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遗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苦行者的顿悟

作者:王嵘




  佛教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
  传入龟兹后大大影响了龟兹经济文化的发展。
  佛教文化很快成为龟兹国的主流文化。
  1
  苦行者的顿悟
  佛直接来自西方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牟尼的故乡。
  它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放弃王位,顿悟成佛的故事,很浪漫也很残酷。
  释迦牟尼在出家前叫悉达多,释迦牟尼是后来他的信徒们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相传他是古代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父亲净饭王是该国国王,母亲摩诃摩耶生下悉达多七天后去世。悉达多自幼受过严格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当时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十七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有一子。
  悉达多在宫中的生活十分优越,衣着华丽,饮食丰盛,有歌舞相伴,极尽享乐。他的父亲净饭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悉达多所处的年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的血腥年代,释迦族和迦毗罗卫国朝不保夕,悉达多预感到难免最终复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同时,他看到人出生后,生老病死等各种烦恼接踵而来,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恐惧,又苦于找不到解脱之道,于是就决定放弃王位,出家修行。
  净饭王千方百计阻止太子悉达多出家,就为他营造了一个纵欲享乐的环境,让宫女们诱惑他,让他充分感受人生的欢乐,忘掉一切痛苦和烦恼。但悉达多不为所动。众多美女在他眼中都是“人体的丑恶”,越发使他悲观厌世,终于从王宫出走。
  释迦牟尼南渡恒河,到达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受到国王的接见。接着他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中的数论派信奉者,学习禅定。后来他漫游郊野,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吃一粒米,七天才进一餐。他穿兽皮,卧荆棘,六年来身体消瘦得皮包骨头,形同枯木,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从此他抛弃苦行,净身进食,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悟出“四谛”真理,真正成道为“佛陀”即“觉悟者”。
  悟道成佛后,释迦牟尼先在婆罗奈斯城鹿野苑初次说法。其侍从五人皈依了他,成为佛教僧侣之始。接着,释迦牟尼走遍印度北部、中部和恒河流域,在传教过程中使他的僧团不断扩大,进行了长达四十五年的传教讲法活动。
  释迦牟尼游说四方,传经布道,宣传的教义适应了当时印度奴隶主社会的需要,争取到了不少信奉者与追随者,其中有国王、大臣、商人、手工业者、地主、渔民乃至妓女等。他传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说法的精舍和举行集众斋会,都得到王室和商人的支持和布施。据说佛陀从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站起来的时候,首先向他奉献食物的也是两个商人。
  释迦牟尼的传教方式随机应变,不拘一格,他根据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听众,采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多种形式,讲述不同内容,适应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需要。这种灵活生动的方式,就使佛陀的思想学说得到广泛传播。
  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八十高龄时,他来到拘尸那迦城郊,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释迦牟尼逝世后,弟子神化他的一生,将他的说教奉为经典而传播世界。

西域古寺探秘/王嵘著.-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7 ;龟兹 古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