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回忆录——河口战斗
黄罗斌
1934年秋(正值陕北糜子结壳季节),谢子长、郭洪涛、贺晋年等同志率领陕北游击队到达南梁根据地,在阎家洼子召开了两军联席会议。会议撤消了高岗的红四十二师政委职务,由谢子长同志任红四十二师政委。会议决定四十二师派部队北上援助陕北,粉碎敌人的第一次“围剿”。会后,红三团随谢子长同志北上陕北,拉开了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序幕。
此次反围剿斗争共打了4仗。第一仗是在安定县景武家塌,全歼敌姜民生团的第六连。第二仗是在清涧县张家圪台,歼敌1个排。第三仗就是清涧县河口镇战斗。该镇驻敌1个连(连长姓董)。这一天下着小雨,我部夜间出发,分两路包抄敌人。由于我方地理不熟,我一、二连之间发生了误会,双方一直打到拂晓,当发觉时已经造成了很大伤亡。敌人乘机抢占了山头,经我方多次进攻均未能奏效。谢子长同志和我在一连阵地上,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李德胜同志和清涧县某区的一个区委书记(名字记不清了)。该区委书记身背装有标语的书包,向敌人开展政治攻势。他沿着阵地的掩体,半跪着向敌人喊话:“缴枪不打人!”话音刚落,敌人一枪打过来,他当即倒地牺牲了,与此同时,谢子长同志也负了伤。这是敌人的同一颗子弹。由于我们几人处在同一侧面的直线上,该区委书记同志在前边喊话,我们另外3人在背后斜着身体观察。子弹过来后,穿过区委书记的身体,在我前衣襟上穿了个洞,又打掉了李德胜同志上衣的一颗扣子,然后在谢子长同志的胸部横擦而过。谢子长同志负伤后,我们立即向王世泰团长作了汇报,并当即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向安定方向行进。部队到达白庙岔一带时,与敌高双成部号称“铁军”的高玉亭营相遇。敌人一听说红三团,便闻风逃窜了(因我红三团曾在洛河川附近的马子川与该营交手,马子川一战使该敌闻风丧胆)。至此,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就基本上被粉碎了。
(1983年5月12日)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