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墓室岩彩壁画
作者:李洁
汉代厚葬之风盛行,上至皇室,下至豪门世族,皆崇尚厚葬,追求灵魂不灭,所谓“崇饰丧祀以言孝,盛饷宾客以求名”的风气四处弥漫。统治阶级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对物质财富的强烈占有欲,以及从凡俗升华到天国的热切情怀,在汉墓壁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洛阳考古发掘的西汉后期壁画墓有烧沟61号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浅井头壁画墓等。壁画分布在主室顶部、前后山墙和隔梁上,有一砖一画的形制,也有多砖拼绘的横幅式构图,还有塑绘结合的画面。壁画题材多见驱傩逐疫,祥瑞升仙以及历史人物等,图像真实地反映了西汉时期的丧葬观念和社会习俗。
洛阳曾是西汉的陪都和东汉的都城,墓室壁画在洛阳发掘的众多墓葬中是其一大特色。迄今发现最早的汉墓壁画——卜千秋墓壁画是汉代墓室壁画的典型代表。
卜千秋墓壁画约在公元前86~前49年之间(西汉昭帝至宣帝)。岩彩壁画分布在主室脊顶、门额、后壁上部及隔梁的两面。以绘于墓室狭长脊顶,以长卷式横向展开的墓主升仙图为主。壁画内容以持节仙翁为前导,描绘出男女墓主人分别乘龙持弓、乘三头凤鸟捧金乌,在各种神兽的簇拥下飘然升仙的浪漫情景。上层从右向左依次绘有黄蛇、太阳、伏羲、墓主人乘龙凤升天。下层画仙女、白虎、朱雀。整个壁画的主题与战国楚墓帛画、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画相同,表示都是墓主人“死后升天”的意思。
同时,墓室的岩彩画以流畅洒脱富于变化的线条,描绘了人身蛇尾的伏羲、女娲,生动活泼的青龙、白虎,展翅飞翔的朱雀。内有飞着金乌的太阳,蟾蜍与桂树的月宫,驱鬼的方相氏,人首鸟身的王子乔,以及方士、仙女、仙兔、奔犬等众多异常生动的天界神灵形象,还有流动的云彩穿插连贯其中,使得画中的各种形象生机盎然,画面充满动荡活跃的气氛。其运笔勾线,轻重、虚实、顿挫以及韵律变化恰到好处。壁画用色以朱红为基调,施以淡赭、浅紫、石绿等色,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色彩的明暗、浓淡、冷暖、虚实,画风雄健奔放,气魄深沉雄大,取得了强烈的色彩效果。
卜千秋墓壁画的绘制,与其他汉墓壁画有所不同。画工不是在砌就的墓室内所画,而是先在地面上,把砖排列编号,先在砖面上以白色涂底,再施彩绘,最后用墨线勾绘轮廓,再依次砌筑到墓室里去的。由于地面上有充足的光线和更为宽敞便利的绘画环境,能充分发挥作者的绘画技巧,因此,此墓壁画是迄今所见汉墓壁画中绘制手法最为精细,设色最为艳丽的墓室壁画。稚拙古朴、天真烂漫的独特风格,体现了汉代勃发向上的气度(图136)。
西汉的丧葬习俗和墓葬壁画经过王莽时期的转变,在东汉厚葬靡费风气日渐盛行之际,原已具备表达丧葬功能的壁画图像得到进一步地拓展,宣扬死者生前殊荣的场景与仙国盛宴的图像成为装点墓室的普遍题材。西汉墓室壁画在四灵祥瑞、引魂升仙的图像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宴饮庖橱、车马游猎、乐舞百戏、神仙偶像等新的流行趋势。偃师市以西的杏园村之南出土的墓室壁画《车马出行图》画幅长达12米,共绘出9乘安车、70余个人物、50余匹奔马。壁画色彩深沉厚重,气势雄壮,浩浩荡荡的车骑队伍,描绘出一派车辚辚、马萧萧的宏大场面。两汉墓室壁画从早期招魂升天、神仙道士的神鬼世界的表现内容,逐渐走向车骑出行、历史故事以及厨房烹饪的现实生活。
丝绸之路的岩彩艺术/李洁著.-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