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石刻与岩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图瓦盆地石人研究综述

作者:王博,祁小山






  图瓦盆地处于南西伯利亚山地中,属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四面环山。盆地内大部分是平原,也有许多丘陵,平均海拔600~900米。
  图瓦石人调查开始的比较早,许多旅行家在涉足米努辛斯克盆地、阿尔泰边疆区以及蒙古地区时,也作过图瓦的调查①②③④。主要的石人调查是本世纪40~50年代进行,叶芙秋霍娃⑤、吉谢列夫⑥都进行了石人资料的收集。
  一、图瓦盆地突厥时期石人
  图瓦盆地发现的石人主要是墓地石人,其年代大致相当于突厥时期。分布的范围也比较广。数量也比较多。以下就现知之石人分别介绍。
  捷斯彼石人-1 捷斯彼处于唐努乌拉山、萨彦—阿尔泰山南坡,为一不大的盆地。石人大多立于方形石棺的东面,面也向东。这是其中的1尊。
  石人高0.42米,刻石为长方形石板,雕刻出了头部,头顶稍残。可以看出浮起的直鼻,阴刻的嘴呈横椭圆形。石人立于石棺的东面,面向东,其前面列有4块立石。
  捷斯彼石人-2 残高0.56米。石人头部大部分缺失,仅仅保留了圆形的下巴颏。右手托着罐形杯,左臂屈于腹部,手指插在腰带上。腰带较宽,素面。石人立于石棺东面,面向东,其前面列有5个立石。
  捷斯彼石人-3 高0.8米。刻石为一长方形石板,仅雕刻了人的脸面,眉和嘴为阴刻,眼睛和鼻子浮起。另外,还雕刻了髭。石人立于石棺墓的东面,面向东,其东面列有32个立石(见图4.2.1)。
  捷斯彼石人-4 高0.32米。仅雕刻出了人形,有头、颈肩,没有雕刻出五官。石人躺在石棺附近,位置在石棺的东面。
  捷斯彼石人-5 高1.17米。立于石棺的东面。仅表现了人形,桃形的头部,宽肩等。没有雕刻脸面器官。
  捷斯彼石人-6 高0.7米。石人脸型呈长方形,眼睛、鼻子和下巴颏周围呈剪底形式浮出。眼睛椭圆,鼻子中部缩窄,翼部稍宽。下巴颏呈半圆形,下垂。颈较长。有臂弯曲,手至胸;左臂屈于腰,腰部内收。石人面东立于石棺的东面(见图4.2.2)。
  捷斯彼石人-7 残高0.56米。头、颈肩和上臂缺损。石人左手搭于斜佩的刀柄上,剑带鞘,直格。腰带中等宽,腹部垂以曲柄短刀,右侧垂以圆形袋囊。石人面东立于石棺的东边,其东200米的范围内列62个立石。
  捷斯彼石人-8 高0.76米。雕刻出了圆形脸面和长方形的身体,颈肩分界明显。浮雕眼睛和鼻子,眼睛椭圆,直鼻。嘴轮廓浮起,呈撅状。身体部分没有作任何的雕刻。石人立于方形石棺的东面,石棺环有围沟的土墙。
  捷斯彼石人-9 高0.81米。刻石为长方形。石人颈部微束,雕刻出了脸面,显示出眼睛和鼻子,眼睛椭圆稍斜,鼻子中部缩窄。石人立于石棺的东面,面东,石棺环有围沟(见图4.2.3)。
  捷斯彼石人-10 高1.1米。雕刻出了头、颈肩和手臂。头上戴帽。眼睛、鼻子、髭皆浮起。眼睛勾勒出了眼眶,鼻子呈三角形,髭弯曲上翘。嘴轮廓浮起,小而圆的下巴颏。宽肩,束腰。右臂屈至胸,手托罐形杯;左臂屈于腹,手搭在斜佩的刀柄上。石人面东立于石棺的东边,其东面列16个立石(见图4.2.4)。
  捷斯彼石人-11 高 1.25米。仅雕刻出了人的脸面,弯眉,小而椭圆的眼睛,直而窄的鼻子。髭翘,嘴椭圆。石人立于石棺的东面,它的东部列有16个立石(见图4.2.5)。
  捷斯彼石人-12 残高1米。头部缺损,直鼻,髭曲翘,下巴颏为角状。窄斜肩,短颈,束腰。右臂屈于胸,手托罐状杯;左臂屈至腰际,手搭在斜佩的弯刀柄上。石人面东,立于石棺的东边。
  阿日戈巴热石人 高0.75米。刻石为长方形石板,刻石上勾勒出人的脸面轮廓及五官。弯眉,椭圆形的眼睛,窄而长的鼻。髭呈半月状上翘,三角形嘴。脸型上宽下窄,呈椭圆形。雕刻了耳朵及耳垂饰,稍稍勾勒出了左臂(见图4.2.6)。
  罕达尕特石人 高1.4米。发现于霍热利哈拉尕景区。雕刻出了头、颈肩、手臂和佩挂物等。脸面接近菱形,眉弯曲,眼睛椭圆,鼻子中部缩窄,翼宽。浮起的嘴,显得有点撅。右臂屈,手执持细颈小罐;左臂屈于腰际,手握直柄剑。腰带中等宽,雕刻了带扣,右侧垂以袋囊。袋囊饰穗。石人面朝东北(见图4.2.7)。
  塔尔尕罗克石人 高1.1米。圆雕,头椭圆,身体呈方形。头上浮出小三角形的发饰,侧面观察头呈梯形,雕刻了耳朵及垂饰。弧眉,立状椭圆形眼睛,鼻较窄,鼻翼明显,髭呈中直尾曲翘状。嘴浮起,呈小口。右臂直屈,手持细颈罐形杯;左臂雕于侧面,微屈,手抚直格半圆形首剑。束腰,腰带上雕刻了带扣、扣饰及垂饰。扣饰为圆形和半圆形。右侧雕刻一物。石人立于石棺东面,面东(见图4.2.8)。
  阿日戈巴热石人 高0.9米。圆雕出头、颈肩和腰带等。从前面看,头上的发饰为圆形;从侧面观察呈尖弧顶。雕刻了耳朵及垂饰。五官浮起,弯眉,直而宽的鼻,眼睛雕刻出了眼球,髭弯曲上翘。嘴浮起呈合字形。肩稍宽,右臂屈,手执持高颈罐状杯;左臂屈至腰际,手抚剑。腰带稍宽,雕刻出了带扣及扣饰,扣饰为圆形。腰带右侧刻一短颈的圆形物,并且斜插一棒形器。石人面向西北(见图4.2.9)。
  舍米河石人 高 1.62米。圆雕出了头、颈肩和腰带。头上发饰,额中分缝,脑后垂辫。头两侧雕刻了双耳。石人环状眼,弯眉,直而宽的鼻。髭弯曲明显,嘴下部垂三角形的胡须。两臂屈于腹,两手抱一高颈罐。腰带上饰以方形扣饰,两侧垂以带饰和垂饰。发现于舍米河左岸、基米奇克河入口处附近。石人面朝西(见图4.2.10)。
  布鲁尼石人 发现于布鲁尼村附近,处于巴尔力克河岸,一般都在石棺墓附近。
  布鲁尼石人-1 高1.3米。圆雕出头、颈肩和腰带。头上戴帽,帽子为圆顶,顶上有十字形凸棱,带有护耳。石人眼睛呈重环状,中间的圆环为眼球。弯眉,直而宽的鼻,髭曲翘,口呈合字形,雕刻了双耳。石人双手屈于腹,左手抱高颈罐,右手抚腹。腰带上雕刻了带扣和扣饰,两侧及后腰饰以垂饰。另外,左侧斜佩剑,石人躺倒在石棺墓附近(见图4.2.11)。
  布鲁尼石人-2 残高0.8米。头缺失。右臂斜屈,手执持束颈罐形杯;左臂稍斜屈,手抚剑。腰带上饰以扣饰,扣饰长方形。石人也倒在石棺墓旁。
  布鲁尼石人-3 高1米。半圆雕出头和颈肩。头呈三角状,扁圆脸型,双耳浮起。眼睛呈不对称的椭圆,直鼻,八字髭。嘴浮起,下颊呈半圆形。左臂屈至胸,手执持罐形杯;右臂屈,手抚腰带。腰带上有扣饰,两侧饰以垂饰。石人面东,立于石棺墓的东边(见图4.2.12)。
  布鲁尼石人-4 高0.9米。圆雕出了头、颈肩和腰带。头上有发饰,额前起脊,圆顶,脑后呈带柄状的圆形发饰。直眉,椭圆环形眼睛,直鼻宽翼,髭曲弯,合字形嘴,下巴颏呈圆形。两臂屈,双手扶高颈小罐。腰带饰以扣饰。石人立于石棺的中部,1947年运到了国立历史博物馆(见图4.2.13)。
  布鲁尼石人-5 高1米。梯形头,半圆雕出头、颈肩。弯眉,直而宽的鼻,髭弯曲,合字形嘴,颏部垂一椭圆状饰。左臂呈屈状,手抱高颈圈足形小壶;右手下垂(见图4.2.14)。
  恰纳尕世为一景区,处于科米奇克河右岸和恰当河左岸地带。这里散布着一些墓地石人。
  恰纳尕世石人-1 高1米。刻石截面呈三角形,以一脊棱作正面,圆雕出了头、颈肩和腰带。帽饰为带护耳形式,弧顶,前沿呈弧角状卷边。脸面较长,弧眉,鼻中部近直,翼部明显。眼睛为椭圆环状,髭曲翘,口呈合字形。石人肩直,两臂屈,双手抱罐。腰带刻了扣饰,中部垂一舌形物,两侧及后腰饰以带状垂饰(见图4.2.15)。
  恰纳尕世石人-2 高0.95米。右臂一侧残缺。圆雕出了头、颈肩和腰带。头上戴帽,两侧雕刻了耳朵。帽子是护耳形式,弧顶,前沿弧角状卷边。帽子上还饰以凸棱状的纹饰。脸型为宽额尖下巴颏,眼眶内凹,眼球浮起,鼻子直,髭曲翘,合字形嘴。两臂屈,双手抱筒形器物。腰带刻有格纹及带扣,两侧有带状垂饰(见图4.2.16)。
  恰纳尕世石人-3 高0.97米。圆雕出了头、颈肩和腰带。头上戴帽,两侧刻出了耳朵,帽带护耳,圆顶,前沿呈弧角状宽卷边,帽子中间纵向起凸棱。脸型上宽下尖圆,弯眉,眼睛椭圆内有圆眼珠,鼻子较直,翼部稍宽。髭曲翘,合字形嘴。两臂屈,手抱筒状器物。腰带饰以格纹和桃形纹饰,两侧垂以带饰(见图4.2.17)。
  萨日戈布隆石人-1 发现于萨日戈布隆村附近。残高0.63米。头和双手缺失,石人为圆雕坐像,雕刻出了两臂、肩和服饰。墓葬有围沟和土墙。
  萨日戈布隆石人-2 残高0.92米。头缺失,手臂和腿残缺,圆雕坐像。
  克孜里玛热力克石人-1 发现于克孜勒玛热力克村附近。残高1.1米。头缺失,两肩和臂残,圆雕坐像。右臂屈于胸。手执持高颈壶形杯;左臂屈至腹,下肢做盘腿坐式。束腰,左侧垂一双连环纹饰。雕像下部有圆柱为座。石人立于石棺西边,面向西。
  克孜里玛热力克石人-2 残高1.05米。头和左手臂缺失,右上臂残。圆雕坐像。右臂屈于胸,手执持高颈罐形杯。腰带饰以格纹,右侧垂短颈圆形袋囊和椭圆形袋囊。石人做盘腿状,底座椭圆形。
  巴尔力克石人-1 发现于巴尔力克河一带。高0.7米。雕刻出了头和耳朵。头戴瓣纹形帽,前沿弧角窄边。弧眉,椭圆形环状眼睛,鼻子较窄,翼稍宽。嘴浮起,略显撅状。胸前雕刻了两个小而圆的乳房。左臂屈,手托壶形杯;右臂屈,四指平抚于腹部(见图4.2.18)。
  巴尔力克石人-2 高 0.75米。雕刻出了头和耳朵。头戴瓜瓣形帽,前沿为弧角窄边。椭圆环形眼,鼻子较直,鼻翼明显。嘴和髭混为一体,下颌部刻一宽带状纹饰,可能表现的是胡须。两臂屈于腹,做抱壶形器状。胸前刻了两个小而圆的乳房。腰带饰以格纹(见图4.2.19)。
  科米奇克石人 高1.3米。雕刻出了头、颈肩、双臂和腰带。头上发饰为中分式,脑后发饰呈一宽单辫状。脸面近圆形,弯眉,直鼻,小眼睛。八字髭和嘴混为一体,下巴颏表现出了叶形胡须。两臂屈,做抱壶状。腰带饰以带扣和方形扣饰,以及带状垂饰等(见图4.2.20)。
  恰库拉石人 头上雕出梯形小帽,宽脸型,弧眉,直鼻,八字胡。两臂呈屈状,双手握筒形器。腰带窄,垂以带饰和桃形垂饰等。
  莎戈纳尔石人 刻石为长方形石板,浮雕出了人的轮廓,弧眉,直鼻,八字胡。眼睛较小,呈椭圆。下巴颏蓄胡,为椭圆形状的胡须。两臂屈,腹部刻一高颈的罐形器。发现于乌努科莫莎戈纳尔村。
  艾尔戈巴尔力克石人-1 高1米。头圆形,弧眉,直鼻,有八字胡。左臂屈,手做抚腹状;右臂屈,手做抱壶状。雕刻了腰带。
  艾尔戈巴尔力克石人-2 高0.9米。头呈尖顶,脸面较宽,弧眉,直鼻,双手做抱罐状。
  何力德萨依尔石人 残高0.43米。头和体皆残损。脸面浮雕,弧眉,直鼻。墓葬西南列6个立石。
  巴彦戈尔石人 发现于巴彦戈尔河一带。残缺严重。残留了八字胡。
  提特库德诺石人 高1.4米。脸型呈椭圆形,圆头,两侧雕刻了耳朵。弧眉,直鼻宽翼,髭曲翘。右臂屈,手执持高颈壶状杯;左臂屈,手做抚腹状。腰带饰以方格纹,刻有垂饰。
  奇尔恰列克石人 石人雕刻了带护耳的帽,胸部有两个圆形的乳房,双臂抱罐。另外,还雕刻了双耳。发现于科米奇克河奇尔恰列克。
  霍捷尔格石人 高1.02米,宽0.23~0.24米。刻石呈长方柱状。雕刻出波状发饰,脸型显得有些宽,尖下颊,还有下垂的耳环。此外,还雕刻了衣饰、刀和垂饰等。石人两臂呈屈状,胸前雕刻了两个人头像,头像表现出眉、眼、鼻和嘴。石人发现于艾列该斯特河上游,霍捷尔格河谷石棺墓旁(见图4.2.21)。
  下面有6尊石人原竖立地点不详,我们统称为图瓦石人。
  图瓦石人-1 高1米。头戴帽,双手做抱罐状。
  图瓦石人-2 高0.9米。头上有帽饰,帽呈半圆状,窄弧边。石人右手抱罐形杯,左手抚腹。
  图瓦石人-3 高1.5米。雕刻出了宽边瓜瓣形帽和耳朵。浮雕五官,弧眉,直鼻,双重的眼睛,两手做抱壶状。腰带上饰以方格纹和带状垂饰。现藏于米努辛斯克博物馆。
  图瓦石人-4 刻石为长方形,上部雕刻了人的脸面,下部雕刻了一只羊。脸型椭圆,鼻子也很长,圆下巴颏,有髭和胡须。
  图瓦石人-5 刻石为长方形石板,上部雕刻了人的脸面,下部雕刻了一只羊。脸面较短,尖圆下巴颏,有髭和须。肩胸部刻了两道弧线。
  图瓦石人-6 头部缺失,可以看出来雕像呈双手抱罐状。两腿交叉呈坐式。雕刻了脚(或靴)。另外,在刻石的侧壁,以及雕像的下部,还雕刻了持弓的人物、带箭的弓、鸟(鹰)、器物等。
  以上所述现知图瓦盆地共发现墓地石人47尊。
  二、图瓦盆地石人类型及年代
  这里有保存比较完好的石人墓葬组合,显示出图瓦地区的石人墓主要是石棺墓,比较大的石棺墓环绕有围沟和围墙,石人一般也是立于石棺的东面,面向东。有的石棺南北向排列数座,形成组合型石棺墓,有的则是独立的石棺。
  图瓦盆地的石人以其造型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石人仅雕刻出头、面部。头和身体的分界明显,表现出了肩部。脸部五官以浮雕为主,有的则以浮雕和阴刻两种技法混合雕刻。一般都雕刻出了髭,为男性石人。这类石人有捷斯彼1、3、8、9、11号石人,大都立于石棺墓东。
  这种类型与蒙古境内的第二种类型石人相似,年代当为突厥汗国时期,即公元552~599年。
  第二种类型,圆雕石人,在雕刻出头、颈肩的基础上,雕刻出了手臂、束腰。头饰雕刻得比较细致,或表现出发饰,或雕刻出帽饰。
  一般都是右手呈执持杯的形式。以其雕刻兵器的有无,分为两个亚型。
  ⅡA型,表现出武士形象,右手执杯,左手握刀(剑)。这里包括了罕达尕特石人、捷斯彼7、10、12号石人,阿日戈巴热石人、布鲁尼2号石人等。
  ⅡB型,非武士型石人,虽然雕刻了右手执器物状,但是,没有雕刻兵器,或手臂下垂,或手屈置于腰际。这种石人比较少,包括了捷斯彼2号石人、布鲁尼5号石人等。
  这一类型的石人图瓦地区出现于突厥汗国时期,延续到后东突厥汗国,即公元552~745年。
  第三种类型,双手抱器物石人。这类石人在图瓦比较多,也可以说是图瓦境内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有布鲁尼1、3、4号石人、恰纳尕世石人、科米奇克石人、巴尔力克石人、恰库拉石人、莎戈纳尔石人、艾尔戈巴尔力克石人、图瓦2、3、6号石人、提特库德诺石人等。这些石人雕刻的大都是男性,也有表现女性的,比如奇尔恰列克石人雕刻出了两个圆形的乳房,无髭,表现出了女性特征。
  这类石人在图瓦地区发现的要远比蒙古地区的数量多,从造型风格上看,没有表现出明显地要早于第二类石人的特点,上限可推至公元6世纪,而流行的时间比较长,这可以从它们的帽饰,以及双手所抱器物的造型都能够得到证明,其下限可以延至公元9、10世纪。
  第四种类型,坐式石人。主要是盘腿坐式石人。可惜大都头已缺失,对其造像的完整情况缺少了解。石人有萨日戈布隆石人、克孜里玛热力克石人等。
  这类石人出现的时间在图瓦可到后东突厥汗国时期,从图瓦的情况看延续时间比较短,可以推测为公元6~8世纪的石人。
  第五种类型,刻石为石板,雕刻比较简化,以线刻表现人的面部,主要有图瓦4、5号石人,还有阿日戈巴热石人。其时代可能为公元8~10世纪。
  第六种类型,仅霍捷尔格河一尊石人,其特点是两手各抱一人头。时间推测为公元6~7世纪。
  图4.2.1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唐努乌拉山、萨彦—阿尔泰山南斜面的盆地中,地名捷斯彼。高0.8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2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唐努乌拉山、萨彦—阿尔泰山南斜面的盆地中,地名捷斯彼。高0.7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3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唐努乌拉山、萨彦—阿尔泰山南斜面的盆地中,地名捷斯彼。高0.81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4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唐努乌拉山、萨彦—阿尔泰山南斜面的盆地中,地名捷斯彼。高1.1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5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唐努乌拉山、萨彦—阿尔泰山南斜面的盆地中,地名捷斯彼。高1.25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6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阿日戈巴热。高0.75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7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罕达尕特。高1.4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8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塔尔尕罗克。高1.1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9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阿日戈巴热。高0.9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0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舍米河一带。高1.62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1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巴尔力克河左岸布鲁尼村。高1.3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2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捷叶里村附近的布鲁尼。高1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3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布鲁尼。高0.9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4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布鲁尼。高1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科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5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地区恰纳尕世。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6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恰纳尕世。高0.95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7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恰纳尕世。高0.97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8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巴尔力克。高0.7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19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巴尔力克。高0.75米。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20 公元7~8世纪。高约1.3米。墓地石人。发现于南西伯利亚图瓦地区的科米奇克。以圆雕形式雕刻出了人的腰以上部分,头圆,发在额际中分,至脑后呈单辫的形式。脸面显得有些圆,肖像式特点明显,雕刻了双耳,弧眉直鼻,小眼睛,髭是八字形,须比较浓,雕刻成了叶状,小口。石人两臂屈至腹,双手做扶容器状。容器似壶,高颈圈足。石人束腰,腰带饰以方扣,并雕刻了垂带。另外,带扣结构雕刻得比较清楚。衣饰可以看出来是窄袖。见于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年。
  图4.2.21 公元6~8世纪。墓地石人。发现于图瓦霍捷尔格。石人高1.02米,宽0.23~0.24米,厚0.19米。见于克兹拉索夫《古代突厥石人考》,《苏联考古学》1964年第2期。
  ①Л·Р·Кызласов,История Тувы в средние века-М,1969(克兹拉索夫:《中世纪图瓦史》,莫斯科,1969)。
  Л·Р·Кызласов,Тувы в периот тюркского каганата(Ⅵ-Ⅷвв)ВМТУ.1960.1(克兹拉索夫《突厥汗国时期的图瓦》(618世纪),《莫斯科国立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
  Л·Р·Кызласов,Каменные《статушки》Хакасии.-АО.1971Г.М(克兹拉索夫:《哈卡斯石‘妇’》,《考古发现》,莫斯科,1971)。
  ②А·Д·Грач,Древнетюркские изваяния Тувы,М,1961(格拉奇:《图瓦古代突厥雕像》,莫斯科,1961)。
  ③Д·Г·Савинов,Антропомрфные изваяния и вопрос о ранних тюр-кокыргызских связях-ТС.1977г.М.(萨维诺夫:《早期突厥黠戛斯人形雕像的关系问题》,《突厥学文集》,莫斯科,1977)。
  Д·Г·Савинов,Народы IОжной Сибир в древнетюркскую эпоху.1984,Л(萨维诺夫:《古代突厥时期南西伯利亚民族》列宁格勒出版,1984)。
  ④Б·Б·Овичинникова,Погребение древнетюркского воина в Централной Туве.-СА,1982.3(奥夫奇钦尼科娃:《中部图瓦古代突厥武士墓葬》,《苏联考古学》,1982年第3期)。
  ⑤Л·А·Евтюхова.С·В·Киселев,Отчет о работе Саяно-Алтайской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ой экспедпции в 1935 году-ТГИМ,М,1941,вып.ⅩⅥ(叶芙秋霍娃、吉谢列夫:《1935年萨彦阿尔泰考古考察工作报告》,1941)。
  Л·А·Евтюхова.С·В·Кисслсв,Чаатас ус.Копёны.-тр.ГИМ,выпⅪ,1940(叶荚秋霍娃,吉谢列夫:《科浓尼村恰阿塔什》,《国立博物馆文集》11卷,1940)。
  Л·А·Евтюхова,Камснные изваяния IОжной Сибири и Монголии,МИА,No24,1952(叶芙秋霍娃:《南西伯利亚和蒙古石人》,《苏联考古学资料与研究》24号,1952)。
  Л·А·Евтюхова,Каменные изваяния Северного Алтая.тр.ГИМ,вып.ⅩⅥ.1941(叶芙秋霍娃:《北阿尔泰石人》,《国立历史博物馆文集》16卷,1941)。
  ⑥С·В·Киселев,Древняя история IОжной Сибир.М.изд-во АН СССР,1951a(见莫润先译,吉谢列夫著:《南西伯利古代史》上、下,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1985)。
  С·В·Киселев,Материалы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ой экспедиции в Минуеинский край в 1928году.-кн:Ежегодник Музся им.н.М.Мартъянова.Минуеинск,Ⅵ,2,1929(吉谢列夫:《1928年米努辛斯克边疆区考古调查资料》,《博物馆年鉴》,米努辛斯克,六,2,1929)。
  С·В·Киселев,Саяно-Алтайе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ая экспсдиция в 1937год.М,1938,No2(3)(吉谢列夫:《1937年萨彦阿尔泰考古调查》,1988)。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王博,祁小山著.-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