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石刻与岩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及其流失国外情况综述三

作者:巫新华 霍旭初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学者在对克孜尔石窟进行考古、艺术研究的同时,开始注意流失国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等文物的收集和研究。197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实习组在宿白教授率领下,对克孜尔石窟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为配合考察,实习组对流失国外特别是流失德国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作了全面细致的搜集资料和分析研究工作。实习组成员晁华山重点研究了流失德国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发表了《二十世纪初德人对克孜尔石窟的考察及尔后的研究》,这是我国首次关于德国收藏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研究文章,为研究克孜尔石窟壁画流失国外课题打下基础。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多次到欧洲、日本等国家、地区考察西域和敦煌文书及其他文物情况,对文物的流失、保存和研究等方面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摸清了许多细节情况。他的《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就是这方面有价值的贡献,对我们了解克孜尔石窟壁画流失国外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单位也有学者注意对新疆文物流失国外问题的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
  新疆文博界的研究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克孜尔石窟文物流失国外的调查研究,同时搜集国外发表的有关克孜尔石窟的壁画资料,在编著画册、专著和论文中使用了流失国外的资料,力图展示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全貌。在《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新疆壁画全集》中,将流失国外的壁画按时代收入在原洞窟内,这是前所未有的。从1997年开始,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在编著《克孜尔石窟内容总录》过程中,将克孜尔石窟壁画流失国外列为专题进行调查和研究。首先,对克孜尔洞窟内的被剥取壁画的痕迹进行逐个测量和记录。然后用掌握的国外照片资料与原位进行对照,对不能确认是人为割取的痕迹和已知不是德国考察队所为的均给予排除。结果德国考察队揭取壁画数量达到500多平米,洞窟达59个。2002年9月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研究人员访问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考察了收藏在该馆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和其他文物。观看到存于该馆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实际情况,同时了解了克孜尔石窟壁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受损失的情况。这对进一步研究克孜尔石窟壁画流失国外的问题大有裨益。
  通过在克孜尔石窟实地考察、核对和对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情况的了解,以及从多方面资料的分析研究,德国考察队在克孜尔石窟揭取壁画存在诸多的问题。
  德国探险队在克孜尔石窟为洞窟拟名,就是一种不科学的考察方法。这种方法只是为了他们一时方便,而不计后果,结果是遗患无穷。他们的拟名五花八门,如十六佩剑者窟、落石窟、孔雀窟、洗足窟、地狱油锅窟、海马窟、雌猿窟、诱惑窟、被毁窟等。还有更莫名其妙的名字,如日本人窟,原因是日本考察队曾在该窟工作过。有的拟名重复,如后山区有2区摩耶窟和3区摩耶窟,由于窟名混淆,将3区摩耶窟的壁画错记在2区摩耶窟。还有的窟名方位很不清楚,如“有小溪的小峡谷倒数第3窟”、“十六佩剑者窟后第5窟”、“大峡谷烟熏窟旁第2窟”、“最大窟上方窟”、“套斗顶窟上方窟”等。他们还遗漏了许多洞窟,如第163、196窟都有壁画被割取,但没有给洞窟拟名,故这些壁画就标不出洞窟的出处。现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还有相当数量壁画没有标写出处,有的壁画标为“可能为××窟”、“未知窟”等。
  德国探险队拟名的不科学导致了壁画记录的错误或遗漏等问题,如将184窟长卷式本生故事图错记在206窟、将38窟部分壁画错记在8窟等。再从同一洞窟的壁画编号不连续并与其他窟混淆交叉看,也说明当初编号的不规范,如第171窟的大幅佛涅槃图,在《中亚与新疆古代晚期的佛教文物》的图录说明标为“套斗顶上方窟”,而在“索引”里又标在63窟里。还有一些壁画重复编号,说明当时的记录存在混乱现象。德国探险队还将其他石窟壁画混在克孜尔壁画中,更说明当时资料和档案工作的粗疏。特别要指出的是,德国探险队在克孜尔石窟考察和割取壁画时,为了高层洞窟之间行动方便,不惜将有壁画的地方凿开建立通道,壁画完全毁坏,这比割取壁画更为恶劣。
  德国探险队成员巴图斯,是割取壁画的能手,曾被勒柯克比喻为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勒柯克著《新疆的地下埋藏的宝藏》有相当的篇幅,是描述巴图斯如何割取、包装壁画的。德国探险队以有巴图斯而自豪。但是,根据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切割痕迹和当时德国探险队拍的照片,有相当多的壁画没有下落。我们认为巴图斯在割取时毁坏了不少壁画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德国考察队上述的种种问题,加上拟名的特征有的被剥走,有的被毁,以及克孜尔石窟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洞窟发生变化,致使今天进行壁画原位核对工作遇到不少问题。虽然根据照片到洞窟核对找到了一部分壁画原位,但仍有一部分找不到原位,要全部搞清楚将是非常困难的。
  彻底搞清楚克孜尔石窟壁画流失国外的全部情况,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但这是一项对历史和人类负责的工作,势在必行。而且必须由新疆石窟主管部门和国外有关单位开展合作,共同完成这项工作。首先,收藏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国外有关部门,尽快公布收藏品的照片及目录、考察记录和档案等基础资料,有关的双方到石窟现场进行核对、鉴别、分析,最后完成调查报告,公布于世,为各国进一步研究克孜尔石窟提供准确、详实的资料。
  最后要指出,我国学者在研究德国收藏克孜尔石窟壁画时,曾公布了“克孜尔石窟的洞窟编号和德人拟名对照表”。这对国内外学者研究克孜尔石窟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但这个对照表,有部分洞窟对应错误,在已出版的各种画册中都沿袭使用,影响较广。除此之外,还将一些壁画定错洞窟。对于这些问题,本图册在编辑过程中再次进行核对,在图版编排和图版说明中予以纠正。

克孜尔石窟壁画 /巫新华主编; 霍旭初编著.-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3;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