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资料的来源、名称及研究方法——石人研究的范围及资料来源
作者:王博,祁小山
作为一种考古文化现象的研究,考古资料是其基础,同时,还要进行史料和民族志资料的收集。这里要谈的名称,其实就是石人的定名问题,即对石人的称谓。石人研究的方法论,虽说是个理论问题,然而指导着石人研究的全过程的方法理论是决定结论科学性的先决条件。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石人研究的基础工作,有必要在介绍石人和研究石人之前作一交代。
第一节 石人研究的范围及资料来源
石人是石雕造型艺术品,其造型特征有别于木雕、泥塑、铸造像等艺术品,应该作为一个独立课题来研究。我们所要研究的石人,是以反映亚欧草原游牧部族或民族文化为特点的石人文化,所以研究的对象必须是能够反映这一文化特点的石人。另外,石人散布于广阔的亚欧草原,地跨数国,各国、各地的调查和研究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首先对这些情况作点说明。
一、石人研究的范围
石人研究的地域范围,已经很明确是亚欧草原。亚欧草原所涉及的国家比较多,有蒙古、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共和国和中国。中国境内包括内蒙古和新疆。石人的研究是以作者的实践活动为先决条件的,所以,本书的研究重点是新疆石人,包括了目前掌握的遍及新疆整个草原地带的石人。新疆境外石人的研究是根据各地资料收集情况来决定的,所以,重点是蒙古、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地区,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其次是南俄草原石人。为了让读者能更多地了解亚欧草原石人,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石人,也作一些概要的介绍。
亚欧草原石人是以游牧民族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石人文化,时间的界定不能完全脱离这一文化主题。亚欧草原畜牧业发展时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青铜时代,而畜牧业的产生是在养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要了解游牧业居民的文化传统,自然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所以本书中收录了蒙古境内新石器时代的随葬石人。
青铜时代出现的墓地石人,主要发现于南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地区,同时在黑海沿岸一带也发现了青铜时代的墓地石人。进入早期铁器时代,黑海东北岸出现了斯基泰石人。突厥时期的石人则广布于亚洲草原,这是本书的主要部分,对于认识这一时期石人的族别很有意义。墓地石人消亡的时间,在亚欧草原各地区并不是一样的,现知欧洲草原石人最晚是13世纪左右的钦察石人。蒙古和南西伯利亚石人延续时间比较长,如蒙古石人延续到了13~14世纪,我们只介绍到公元9、10世纪,而中亚地区石人的下限可延至11世纪。
对新疆石人的研究,迄今还比较少,正如薛宗正先生指出的:“有关我国发现的石人资料,则仅见零星报道,迄今缺乏一部专门著述进行统计、分类,更谈不上综合研究了”①。不过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新疆石人产生的时间还比较早,若羌县孔雀河古墓沟墓葬出土的女性石人就属于青铜时代。对这尊石人,人们总觉得它是绿洲文化的产物,和新疆山地草原文化并没有多大的联系。然而经多方面的研究,当时古墓沟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是以畜牧业为主②,这是与罗布淖尔荒原的地理自然条件完全适应的,而狩猎经济只是他们生活中的补充。这样一来,就必然地和我们要研究的亚欧草原文化联系了起来。
相当于中原西周、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地石人,尽管其面目还不是很清楚,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存在是无可置疑的。新疆有相当一部分墓地石人是突厥时期的,这在学术界已得到公认。对于新疆墓地石人的下限,目前还缺少研究,如果与中亚地区的石人相比较,不难发现延到了11世纪。
亚欧草原石人,一般主要指墓地石人。另外,还发现一些小石人,多出土于墓葬内,对此本书也进行了研究。
二、石人资料的来源
石人的考古资料包括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国外资料来源于国外出版的一些杂志和书籍,主要是俄文资料。这些资料反映了蒙古、南西伯利亚、中亚和南俄草原石人的情况。另外,新疆有些考古学者前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考察时,带回来一些墓地石人的照片资料,其中吕恩国同志收集的比较多,绝大多数都收录在本书中。对于国外资料,我们将在叙述各地情况时,分别加以介绍,并且对其具体内容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此,我们主要介绍新疆石人考古资料收集情况。
我国对新疆石人考古资料的收集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3年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新疆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组成新疆省文物调查工作组,调查了新疆境内的各种古代文化遗存,其中包括了石人资料的收集③。此后又陆续进行调查并取得成果。195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写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古迹分布及保护单位名单》中,有阿勒泰地区9处石人、塔城地区1处石人、博尔塔拉州2处石人、伊犁地区8处石人、昌吉州6处石人、哈密地区1处石人,共计27处均为重点保护对象。
关于新疆50年代石人调查资料,还见于黄文弼和王子云先生发表的文章中。他们在文中报道的是伊犁地区的石人(附有照片),并且作了初步的研究。黄文弼还认为这些石人是突厥石人。这可以说是新疆墓地石人研究的最初成果,为后来人们认识突厥石人奠定了基础。
60年代新疆石人调查工作开展的比较多,许多老同志都参加过石人的调查,其中有李遇春、吴震、李征、王炳华、王明哲、易漫白、沙比提、克由木、李文永等同志。从已发表的资料来看,他们调查的地区主要是阿勒泰地区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李遇春发表了博尔塔拉州的3尊石人资料,有照片和线图。李征与沙比提调查了克尔木齐(现称切木尔切克)墓地的20尊石人和哈巴河县波什屋博的两尊石人,其中部分石人已发表,大部分保存于档案中。我们为了弄清阿勒泰石人调查情况,曾查阅了档案中李征的调查记录,收集到一些非常珍贵的石人照片资料。据了解,其中的部分石人现已不复存在了。
李征对切木尔切克和波什屋博石人作了分类研究。他认为可以分三种类型,类型的划分与墓葬形制结合起来。第一种类型石人体型小,兼有浮雕和阴刻的特点。大多数石人划分为第二种类型,石人造型较第一种类型有了进步,从服饰上看衣领多呈圆形,胸前雕刻有椭圆形饰物,颈部还有锯齿状的装饰。雕刻技法以浮雕为主,兼有阴刻。第三种类型以浮雕为主。李征还提出了墓地石人非“杀人石”的看法,并认为石人是死者的雕像。这一观点被许多学者所接受。
1963年下半年,易漫白、王明哲和王炳华对切木尔切克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一部分是石人墓。墓葬分为两大类;茔院制墓葬和单墓制墓葬。茔院制墓葬7座,于围墙东侧立石人,而单墓制墓葬有两座,前面立有石人。这一次发掘对石人墓的年代有了新的认识,最初根据M22出土的素面铜镜、M24出土的土黄色豆形陶器、M11出土的夹砂红陶壶和M18出土的红陶罐,认为墓葬至少最早应为两汉,一直晚到隋唐这样的历史阶段。同时认为,单墓制墓葬和茔院制墓葬这两个大类时代既表现出有早晚,又表现出交叉现象。茔院制石棺墓一般出土细石器石镞、铜镞、铜刀、石质容器、豆形陶器以及手制的黑褐色陶罐、模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橄榄形划纹灰陶,其时代应早于普遍出铁器的单墓制竖穴土圹墓。个别的土圹竖穴墓如M22出土了相当于内地战国时期的小铜镜。M5茔院内既有石棺,又有石堆封土竖穴土圹,出土的遗物时代上也有差异,表现出墓葬年代的复杂性。另外,M21出土了随葬石人,这为新疆石人类别提供了新的资料。
切木尔切克石人墓的发掘意义还在于,使新疆草原墓地石人皆为突厥石人的观点受到挑战,提示人们要从更广的部族或民族范围内去寻找石人的主人。
70年代的石人调查工作开展的不多,其中,成振国和王博曾进行过伊犁地区新源县境内的石人调查,收集到良种繁殖场和野果改良场的石人。此外,他们还进行了阿勒泰地区的石人调查,除复查切木尔切克和波什屋博石人外,还收集了吉木乃县的3尊石人资料。这一时期新疆博物馆一些同志还进行了温泉县石人发掘工作,主要是在阿尔卡特石人墓地。发掘了12座墓葬,有石人石堆墓、石人石棺和单石棺三种墓葬,除个别石棺内见少量人骨遗骸外,多数墓葬不见人骨和任何遗物,均为火葬墓。另外,薛宗正也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奇台石人的调查。
80年代中期,王炳华和祁小山一行对天山东部的石人作过一些调查,包括昌吉州吉木萨尔和奇台两县石人、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石人,其资料都已发表。另外,新疆博物馆考古人员对温宿县包孜东石人墓进行了发掘,参加发掘的有常喜恩和王博,地区文管所和温宿县文化馆的同志协助了这项工作。发掘的石人墓仅1座,是独立的大型石堆墓,石人原立于石堆东81米处。墓葬石堆呈圆形,直径22米,高2米,剖面为覆斗形,中央凹陷。石堆周围平铺的砾石和片石基本呈长方形,局部边缘铺红色砂岩质石板,比较规整,边长31米,宽29.8米。其南部铺石上发现有红烧土和木灰烬,很可能是进行某种纪念活动而残留的遗迹。墓葬封石堆垒砌整齐,层层平铺加高,中部垒石较少而零乱,疑为盗洞。主室位于石堆的中部下面,为长方形洞室墓室,墓口方向为西北至东南向,墓口长1.8米,宽1米,墓深1.47米。墓室向东南深进0.8米。主室已空,仅在填土中有碎陶片、牲畜骨和零星人骨,还夹杂砾石和淤沙。另外,在石堆内东端距堆顶0.84米外又发现一墓穴,墓室是在建石堆时一次完成的,墓室四边以砾石和石板垒砌,不甚规则,基本呈长方形竖穴,长2.2米,宽1.5米,深0.85米。内葬一男性成年个体,仰身直肢,面向东。室内有些零星骨头,死者右臂附近有一羊下颌骨。墓室盖板为石板和砾石,上面刻有圆环和叉纹,利用废弃的鹿石做了盖板。墓葬出土物中没有典型的可断代器物,初步推断为公元6~7世纪的墓葬。
自1988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组织的全疆文物调查,较系统地调查了境内文物遗迹,并陆续发表了调查资料汇编和报告,其中收集了许多石人资料。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博物馆,以及各地州的许多文物考古工作者都参加了这一调查。目前除阿勒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石人资料没有发表外,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乌鲁木齐市、伊犁地区的石人资料都已发表。新疆博物馆的伊斯拉菲尔和杜根成于1990年在伊犁进行文物调查期间,又发现了伊宁女性石人,现存新疆博物馆。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发表过新疆石人资料。对以上所述之石人资料,本书都尽可能予以收集,并附录在参考文献中。
①薛宗正:《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②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③《新疆伊犁区的文物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12期。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王博,祁小山著.-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