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
参观边区工厂后对边区工人的希望(1940.11.1)
朱德
抗战以来,边区的工人,随着边区工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增加,我们不但已经吸收了许多外来的熟练工人,而且还培养了并且正培养着大量的工人和学徒。替边区经济建设,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边区的工人,正负担着重大的任务。这个任务是什么?这个任务就是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从经济上建立现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巩固的后方,建立未来的新中国的模范区域的基础。这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边区工人应当勇敢地把这个任务负担起来,首先在发展边区经济建设的工作中,成为边区人民的模范。
边区工人,和边区以外的工人,有一些基本不同。这些不同之点表现在哪里呢?首先,边区工人不是为个人而劳动,不是做任何私人的劳动工具,他们是在替边区人民做工,是在替自己做工。其次,边区工人有充分的民主的抗日的权利和自由,他们能够自由发表言论,选择信仰,自由集会、结社和出版。他们有直接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三,他们都没有失业的危险,边区物质生活条件诚然较低,但他们都丰衣足食,生活更一天天在改善。最后,边区还保障他们每个人都有光明的前途,他们每个人能够在这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才;这里的工厂同时又是学校,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锻炼和培养自己在政治上和技术上不断进步,成为将来工作的干部和领导者,成为技师、工程师和各种专门家。
正因为边区工人负担着伟大的任务,而且又有最好的工作环境(相当的和平),所以我希望边区工人安心工作,坚定站在自己岗位上,为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奋斗。
在敌后方,我们许多工厂的工友们,都曾坚持自己的岗位,表现了工人的坚决英勇的精神,我们许多工厂,尽管离敌人很近,仍然照常上工,日夜开班,我们华北的新华报馆的工人同志,在敌人打来,相距仅四五十里时,还坚持出报纸,并且最后安全带着机器突破敌人的包围。工人同志们曾和工作人员共同研究打纸版,研究用骡子来推动印刷机,都曾获得了相当的成绩。有许多外面去的工人,最初不习惯于工人的集体生活,仍然还结弟兄,拜把子、入帮会、信迷信、不安心工作,然而,不久之后,经过大家特别是工人同志自己的耐心教育,政治文化的水平提高,他们就完全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而安心积极工作了。前方的这些事实,我想也可以作为我们边区工人的经验教训。
此外,我对边区的工人,还有以下的几点希望:
第一,边区工人中,有熟练工人和工人学徒。熟练工人要安心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更要耐烦教育,教会工人学徒的真本事。我们的工人学徒,则需要认真努力学习,要每人都下决心,在最短期间内培养自己成为熟练工人。我们还欢迎边区以外的熟练工人,到边区来工作。工人是直接参加生产的,提高技术,不但增加生产,而且,我深信边区工人中一定有不少天才,将来不难在工人中出现许多工程师、技师、专门家和史太汉诺夫运动者。
第二,边区工人应当爱护工厂,节省原料,尽一切努力来提高生产量和减低制成品的成本。边区工人不是为任何私人的利益而劳动,而是为了抗战,为了人民,为了自己而劳动,必须尽量做到这一点。
第三,边区的工人应当和农民保持密切的联系,使每一个工厂的工人都成为团结周围农民的核心,要不断帮助他们以提高其政治觉悟,并吸收农民中的大批优秀分子到工厂中来。
第四,边区工人,应当加强自己政治文化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文化水平,学习理论,学习先进阶级掌握理论的斗争方法,以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干部和领导者。
最后,我看见一些工厂的工人家属,比较空闲无事做,我希望把她们也吸收到生产建设的事业中来。例如一些重工业工厂的工人家属,就可以做纺毛、纺棉的工作,各工厂的工会,应与厂方共同负责,建立各种小的合作社来进行这类工作,组织纺毛小组,工厂应负责供给他们好的纺纱机。
抗战以来,边区工人同志们的努力,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如与我们的需要相比,就非常不够。希望边区工人更加倍努力,才能完成自己负担着的伟大任务。我曾亲眼看到边区工人积极紧张的工作情形,回来后,又曾听到各工厂正加倍努力,来响应发展边区经济建设的号召,因此,我深信边区工人定能负担起自己的伟大的使命!
(《中国工人》第十期1940年11月1日出版)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