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第十一章 边区工业体系的建立(上)/第二节 边区的公营工业/五
黄正林
五、石油工业
皖南事变后,边区的石油工业继续发展,油井和产量都有所增加,1940年仅有一个油井出油,产量3859桶,1941年至1945年原油产量每年均超过1940年的产量(如表11—9)。
从表11—9来看,1941年后边区原油产量比1941年有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由于技术、钻探设备落后影响了边区石油工业的发展,一是没有能力探明新的石油矿区,只是在旧矿的基础上开采;二是设备陈旧,钻井深度不够,油井的出油量是很低的,而且由于设备陈旧,机械故障不断发生,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三是缺乏熟练技工。这些原因的存在,制约了边区原油的生产。
石油制品方面,主要有汽油、特甲油、普甲油、白蜡油、机油、洋蜡、烟子等,各种产品年产量如表11—10。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