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遗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气宇轩昂的“山腰”佛寺

作者:王嵘





  一个个洞窟,
  蜿蜒开凿在扇面的岩壁上。
  洞窟外面的平台上没有遮拦,
  可以临高远望。
  但在古代,
  平台上建筑着高大的殿堂、
  回廊、
  木拱门楼,
  如今我们已无法看到佛教繁盛时寺院的宏伟景观,
  只留下些破败的遗迹和洞窟中剥落残缺的壁画。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艺术,是高昌古代文明的集中代表,早在二十世纪初它就已名扬天下,为外界所知。
  它建筑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峡谷出口处,一座半圆形山腰断崖的平台上。它的外观会给朝拜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它像弯月,迎着仙境的清晖,永久地与山下流淌千年的木头沟水相伴。
  它像马蹄,踏碎了佛国梦幻,扬起一阵阵血腥豪强和夕阳无奈的历史风云。
  “柏孜克里克”的维吾尔语意是“山腰”,对千佛洞所处地理位置的指定恰如其分。
  当人们进入山清水秀的木头沟,就觉得火焰山那不可一世的蒸腾炙烤之感,顿时会被这清净之地的溪流绿阴所消解,古代商客的驼铃声和当代游人的汽车喇叭声,也会被这流水的声音、树海的浪涛所淹没。
  这是古代佛教思想家高明的选择和设计,让这佛园净土远离尘世,成为修身养性、寄希望于未来天国的僧侣信徒最超脱的佛界境地和最理想的精神港湾。
  从吐鲁番市区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有四十多公里路程。但它距离高昌故城很近,只有十余公里,往返很方便,因为它是为当时高昌的僧众们营造的一处佛教圣地。
  一个个洞窟,蜿蜒开凿在扇面的岩壁上。洞窟外面的平台上没有遮拦,可以临高远望。但在古代,平台上建筑着高大的殿堂、回廊、木拱门楼,如今我们已无法看到佛教繁盛时寺院的宏伟景观,只留下些破败的遗迹和洞窟中剥落残缺的壁画。
  这座开凿于麹氏王国时期即公元499年至640年的石窟群,在唐代西州时是名叫“宁戎窟寺”的著名佛寺。现在的木头沟,当时叫做“宁戎谷”,是高昌佛教信徒向往的地方。
  保存在敦煌莫高窟的一本《西州图经》残卷,对“宁戎窟寺”有这样的记载:“宁戎窟寺一所,右在前庭县界,山北二十里,宁戎谷中。峭巘三成,临危而结极;嶒峦四绝,架回而开轩。既庇之以崇岩,亦猥之于清濑。云蒸霞郁,草木葱茏。见有僧祗,久著名额。”
  这是身临其境的实地描绘,是今天人们了解古代宁戎窟寺的第一手材料。如今站在柏孜克里克佛寺平台上,仍能体味到当年宁戎窟寺环境的优美、寺宇的轩昂。从高山峭壁到绝顶之上分三个层系,这些洞窟临危而建,集结成群。回转曲折的通道楼阁,在峰峦绝壁上凌空高架。它既依存于崇岩的怀抱,又偎身于清川的环绕。天空云蒸霞蔚,地上草木葱郁。宁戎窟寺,就是建筑在这样一个佛国仙境中的名刹古寺,佛教中心。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每个洞窟的形式各有不同,专家们概括为七种形式,其实最多的也不过是中心柱式、长方形纵券顶式和方形穹庐式三种,其余几种只是从这三种形式中演变和派生出来的。
  回鹘高昌立国四百年间,即公元九世纪至十三世纪,宁戎窟寺一度成为王室寺院,是宁戎窟寺的全盛时期,历代高昌国主都在这里开建寺窟。现在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尚存八十三个洞窟,其中一半洞窟中还存有壁画,壁画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这些洞窟主要是九世纪以后的遗存,特别是十一世纪的壁画,是柏孜克里克石窟寺群佛教艺术的精华。
  柏孜克里克的石窟,最早开凿于麹氏高昌时期,相当于南北朝末到唐初。第二期壁画的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盛唐和中唐时的风范。第三个时期的千佛洞属于回鹘高昌时期,相当于晚唐到两宋。最后一个时期的壁画属回鹘高昌晚期到元代的题材,其中的汉文化特色如前几期壁画一样,仍突出地保持于各洞窟之中。
  仔细观察每个洞窟的大小规模及绘画内容,都反映出供养人(即出资开窟者)的身份财力和时代烙印。柏孜克里克八十多个洞窟中的大型洞窟,大都开凿在麹氏高昌和回鹘高昌的强盛期。洞窟中的壁画,不同的时代也分别显示出相应的内容和艺术形式。
  佛寺中的那些中心柱窟,是供僧侣信众瞻仰礼拜窟。另外一些没有壁画的洞窟是供僧侣生活起居的住所(即僧房),以及仓库和粥合,还有一些小禅室,是专供出家人静坐修行的。
  另外,高僧大德圆寂后的纪念窟,那种在中原佛教寺院中普遍设立的“地宫”,在柏孜克里克也发现了两个。这两个新发现的洞窟,编号为82窟和83窟,是新疆石窟寺中十分罕见、内涵丰富的神秘洞窟。

西域古寺探秘/王嵘著.-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7 ;吐鲁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