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
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状况(1941.11.12)
王眉征
边区工业近年来显然有了长足进展。工业品生产量增加了,工业品的输入逐渐减少了,政府与人民向工业方面的投资额是扩大了。为着使得读者们能够知道边区工业发展实际状况起见,笔者谨将边区工业生产,约略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首先说纺织业。
一、公营纺织工厂现在共有二十二处:(一)规模具备,能正式从事生产的有难民工厂,交通纺织厂,团结纺织厂,新中国纺织厂,大光纺织厂,绥德新华纺织厂及绥德专署织布厂等八处。(二)规模较小及半开工未开工的工厂有绥德特委会织布工厂,绥德公安局织布厂,中山纺织厂,总司令纺织厂,五卅纺织厂,胜利纺织厂,陕工纺织厂,供给学校纺织厂,新中国纺织厂,庆阳救亡工厂,神府纺织厂等十一处。(三)正在创设的有新政、敌干与抗大等三厂。归纳这些厂,每月可出十丈长的洋布一八二〇匹,全年可出二一八四〇匹(以上系根据银行调查科一九四一年六月份调查材料)。又据建设厅统计,公营纺织厂四处及机关纺织厂十五处,按上半年生产状况,每月共织布一四八三匹,年产一七八〇〇匹;又按上半年产量推算,年产毛毯五一九四床,每五床相当布一匹,合布一〇三九匹,布与毯合计为一八八三九匹。又,建设厅根据下半年扩大生产计划推算,明年公营及机关工厂每月可产布二三九六匹,全年二八七五二匹;每年产毯至少四〇〇〇〇床,合布八〇〇〇匹;两项合计,共为三六七五二匹。
二、纺织合作社,据工合一九四一年六月调查,纺织合作社有:安塞、延长、固临、延安、延川、安定、鄜县、甘泉、志丹、淳耀、环县、合水、新正、新宁、赤水、吴堡、绥德义合镇、绥德双湖峪、清涧淮老等纺织社及柏家坪染织社(现已合并延安县纺织社),清涧三三丝织厂,共二十一社。其中安塞、延长、固临、合县、甘泉、柏家坪、淳耀、新正、赤水等九社,每月产五丈长的洋布七二六匹,即合十丈洋布三六三匹,全年四三五六匹,实际当不止此数。又据建设厅统计,纺织合作社十六个,按上半年生产状况,每月产布四四七匹,全年五三六四匹;每月织毛毯一〇四床,全年一二四八床,合布二四九点六匹;两项合计为五六一三点六匹。又建设厅根据下半年扩大生产计划推算,纺织生产社明年每月可产布二五九三匹,年产三一一一六匹。
三、私人纺织厂及家庭纺织业:私人纺织厂,绥德二十二所,清涧二所,庆阳一所,又清涧丝织厂五,共三十处。据统计,月织布七三四匹,全年五〇〇八匹。据边联社估计,全边区有熟练纺织妇女一四五〇〇〇人。今年上半年统计,全边区妇女月织布二七五三匹,全年三三〇三六匹。把私人纺织厂产量和家庭妇女纺织生产量加起来,是三八〇四四匹。又据银行调查处推算:(一)绥德专署调查,该分区民间有旧式抛梭机三九六九架 (实际有六〇〇〇左右)并依照全部生产力,人民消费量及抛售市面之土布数量估计,该分区家庭副业,全年可生产土布一四四〇〇〇匹;(二)银行杨海泉同志调查,绥德分区师徒关系手工业现有手拉织布机二百架,每月生产五丈土布一万匹,全年可生产十二万匹,同年可生产十二万匹(恐估计过高——笔者);(三)延长、延川、固临、鄜县、安定及关中分区三二六六〇〇人民中间,按人口的十分之一估计,约有会纺织的三二六六〇人,全年可生产土布八五〇〇〇匹。三项合计,共五丈土布三四九〇〇〇匹,以四匹折合洋布一匹计算,共为八七二五〇匹。
综合起来,今年生产量,如取其较少数,则(一)公营纺织业产布一八八三九匹;(二)纺织合作社产布四三五六匹;(三)私营纺织业产布三八〇四四匹;合计为六一二三九匹。如取其较多数,则(一)公营织业产布二一八四〇匹;(二)纺织合作社产布五六一三点六〔匹〕;(三)私营纺织业产布八七二五〇匹;合计为一一四七〇三点六匹。到明年,如公营及合作实现扩大生产计划,则公营纺织业产布三六七五二匹;纺织合作社产布三一一一六匹。私营纺织业假定仍旧,作为产布八七二五〇匹,三项合计,共为一五五一一八匹。
边区布匹的消费量究〔竟〕有多少呢?
关于边区布匹的消费,有三个估计数字:(一)民用布匹以一三四二〇〇〇人,每人三丈土布计算,为四〇二六〇〇〇丈土布、合八〇五二〇〇匹,折合洋布二〇一三〇〇匹,再加党政军需要,全边区年约需洋布二十五万匹,合计二四四〇〇〇匹。(三)公用布匹四九四〇〇匹,民用布匹十五万匹,合计一九九四〇〇匹。又据调查,自物价高涨以来,个别区域民用布匹减缩消费至三分之一,即第三个估计数字,当较为切近。兹取其约数,全边区年需布为二十万匹。
以生产量与消费量对比,则今年可自给百分之三〇点六至五七点三,明年可自给百分之七七点五六。
这里仍然存在着的严重问题,是缺乏原料问题。据计算,每匹布需棉花十四斤(每匹布十二斤),二十万匹布共需棉花二八〇万斤(棉被棉衣之棉絮,当然除外)。今后边区植棉三万亩,可收花四十五万至六十万斤。实际约有五万亩。织布所需原料,主要依赖输入的棉花及棉纱(如果边区植棉二十万亩)每年产棉花三〇〇万至四五〇万斤的设想可能实现的话,那末,被服一项,就可以自给了。
其次说到造纸业生产。边区的造纸厂有这些:
一、政府公营的,有振华造纸厂、振华造纸分厂、金盆湾造纸厂、绥德造纸厂,共四厂。
二、机关经营的,有教导大队造纸厂,后勤部第一厂及第二厂(正筹办中)、抗大造纸厂、法院造纸厂、新中国造纸厂、政治部造纸厂、留守兵团造纸厂共八厂。
三、民间私营的纸厂与作坊,米脂有民生纸厂,葭县峪口镇有造纸作坊五十余家,绥德有私人纸厂一个。
政府及机关公营的纸厂,有历史而已踏入生产正轨的,只有振华造纸厂及其分厂,其余都是今年开始建立的。民间纸厂及作坊,也许多半自今年开始恢复,产量甚微。据不完全的统计,本年上半年,纸的产量为五二〇令(内振华造纸厂四七〇令),而纸张全年消费量,约为八〇〇〇令(内印刷厂六〇〇〇令,党政军民办公用一二〇〇令,延安市消售八〇〇令)生产量仅能自给百分之六点五。明年生产量,可提高到八八五〇令,如下表:
八八五〇〇刀,合八八五〇令(对开纸十刀等于一令)其它纸厂的生产,尚未计算在内,如果向这方面加倍努力,则明年纸张自给,亦属可能。
最后谈工具制造业生产:
一、农具:边区有劳动力二〇二二九三人,作一八〇〇〇〇农民计,平均每两年补充一次工具,则每年至少要补充铧九〇〇〇张,锄九〇〇〇张,镰刀九〇〇〇把,锹九〇〇〇把。边区有一〇〇〇个铁匠,除铧外,都可以自己做。成为问题的是原料(以往几乎完全仗赖输入)蟠龙、桥儿沟、甘泉、鄜县、关中都有铁。据估计,产量有月产还是年产?总蕴藏的是二〇〇〇吨,但我们炼铁的技术还很差(军委经建部有铁厂一,工业局领导正在建立炼铁厂)。
二、纺织工具铁机、木机、弹花机,都可以自己做,惟须输入钢橧、钼,刺条等零件。目前公营工厂、合作社共有弹花机二二部、可供给二〇部给绥德,陇东等处,就可以了。
三、造纸工具、运输工具,都可以自己做。
农具工厂有车床两部、钻床一部,刨床一部、汽车发动机两部、熔炉一个,各项附属器材及翻砂器材均备。根据工业局数字,一九四一年上半年,农具工厂完成弹花机六部,织布机二〇部,大弹花机二部,这样的生产条件,均可适应生产工具的补充了。
综上所述,足见边区主要工业产品,有的已相当能够自给、如工具制造及煤炭石油、日用品等;有的能够半自给而渐渐走向完全自给,如布匹、纸张等。然而这还不是一切。为着使得边区工业生产品能够进一步地自给自足起见,笔者以为有如下三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即:(一)组织扩大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民营工厂、作坊与家庭手工业,尤其在纺织上应如此;(二)增加工业原料的生产,特别是棉麻及煤铁;(三)纠正公营工业目前分散发展太多而集中领导不够的现象,加强管理与彻底调整现有的工厂。如切实能够做到这几点,则我们可以相信边区工业工产品的自给,是有无限前途的。
(《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2日第四版)
注:鄜县——今陕西富县,葭县——今陕西佳县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