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石刻与岩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壁画地仗和彩塑的制作材料及结构

作者:李最雄












  石窟壁画的制作工序是,先整平已开凿好的洞窟岩面,再在岩面上制作壁面,即壁画的泥地仗。石窟壁画泥地仗一般为三层,即粗泥层、细泥层和白粉层。石窟壁画因地域和时代不同,制作材料和工艺有所差异,制作地仗的粉土和掺加的纤维一般就地取材。
  下面介绍丝绸之路克孜尔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敦煌莫高窟、榆林窟、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地仗制作材料及工艺方法。制作地仗的粉土中一般含有较多的沙。粉土和沙所占的比例以如下方法计算:取一定量的壁画泥地仗,浸泡在适量的净水中,捣碎并强烈搅拌,沉淀片刻并将悬浮有粉土的水移出。再加适量净水,按上述方法操作,不断将悬浮粉土的水移出,直到水中无悬浮的粉土为止。用沉淀的方法分别移除沙和粉土的水,待干燥后可计算出泥地仗中沙和粉土所占的比例。以这种方法测出壁画泥地仗中,粉土的粒径在0.005~0.05㎜,沙的粒径大概在0.05~2㎜(表2-1)。地仗泥中掺加的麦草、麻棉纤维等大部分已糟朽,无法计量,只做大概估计。
  丝绸之路石窟中的雕塑有三种:一种以细砂岩精雕细刻,这里不做介绍;另一种是石胎泥塑,即先雕凿好石胎,然后在石胎上以掺加纤维的泥雕塑造像;还有一种是木骨架泥塑,即先制作木骨架,然后在木骨架上绑扎麦草或芦苇草等,做出大概型体,最后以掺加纤维的泥雕塑造像。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天水麦积山的泥塑是这两种结构泥塑的典型代表。
  (一)莫高窟
  1.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包括西千佛洞)壁画地仗试样取自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具有代表性的33个洞窟中。表2-1和表2-2分别是莫高窟壁画地仗颗粒度分析结果及壁画地仗材料分析结果。表2-3和表2-4分别是7处莫高窟露天壁画地仗试样分析结果及敦煌西千佛洞壁画地仗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莫高窟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包括初、盛、中、晚唐)各时期的壁画壁面均为三层,即粗草泥层、细泥层和白粉层。粗草泥层的土取自洞窟附近的粉质沙土,掺加麦秸草调和制成泥,压抹在洞窟的砾石岩面上。草泥层的厚度一般都在2~5㎝不等,这主要视洞窟的大小和岩面的砾石粒度及岩面的平整状况而定,以基本压平为准。草泥上敷抹一层细泥,细泥的土取自莫高窟窟前宕泉河河床的沉积粉土,或附近山洪时在低洼处沉积的粉土(敦煌称澄板土)。这种粉土粒度很细,一般都在0.001~0.05㎜。由于漂流作用,可溶盐含量极低。在澄板土中掺加麻筋,调制成泥,敷涂抹在草泥之上。细泥蹬厚度一般为0.3~0.5㎝。最后在细泥层上涂刷一层非常薄的高岭土、石灰或石膏之类的粉层即可绘制壁画。
  莫高窟五代、宋和西夏时期壁画的壁面,一般也是这种结构,即粗草泥层和细泥层。壁面做成后在细泥面上涂刷一层白粉即可绘制壁画。白粉一般用高岭土、石灰或石膏。五代、宋、西夏时期的壁画地仗的白粉层较十六国和隋、唐时期的稍厚。
  (2)在莫高窟,大多数西夏和元代洞窟壁画壁面的结构和上述壁画的结构相似,即粗草泥层和细泥层,有的在细泥层上涂刷一层白粉后绘制壁画。但有个别西夏和元代洞窟的壁画壁面是在草泥层上敷抹一层厚约0.5㎝的细沙泥。沙泥是由粉土、白灰和细沙调制成的,一般沙占比例较大,如元代第477窟地仗中,含沙量高达86%。这种壁面的特点是孔隙大,颜料渗透深,壁画颜料保存时间长,也不会产生起甲病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湿壁画的制作方法,我认为是没有根据的。莫高窟第3号元代洞窟和榆林窟第3号西夏洞窟的壁画就是用这种方法做成的。
  (3)莫高窟部分五代和宋代的露天壁画是由三层构成的,即草泥—细泥—白灰泥层,如表2-3中所列。仔细观察,这些露天壁画都是窟前建筑的后墙壁画。建筑被毁后,后墙壁上的壁画暴露在外。这种壁画和宋代建筑壁画的做法一致,即草泥、细泥、白灰泥层。因此,莫高窟的露天壁画应属建筑壁画。调查研究表明,莫高窟的洞窟壁画,不论早期的,还是中、晚期的,其壁面是由草泥、细泥构成,最后涂刷一层白粉层。其建筑壁画是粗草泥和细草泥构成,最后一层白粉不是涂刷的,而是抹一层厚约0.3~0.5㎝麻筋白灰泥。
  绝大多数洞窟的壁画细泥层都掺加短麻筋,但也在个别洞窟壁画的细泥中,发现掺加棉。在调查的33个洞窟中,有个别洞窟壁画细泥中掺加棉,如北魏第260窟。掺加麻棉的量不等,也看不出规律,有的明显量大,有的则很少。
  2.莫高窟彩塑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一座大型壁画陈列馆,而且也是一座大型雕塑馆。至今保存有北凉、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清等历代彩塑2200多身。数量之多,延续时代之长,绘塑技术之高,使它不仅成为我国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艺术瑰宝。
  敦煌莫高窟彩塑的题材,主要是佛、弟子、菩萨、天王、金刚力士等。塑造有浮雕、高浮雕、圆雕等。这些彩塑,造型洗练,比例适度,神态逼真,色彩浓丽明快,栩栩如生,彩塑与窟内壁画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这些精美的古代艺术品,是古代民间匠师的卓越创造,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观众欣赏后,赞不绝口。
  莫高窟的彩塑,不同于大同云冈和洛阳龙门石窟的雕像。这些石窟的造像大部分是依山体岩石雕凿而成。因莫高窟崖体的岩石属泥质、或钙泥质胶结的砾岩,岩体内含有较多的砾石、沙子,石质松散多孔隙,不宜精雕细刻,因此,莫高窟的造像均是敷彩的泥塑。
  莫高窟的彩塑有的高达30多米,小的只有10多厘米。彩塑有三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其一是影塑,也叫浮雕,它是在泥塑上制范,用范复制,用材主要是黏土和棉花。彩绘后按洞窟布局的要求分别贴在壁面上。这种影塑主要用于小型的千佛、飞天、伎乐天、供养菩萨等。其二是高浮雕,莫高窟的高浮雕有两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一种是石胎泥塑,在开凿洞窟时预留塑像石胎,将石胎凿成塑像的大概形状,然后在石胎上凿孔插木椿(主要在头部和四肢),再用纤维泥(麻、棉花、麦草)塑造出外表所追求的效果。敷泥塑造有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用麦草调制的粗草泥塑出造像的基本形体,再用麻或棉调制的细泥精雕细塑出完美的形象。待泥层干透后,再进行彩绘。彩绘所采用的颜料和工艺方法,与绘制壁画所采用的颜料和工艺方法完全相同,即先做一层白粉层,再用皮胶调配天然矿物颜料进行彩绘。此种彩塑的制作方法,多用于制作大型塑像,如莫高窟96窟高35.7m的大佛,还有158窟长15m的睡佛等。另一种是先用木材制作骨架,然后在骨架上绑扎芨芨草、芦苇草,称之为草胎,然后制作泥塑。其泥塑的用材、工艺方法,以及彩绘用颜料和工艺方法与石胎泥塑完全相同(彩版一一,1~6)。其三是圆塑,与高浮塑制作不同的是,圆塑整体都是精雕细作而成,它是靠木骨架下端插入基岩孔中的方法固定塑像,使其站立。其他如木骨架的制作、敷泥塑造的工艺方法和用材,与木骨架高浮雕完全相同。高浮雕是在背面的腰部和脚下有两个与木骨架相连接的木椿,垂直插入预先在墙面上开凿好的孔中进行固定。
  彩版一一,1~6是原来保存在莫高窟洞窟中(现收藏在文物库中)历代没有做完或残破的塑像,它真实地显示出莫高窟塑像的制作材料和工艺方法。
  莫高窟彩塑所用的黏土是附近河床的沉积黏土或山洪暴发后在低洼地沉积的黏土,在敦煌叫澄板土。这种黏土细腻,大部分的可溶盐已被漂流,收缩性小。塑像的木骨架是用本地的胡杨、杨木或柳木做成的,因为这些都是本地最普遍的几种树种,木质较坚韧。
  莫高窟的泥塑全部敷彩。泥塑敷彩在各个朝代都具有不同的特征,特别是敷彩所用的红色颜料,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六国、北魏、西魏及北周等早期的敷彩比较简朴沉着,红色颜料主要以土红(Fe2O3)为主。土红在红色颜料中是最稳定的一种,千百年来,这些彩塑的土红颜料没有发生变色,只是处于不同环境中的彩绘泥塑中因含水不同,或者由于掺加在颜料中的胶结物老化程度不同,因而颜料的亮度、彩度稍有差异。早期彩绘所用的蓝色颜料主要是石青[2CuCO3·Cu(OH)2]和青金石[(Na,Ca)8(AlSi04)6(SO4,S,Cl)2];绿色颜料主要是石绿[CuC03·Cu(OH)2]和氯铜矿[Cu2(OH)3Cl)。这些蓝色颜料和绿色颜料其化学性能较稳定,和上述相同的原因,其亮度和彩度稍有差异。彩绘的白色颜料主要是方解石(CaC03),高岭土[A12SiO5(OH)4],滑石[Mg3Si4O10(OH)2)。
  隋唐时代,莫高窟泥塑的彩绘发展到了光辉灿烂的时期,敷彩富丽堂皇。彩绘所用的红色颜料主要是朱砂(HgS)和铅丹(Pb3O4),土红颜料明显减少。朱砂是一种较稳定的红色颜料,但长期受光的作用,其亮度和彩度却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由于受洞窟潮湿环境的影响,彩绘的铅丹基本已变成棕黑色的二氧化铅。因此,这个时期的彩塑,凡用铅丹的部位,主要是肤色,基本已变成棕红色或棕黑色。这个时期彩绘所用的蓝色颜料、绿色颜料以及白色颜料和早期彩绘所用的蓝、绿、白颜料基本相同。另外,这个时期彩塑的服饰、菩萨项链等部位贴金,以显富丽。
  五代、宋代之后的洞窟,泥塑的彩绘比较清雅,这个时期彩绘所用的红色颜料除土红外大量采用了土红和铅丹、或朱砂与铅丹的混合红色颜料。铅丹与土红、或铅丹与朱砂混合后具有较稳定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色。这个时期彩绘所用的蓝色颜料、绿色颜料和白色颜料基本与早期及隋唐时代所用的蓝、绿、白色颜料相同。
  清代,莫高窟的彩塑大部分被重塑和重绘。重塑的泥塑十分粗糙,重绘的颜料也是对比非常强烈的大片红色、蓝色、白色,完全破坏了早期彩塑的优美和艺术性。重绘所用的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人造朱砂,少量铅丹与朱砂、铅丹与土红的混和红色颜料。蓝色颜料主要是群青,即人造青金石。所用的白色颜料主要是石膏。
  (二)克孜尔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
  克孜尔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石窟。克孜尔石窟的建造时代分为四期,第一期为东汉后期;第二期为两晋时期;第三期为南北朝至隋;第四期为唐宋时期。对克孜尔石窟(包括库木吐拉石窟)壁画地仗制作材料及工艺方法的研究是在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有代表性的16个洞窟的壁画上取样进行分析。部分洞窟由于是直接在砂岩上作画,无法取样,只进行了调查研究,故未在表中列出。
  柏孜克里克石窟毁坏严重,保存壁画不多,有部分洞窟无确切的年代,对壁画地仗材料的分析试样取自保存壁画较多的3个洞窟中,分析结果见表2-5。
  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包括库木吐拉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壁画地仗材料及制作工艺方法基本相近。大部分壁画地仗为三层,即粗泥层、细泥层和一层很薄的白粉层。粗泥层一般厚2~3㎝,以粉质沙土掺加麦秆做成。细泥层厚0.2~0.5㎝,以粉土掺加麻、毛等纤维做成,然后在细泥层上涂刷一层厚约0.01~0.02㎝的石膏或石灰之类的白粉层,最后绘制壁画。
  在克孜尔石窟有少部分洞窟壁画地仗只有一层粗泥层,将粗泥抹光,涂刷一层白粉,然后绘制壁画,如三期的186窟、180窟和178窟,粗泥层的厚度约0.5~3㎝不等。还有一少部分洞窟的壁画直接画在洞窟的岩面上,无泥地仗。其制作工艺方法是,先将砂岩岩面整平,然后涂刷白粉层,直接在上面绘制壁画,如唐新1号窟、165窟和167窟的壁画属这种做法。
  (三)榆林窟
  对榆林窟壁画地仗材料及制作方法的研究试样取自唐、五代、宋、西夏、元和清代具有代表性的13个洞窟中,分析结果见表2-6。
  榆林窟壁画地仗的制作基本同于敦煌莫高窟。壁画地仗分三层,即粗草泥层、细麻泥层和白粉层。但粗草泥层较莫高窟壁画粗草泥层厚,一般厚3~5㎝。粗泥中掺加的均为麦草,细泥中掺加的均为麻纤维。在细泥层上涂刷一层石灰、石膏之类的白粉,然后绘制壁画。
  榆林窟西夏第3窟、第2窟和元代第4窟壁画的泥层,其制作材料和方法同于莫高窟元代第3窟壁画地仗的泥层,即用粉土掺加适量白灰和沙制作而成,然后涂刷一层白粉层后绘制壁画。西夏第3窟的地仗制作更为精细,细泥分为两次做成,先在粗草泥层上抹一层0.5~0.7㎝较细的沙泥,再抹一层0.15㎝更细的沙泥,最后涂刷一层石灰层绘制壁画。细泥中掺加的麻纤维也非常细。
  (四)马蹄寺石窟和天梯山石窟
  张掖马蹄寺石窟(包括金塔寺石窟)和武威天梯山石窟是甘肃河西的两个主要石窟。马蹄寺和金塔寺石窟壁画地仗试样取自北魏和明代具有代表性的8个洞窟中。武威天梯山石窟的壁画地仗试样取自己搬迁存放在甘肃省博物馆的壁画上。根据搬迁记录,这些试样是北凉、北周、北魏、西魏、唐、西夏、元和明代的6个洞窟中的。由于多次搬动,有两个明代壁画地仗试样查不到洞窟号。分析结果见表2-7、表2-8。
  马蹄寺和金塔寺石窟壁画地仗为三层,即粗泥层、细泥层和一层涂刷石膏的白粉层。粗泥层一般厚1.5~2㎝,这是由于岩体为细砂岩,岩面平整。部分洞窟壁画地仗的粗泥采用当地的红粉沙土,掺加的均为麦草。细泥层一般厚0.2~0.5㎝,采用较细的粉沙土掺加麻纤维制成,但个别洞窟如金塔寺北魏时期的西窟,其壁画地仗的细泥中掺加牛毛。除个别洞窟外,马蹄寺大部分洞窟壁画地仗中含沙较多,一般都在50%~70%。
  武威天梯山石窟壁画地仗也为三层,即粗泥层、细泥层和白粉层。粗泥层较厚,一般厚2~4㎝。粗泥层是用粉沙土掺加麦草制成。细泥层一般厚0.5~1㎝,是用较细的粉土掺加适量的麻纤维制成,白粉层涂刷的是石膏。天梯山石窟壁画泥地仗中含沙量较低,一般在20%~30%,个别洞窟壁画地仗含沙量也有高达50%~60%的部分地仗样品由于粗泥层和细泥层区分不是很明显,故无法判断粗泥层和细泥层的厚度。
  (五)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保存的文物以石雕像为主,壁画较少。但保存的壁画以西秦和明代为主,这是丝绸之路其他石窟所没有的。
  对炳灵寺壁画地仗的分析试样取自西秦、北周和明代具有代表性的8个洞窟中,分析结果见表2-9。
  炳灵寺石窟壁画地仗厚薄较均匀,因为洞窟开凿在细砂岩上,岩面平整。壁画地仗的粗泥层一般厚为2~3㎝,是用较粗的粉沙土掺加麦草制成。细泥层厚约0.5~1㎝,是用较细的粉沙土掺加棉或麻做成的。白粉层涂刷的是石膏。明代壁画地仗的细泥层中含棉较多也是炳灵寺壁画的一个特点。壁画泥地仗中含沙适中,大部分在50%左右。
  (六)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保存的文物以泥塑为主,壁画较少。
  1.泥塑
  麦积山石窟泥塑的制作工艺为两类,即石胎泥塑和木骨架泥塑,以木骨架泥塑占多数。
  一般较大的塑像以石胎雕塑,工序是先雕凿好人像的石胎轮廓(图2-1;彩版一二,1),再在石胎上凿孔插木椿,然后在木椿上绑扎麦草或芦苇草等,先以草泥粗塑,再以掺麻筋的细泥精雕细塑。
  木骨架泥塑以宋代第127窟和后秦第74窟的泥塑最具有代表性(彩版一二,2)。
  图2-2是麦积山第127窟佛像残破的记录照片,先做成木骨架,再在木骨架上绑扎芦苇草,然后以草泥粗塑,最后以麻纤维细泥精塑。衣褶、飘带及手、足趾,用锻成的铁筋做骨架。
  有的塑像是先在四肢的木骨架上绑扎芦苇草,再在芦苇草上缠绕一层麻绳,然后以草泥粗塑,最后以掺麻纤维的细泥精塑。有的塑像的手是以木板做骨架,即先将木板做成手形的大概形状,手趾以插在木板上的铁丝做骨架,然后以掺麻细泥精塑。
  后秦第74窟塑像的体量较大部位的胎基以土坯砌成。在土坯中插木椿,再绑扎芦苇草,最后以草泥-细麻筋泥雕塑造像(图2-3;彩版一二,3)。
  2.壁画
  麦积山壁画地仗的分析试样取自后秦、北魏、西魏、北周、宋、元和明代具有代表性的8个洞窟中,分析结果见表2-10。
  麦积山石窟壁画的地仗为三层,即粗泥层、细泥层和白粉层。粗泥层的厚度不均匀,有的只有0.5㎝,有的厚达3㎝,因为洞窟开凿在砾岩上,岩面很不平整。后秦—宋代壁画的粗泥是用较粗的粉沙土掺加麦草做成,在明代壁画地仗的粗泥中掺加的是麻纤维。细泥层厚度一般在0.3~0.5㎝,细泥是用较细的粉沙土掺加麻做成。白粉层涂刷的是石膏、石灰等。西魏第44窟壁画地仗细沙泥层中掺加的是麦衣,在第127窟和明代第9窟壁画地仗的细泥层中掺加的是棉。个别地仗样品由于粗泥层和细泥层区分不是很明显,故无法判断粗泥层和细泥层的厚度。
  麦积山壁画泥地仗中含沙较高,一般都在70%左右。

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李最雄编著.—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