了解这些情况后,曾多次公开承担过责任。一次是在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毛泽东当着大家的面说:“我向大家赔个不是”,并向大家鞠了一个躬。一次是在王震、王首道部队南下时,毛泽东说:“整风并不是完全好的,有过抢救运动,你整错了人,搞冤假错案。我向大家敬个礼,如果对方不表示态度,我的手就不放下来,一直要对方表示态度,然后我这只手才能够放下来。”①还有一次是在中央机关和边区系统干部参加的大会上,毛泽东公开向被“抢救”错了的人道歉,并且要求各单位对在什么场合“抢救”戴错了帽子的,要在原场合取下来。以后,机关、学校都照着毛泽东的指示办。
经过甄别,也有少数人的政治性问题因受当时条件限制,无从查证,拖到1945年初难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毛泽东说:现在东北快解放了,需要大批干部,让他到前线自己去作结论吧。是共产党人,一定留在共产党内;是国民党人,让他跑到国民党去。怕什么呀!这样一来,被“抢救”的人绝大多数解放了。只有极少数人直到全国解方后才作结论。
①薄一波:《在湖南省顾委委员和部分老同志会议上的讲话》,1986年6月21日。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