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与中国统一战线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党在国统区的统战工作和在沦陷区的斗争(二)


  党在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和在沦陷区的斗争
  西北地区是全国抗战的重要后方基地,又是连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苏联的重要通道,因而在抗日战争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为了更好地动员和组织西北地区人民群众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1938年11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主持陕甘宁边区以外的陕西、甘肃、宁夏等西北各省的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工作。1941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统一领导整个西北地区党的工作。在新疆,主要是通过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开展工作。
  战斗在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充分利用一切公开合法的机会,大力开展群众工作,积极领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党在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广泛争取和团结各阶层抗日爱国力量。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社会上层人士、国民党军队中下级军官、省县级公务人员、教育界名流以及各地绅士都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视野之内。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八路军驻西安及西北各省的办事处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西安学生救国联合会等10多个抗日救亡团体,人数近4万,抗日救亡活动在城乡进行得轰轰烈烈。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成为全国各地爱国青年和革命人士奔赴延安的“红色桥梁”。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和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积极联系甘肃省主席贺耀祖和各界人士,提出开展民众运动、整顿军队等建议,逐步打开了甘肃统一战线工作的局面。中共中央派张子华以八路军总参谋部及周恩来秘书的身份,到宁夏做马鸿逵的工作,并会见一些进步人士。中共宁夏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和各界进步人士建立关系,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新疆,与盛世才在一个时期内建立起特殊的统战关系。中共中央先后派代表陈云、邓发、陈潭秋以及毛泽民、林基路等100多名共产党员到新疆工作。他们中的不少人被安排到省政府以及军队、新闻、文教、群众团体等部门任职。党通过新疆反帝同盟联合会这一合法的统一战线组织,团结和促进爱国民主人士及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发展新疆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保证国际交通运输线的畅通,支援了全国抗战。
  党在沦陷区的抗日斗争,是党领导的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在把工作重心放在广大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十分重视被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地区的工作。
  1940年以后,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已控制了华北敌后的大部分地区和华中、华南的部分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为开展沦陷区的城市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加强党在敌后大城市中的工作。1940年7月底至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敌后城市工作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指出:过去中央工作偏重军事和战区,对南方和日本占领区注意很少,今后政治局须大力加强这方面工作。9月18日,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开展敌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对沦陷区城市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知指出:抗日战争没有长期艰苦的城市工作的配合,最后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全党同志应把开展敌后大城市的工作,视为党的最重要的任务。中央要求全党提高对敌后城市工作的认识,确定以上海、香港、平津、平西、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大青山、胶东、鲁西、鲁南、皖东、鄂中、豫东等14个地区为工作的重点,责成当地党组织和军队负责分头进行,并成立由周恩来负总责的中共中央敌后城市工作委员会,领导沦陷区的工作。此后,各地党组织先后成立城市工作委员会或城工部,加强对沦陷区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的领导,使这些地区党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及南方局紧急指示八路军、新四军驻香港办事处和东江纵队,营救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这次营救活动历时半年多,共营救出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等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部分国民党军政官员和家属等800余人。沦陷区的党组织还通过秘密交通线不断向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帮助,支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建设。1941年至1942年间,北平地下党组织百余名知识分子,其中包括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授,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同时,上海党组织秘密输送技术工人、医生、护士、教授、作家等约1700人,以及大量军需物资到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沦陷区党组织的这些活动,加强了人民抗日武装的力量,支援了根据地军民的斗争。
  在党的领导下,沦陷区人民多种形式的反日斗争,对坚持抗战,配合敌后解放区战场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打击和粉碎敌人“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阴谋,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延安与中国统一战线/中共中央统战部,陕西省委统战部,延安市委统战部编著.—北京: 华文出版社,20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