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继续开展卫生医药运动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


  去年,边区不少地方发展了卫生医药工作,并与此配合,开展了反巫神斗争。边区文教大会对于这些工作曾进行了总结,并明确规定开展群众卫生运动、普及医药、改造巫神、改进牲畜管理,为今后卫生医药运动的四项要务。在这种方针之下,半年来各地卫生医药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这首先表现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更加关心群众的健康,对这一问题漠不关心的不正确态度已逐渐被克服。许多负责同志和各机关干部组织医药力量下乡为群众治病,积极的宣传和组织群众开展卫生运动。甘泉刘志瑞同志,接到该县二区四乡病疫死亡的报告,马上找当地老人研究和收集验方,并亲自率领医生赴该乡,结果将病疫扑灭。延安县柳林区区长尹登高同志,亲自调查了全区的水井,研究群众吃水,发现全区将近三分之一的井水不好,便号召组织群众打井、修井。许多地方的干部都注意到配合春耕开展群众卫生工作,他们亲自帮助群众修厕所、扫院子。在医药界,则由于执行了毛主席文教工作统一战线的指示,中西医务工作者团结起来了。边区中西医药研究会的成立,和中西医共同组织医疗队下乡,即其明证。许多医务工作者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尤堪嘉许,不少著名的医生,甚至五六十岁的中医先生,皆自带药品,徒步奔走,为群众治病,和帮助开展卫生工作,受到群众的欢迎。
  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种既得的成绩而满足。从最近各地的报导中,可以知道,不少地方人畜的疾病和死亡依然相当严重,有些地方,并由此造成了群众的极大不安,影响生产,还有搬家迁居的。这说明了我们的卫生医疗工作还不普遍,而且有些问题尚待研究与改进。现就几个问题,加以论列,以供参考。
  首先必须认识,现在各地相当严重的疾病死亡,是迷信愚昧肮脏等坏习惯所造成的,这些坏习惯,是几千年来旧社会遗留给群众的。改变这种现象,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因此必须特别耐心和细致。但是,曾经有些地方,在开展卫生工作中,由于操之过急,一下子提出十几项工作,有的甚至规定群众七天洗一次衣服,规定群众妇女按时洗澡,群众生娃娃一定要按着我们医院的办法包裹、洗涤,每日按时喂几次奶等,结果群众不但不能接受,反而引起反感。为了使工作获得实际效果,必须防止这种急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及群众可能接受的程度,分别缓急,逐步推广。比如在人畜同居的地方,主要的应抓紧进行人畜分居的工作,改善环境卫生。在某些梢沟里,群众因吃水而致病最多,则主要的应发动群众打井、修井,改良吃水。在整个卫生运动中,尤应着重饮食卫生(如不喝冷水等)和妇婴卫生。我们应当培养卫生模范来影响和推动群众,但又不应当要求所有群众都一下实现卫生模范的标准。群众的进步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进步的快,有的进步的慢;进步慢的人较诸模范典型,虽然差得很远,但是较诸过去,已是进了一步了。
  文教会所规定的“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方针是正确的;各地应加强卫生和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但对已经发生疫病的地方,则应尽力救治,并通过治疗推进卫生工作。
  开展卫生医药运动的先决条件,是依靠医药界的团结,因此,边区中西医药研究会的成立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希望各地的分会与支会,在可能条件下也认真的组织起来,真正的做到中、西、兽医互相合作。某些地方,医药界内部的团结还不够亲密,尚有互相轻视的宗派现象。必须使中西医药工作认识互相团结的重要意义,为了替边区人民服务,必须团结所有的力量。全边区有一千多中医,散居农村,成为群众中的主要医药力量,他们有不少宝贵经验,西医应团结他们向他们学习,并很好的帮助他们。西医具备科学的医疗方法,中医也应向他们学习。边区西药缺乏,还应该团结各种采药制药人材,发展中药或炮制西药代用品。此外,改造老娘婆,教以新法接生,是改进妇婴卫生的重要工作。最后,农村卫生运动的开展,必须和各种群众的组织如合作社、变工队、纺织组、识字组、夜校等取得密切联系,并争取小学教员、学生、和农村中积极分子的参加或帮助。如此结成一个广大的医药卫生统一战线,才能使医药卫生运动获得更进一步的开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工作在群众中生根。
  (民国三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解放日报》社论)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 第五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