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米兰遗址——米兰废堡
作者:奥雷尔·斯坦因(英)
发掘重新开始
在第一章我已记述了第一次对米兰遗址的快速调查,并提到了在废堡开始的试掘中所获得的有趣发现。1月23日早上,我出发前往此遗址,就在其城墙底下扎下营帐,以便离工作地点近一些,且可利用它来挡避寒风。因为这个季节,在这个坦荡的沙漠缓冲地区,很少没有寒风的时候。接着我迅速安排好近50个劳工的工作,让他们从一个半月前第一次发掘停下来的地方继续系统地清理。不多一会儿,就获得了证据,表明此废堡好像实践了我们前次试掘坚持的诺言。但在开始描述这次重新开始的操作及丰富的收获以前,我要顺便对废墟发掘前的结构特征作一说明。
废堡的位置
米兰废堡(我标为M.I),耸立于绵延的纯卵石覆盖的平原上。平原总宽约3英里,从米兰河现在河道边的植物带向东延伸到已完全干涸的古河床。古河床从废堡以东不到半英里的地方通过,当时好像有水。北边不远就是红柳丘和矮树丛,为古遗址那一侧的边缘,延伸达几英里远。图3展现的是废堡内北部的情形,背景就是这种红柳丘和矮树丛。
废堡的围墙
废堡看上去宏伟壮观,围墙高耸,不过形状和结构不规则。这一开始就引起我的注意,因为这些特征是非中国式的,而且比较晚。如果俯视,它的平面图是一种不规则四边形,分别大致朝东—北—东和西北的两面墙较长,另两面大致面向西—南—西和南—南—东。为了方便,以后我将以东、北、西和南墙称呼它们。第一组的两面墙,尺寸均约为240英尺长(以相邻的胸墙外部墙基为准)。西和南墙相对较短,分别是168英尺和200英尺长。保护城四角的长方形棱堡形状不规则,尺寸不一。它们已严重损坏,不可能量得任何精确的尺寸。西南和东南角的棱堡,如图2中所见,仍分别有约22英尺和24英尺高。东北角的棱堡高达28~29英尺。
棱堡的结构
此外,从每一面墙的中部还各突出一个棱堡。但这些中间棱堡的精确位置变化很大,而且它们的尺寸还要大。朝南的那个显然是最大的,保存得也相当好(如图2中所见),显然相当于城堡的主塔。它由结实的夯块筑成,各处还可清楚辨出黏土夯块的轮廓,每一夯块高4英尺,长6~7英尺。南棱堡上坚固的部位还保持着其原来的高度,为41英尺,上面有7英尺高和2英尺4英寸厚的胸墙。胸墙用一层层夯块建造,每隔5~6英寸用红柳柴枝加固,这说明了它为何保存得较好和在照片中为什么显得较黑(见图2)。其他棱堡毁坏得太厉害,虽然它们的结构中好像都插入了红柳层,但不能同样肯定地确定其结构特征。
戍堡的胸墙
胸墙采用了不同的建筑技术,这可以部分地解释它们呈现出的不同的保护状态。南、西城墙下面部分似乎是夯土墙,上接以非常粗的土坯和间隔很密的红柳层建成的厚胸墙。南城墙上很少有这种胸墙残存下来,西墙上更少,由于风蚀作用胸墙被严重破坏了。防御土城墙的顶部可能约有12英尺厚,上面有胸墙相接。由于它各处都明显外斜,所以基部的厚度似乎更大,增加到约16英尺。但残骸和流沙覆盖了基部的大部分地方,要量得精确的尺寸是很难的。南城墙实高18~20英尺。北墙毁坏严重,崩溃到只比地面高出10~15英尺。①这可能部分地归结为制作很粗的土坯之间没有红柳层,土坯和硬土块似乎是这边所用的仅有的材料。这里的土坯的平均尺寸是15英寸×10英寸×4英寸。
东墙的结构
东墙很奇特,虽然这一面墙正对着盛行风,总体遭受风蚀的程度却比其他墙轻,部分地方高度还达到24英尺或更高(如图3、55、56、57所示)。它的胸墙有些已破裂,胸墙用土坯和黏土筑成,每两层间铺一层红柳枝,非常坚固,故得以残存下来。其厚度很一致,约为6英尺,但原高不能确定。墙下面部分的结构与众不同,非常特殊,可能曾被特别加固过,或者可能曾被修补过。城墙里面厚约3英尺或4英尺,由黏土和土坯层组成,间隔约10英寸夹有一层红柳枝,也如胸墙所见(图55、57)。每层都包含有一层土坯,尺寸为16英寸×8英寸或9英寸,厚4英寸,且上下各有一层夯土。向外有第二重土坯墙,厚约2英尺,用相同尺寸的土坯筑成。这重之外是一重厚重的夯土护墙,用粗而紧束着的红柳或胡杨枝加固。由于风沙的侵蚀,这些木头的末端已伸到外墙面以外,好像是梯子的梯磴。
风蚀在继续
东墙外被盛行的东—北—东风堆积出一道细沙砾和流沙构成的斜坡,达到胸墙基部所处的高度。这种侵蚀物质向前缓慢移动,使胸墙的好些地方遭到破坏。我后来可以说是亲自体验了这种侵蚀过程,只感到它太剧烈了:当时我站在靠近东南角的缺口中(图55)观看在那里进行的发掘。寒风扫过防御土墙,不断将细沙砾和粗沙子吹过来,任何人都难以在那里坚持很久,甚至连勇敢的罗布里克挖掘者,都得不停地轮流换班。突破胸墙之后,侵蚀没有再进一步发生,也没有继续削薄墙壁,我不禁大为惊讶。紧靠东墙后面,我发掘出一些填满垃圾的房间,从中我找到了对此最清楚的解释,了解到它为何能抵御烈风攻击千余年而不被破坏的原委。
西墙附近内部的风蚀
甚至以前,当我第一次访问这个废堡,如第十章中所描述的,在对西墙里面进行调查时,就深刻感受到了风蚀的力量。在那里与北墙后面最低层的垃圾相比,地面已被冲刷出足有10英尺深。这显然是盛行风通过东墙吹来的细沙砾和沙子的作用所致。这次正式发掘就在东墙下进行。似乎可以有把握地推断,围墙西边的这一部分没有住宅,否则它可能会保护这里的土地免受侵蚀。这个问题的明确解释,就是任何沿此西墙修建的住舍,都将比东墙掩护下的那些要更多地遭到东—北—东风的侵蚀。这里的风蚀力,也说明了西墙中间棱堡和守卫于西北角的棱堡之间的那段西墙为什么被破坏得如此严重。残破的防御土墙有一个完整的缺口,显然是通往戍堡里面的门。旁边的地面上,还立着一排三根大柱的残桩。其他的一切都被慢慢地磨碎,然后被吹走了。
早期居住的证据
这里要记述一下对废堡外表的几次总观察。我注意到许多地方,特别是南大棱堡,防御土墙的夯土包含有大量陶片,它们是建造的时候加进去的。大部分陶片的胎泥淘洗得很好,而且制作精良。这清楚证明,附近地区在某一较早的历史时期曾有人居住。建筑戍堡的城墙和棱堡时,为了节省劳力和运输,显然肯定就是从那里取土。对于这个重要事实,我以后将有机会再次提到。
戍堡附近地面
另一次调查也得到某种准年代学方面的收获。墙基外没有一处见到有风蚀的影响,只有西北角除外,那里紧邻角堡的地方,风蚀最深处有6英尺深。我注意到在米兰的其他一些废墟中,西北角的风蚀程度也增加了。这可能与扫过大致平行于它本身方向的墙头的风所产生的回旋有关,不知何故,这种由风的回旋所产生的凹坑似乎状如漏斗。在戍堡周围没有发现任何表示地面总高度降低的迹象,开始我以为这说明废墟起源得较晚。但更彻底地观察时,我发现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因为我发现遗址区地表特征十分奇特,即戍堡周围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沙砾,这层由以前风蚀作用形成的沙砾层覆盖着冲积表土,从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果考虑到在戍堡以南不到四分之一英里远的地方,竟然有成群的小雅丹土台,其中有些地方甚至比风蚀沟高出足有17英尺,那么对没有迹象表明总地表高度降低这一点将感到更加奇怪。
戍堡墙上贮存的石头
还有一个较小的难题,就是沿墙基散布着大量大石头,特别是沿南大棱堡的墙基。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我在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可以表明这种石头(无疑是从上游充满粗石的河床中带来的)曾是构筑城墙的建筑材料。因此我得出结论,这些石头原来可能被保存在胸墙上,后来在进行攻击时,被防卫者们抛了下来。这个猜测成为一种早期的证明,因为我后来在访问甘肃的途中,看到不仅敦煌边境古代烽火台的脚下常有这种大石“弹药”,而且在现代城墙和最后一次东干叛乱以来修建的村堡胸墙上,也规则地贮存在这种大石头以作防卫之用。
① 北墙部分见图3。——原注
路经楼兰/(英)奥雷尔·斯坦因著;肖小勇等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