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汉马风韵 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仕女骑马俑——造型艺术及其面纱加固保护报告
作者:阿丽娅·托拉哈孜 姚书文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仕女骑马俑,于1972年发掘出土,现藏新疆博物馆,文物编号为72TAM187:131、72TAM187:124共两件。这两件仕女骑马俑,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现代人的目光,从而揭示唐西州文化的辉煌。
一、造型艺术及风格
(一)编号为72TAM187:131仕女骑马俑通高35厘米、长30厘米、宽10厘米(如图版1,修复前)仕女骑一匹绛红色的马,头戴一顶黑色垂纱帷帽,面纱半遮半露仕女丰腴的面颊,两弯柳叶细眉,挺直的鼻梁,红色的樱桃小口,面部清秀。仕女上身着粉白色底碎花长袖衣,碎花以红绿相间条纹隔开,色彩鲜艳夺目,双手被长袖完全遮盖,右手自然下垂,左手上指,置于马颈部,下身着绿底树叶纹长裙,裙上部齐胸,双脚穿黑色尖头长靴,并蹬于脚镫,昂首挺胸。马身为深褐色,颈部与臂部两侧、马头前额中间饰有白色圆点,圆点内用褐色装饰点缀,马的四蹄呈白色,马笼头以及马身上的装饰均以黑色线条勾画,并在黑色线条下绘有黄色小圆点装饰图案,就如同挂在马身上的铜铃,将整匹马装扮得非常雍容华丽。马的造型线条优美,比例准确,塑造得非常健壮,仕女骑马俑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
编号为72TAM187:124仕女骑马俑,通高39厘米、长32.5厘米、宽11厘米(如图版2,修复前),仕女骑一匹绛红色的马,头戴一顶黑色垂纱帷帽,面纱半遮半露仕女丰腴而施妆靥的面颊,细长柳叶眉,挺直的鼻子,红色的樱桃口,面部清秀,上身穿橘黄色的低圆领短袖襦,下身穿蓝棕两色相间的竖条纹宽松裤。仕女左手放在马鞍前,似牵缰绳状,右手垂于身后。从马的笼头、面、颈至臀部、马鞍以黑白两色勾勒,四蹄为黑色,双脚穿黑色长靴,用白色在脚前部勾画出脚镫,昂首挺胸。从人物着装看,整体作品的造型完全呈现了唐代仕女骑马出行的状况。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通体为泥制,以彩色颜料勾画人物形象,据有关资料表明,这些颜料大多为矿物质颜料。阿斯塔那187号墓的年代为唐西州时期的墓葬[1]。这两件仕女骑马俑均戴有帷帽,令人感叹的是这两件仕女骑马俑所戴的帷帽的四周的纱网“帽裙”,至今还依然保存,为我们了解唐代帷帽形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帷帽的前身是围帽,它是一种在藤席编成的笠帽上装一圈纱网帽子。女子外出时戴此帽也可起到障蔽作用。如果去掉帽檐四周垂网,则叫席帽,唐刘存《事始》引《实录》:“以故席为骨而鞔之,谓之席帽,女人戴者,其四网(围)垂下网子,饰以朱翠,谓有障蔽之状。”说的就是这种帽饰。[2]
帷帽产生于隋代,隋以前没有发现帷帽造型的出现。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昭君出塞图》中,我们的唐代艺术巨匠为昭君戴了一顶帷帽。识者见此,纷纷指出其误,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至如阎立本图昭君妃虏,戴帷帽以据鞍,……殊不知帷帽创从隋代。”[3]唐早期由于羃*(上罒下离)的流行,帷帽曾被人们所遗忘,到了高宗时期,又重新兴起。这是由于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发达、最繁荣的时代,经济高度发展,促进了精神文明进步,社会风尚也随之变化。这时妇女着装,则要求简洁轻便,女子外出头上还蒙着羃*(上罒下离),显然已不合时宜,因而发生了一次大的变改。与羃*(上罒下离)相比,帷帽具有明显的优点,从隋唐墓室壁画、敦煌壁画人物形象上看,帷帽是一种高顶宽檐,檐下垂一丝网(直垂直颈)的帽子,高宗时流行的帷帽,帽下的垂网已由长变短,将面部浅露于外。首先是功能的增加,宽大的席帽可遮阳蔽雨;其次是戴卸方便;再加之将脸面“浅露”在外。这是唐代妇女为追求时尚所作的大胆尝试,尽管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但风气一开,已无法挽回。如《旧唐书·舆服志》记:“则天之后,帷帽大行,羃*(上罒下离)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羃*(上罒下离)之制。”[4]
(三)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两件帷帽,所用垂帷均为淡黄色透孔的纱,“周礼之素沙,后世字作纱,言其孔可漏沙也,此帛类之至疏者”[5]。纱类织物中最轻薄的所谓轻容。《唐类苑》:“轻容,无花薄纱也。”轻容实际上是一种极为轻盈透明的素纱织物。纱不仅轻薄,而且挺拔。本文所涉及帷帽垂纱,纱的孔眼是全部或部分采用由经纬纱疏松均匀排列交织。中国古代常把有均匀分布方孔的、捻度很低的平纹薄型丝织物称为纱。纱分提花不提花两种,在纱织物上还可施以印染、刺绣和彩绘。纱类织物轻薄透明,结构稳定。阿斯塔那出土白色绞缬纱、绛色印花纱、黄色鸳鸯缬纱、绿色骑士狩猎印花纱和天青敷金彩轻容纱,都可采用特殊的穿筘方法,即两根丝纱穿一筘,再空一筘,以此形成清晰的方形孔眼。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人物的服饰反映出极其浓郁的盛唐风格,紧身袒胸的半臂襦,长裙曳地衫的下摆裹在裙腰里。那白皙的丰腴的脸颊,两弯浓黑的眉毛,额际点花钿,端正的鼻梁,小口朱唇,侧重于曲眉丰腴,浓丽多姿,绿衣高髻,是唐代仕女丽美的肖像图[6]。
唐代社会生活丰富,化妆艺术高明,妇女面部施粉,两颊侧面施斜红,额眉间施花钿,嘴角两旁点丹,倩丽多姿,称之为状靥。花钿妆是一种独具风格的妆,又称花子、媚子,施于前额眉心。
二、仕女骑马俑帷帽垂帷的加固保护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以她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风格,反映了唐代吐鲁番地区地域文化特征和极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最令人叹止的是,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却依然色彩依旧,保存完整。作为镇馆之宝,这两件仕女骑马俑曾多次外出展览并且作为我馆基本历史陈列展品之一,长期陈列于展厅内。由于该文物是出土文物,历经千年,仕女帷帽帽檐下的面纱,已有几处断裂成几块,如不再进行彻底加固就无法保持原貌,无法进行今后的陈列。
帷帽面纱质地为丝,轻薄而透明。在2003年12月下旬,我们对该文物面纱的加固保护进行了处理。首先我们考虑的是丝织物的加固保护,从文物安全角度出发,辅助材料我们采用了可逆保护材料,应用丝网保护加固技术。南京博物院的奚三彩教授将丝网加固保护技术应用于纸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因此这项技术得以推广。具体方法和使用的材料以及加固处理的步骤如下:
(一)将面纱从帽檐上取下。从面纱与帽檐的粘接痕迹看,并不是原来(即制作时)粘接的,而是后来用聚醋酸乙烯乳液粘接的,这就肯定了该文物曾被修复过,而面纱却未经加固处理,只是用上述黏合剂进行过粘接。我们都知道,聚醋酸乙烯乳液具有可逆性,遇水与潮湿就会变软,故不难取下。首先用软毛笔蘸少量蒸馏水浸润粘接部位(蒸馏水的水质较纯,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丝胶质变软后,用尖头镊子和大号缝衣针将面纱轻轻剥离一点,否则前面的还未剥离完,后面的已干燥。这样还要进行二次浸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拼对揭取后的面纱。取下面纱在干燥状态下无法平铺,试着用重物加压数小时后,目的是使其恢复平整后再进行拼对,可数小时后取下重物,面纱仍不平整,无法拼对。后来采用清洗织物的方法,将面纱平铺在干净的玻璃板上,用蒸馏水浸润湿面,使每根纱都附着在玻璃板上,然后用软毛笔尖轻轻拨动已经变软的织物,变形的且需要进行调整每根经纬线。拼对破损成数片的面纱是件非常细致的工作,因为面纱用很细的丝线组成,经纬线的密度很低,面纱7—6孔/cm2。在对变形的丝线进行拼校时,即使是丝线已经被润湿,但仍有部分丝线具有一定的弹性,将其拉直后片刻工夫又恢复了弯曲状,对这类经纬线的校正、拼对,也只能以最大的能力尽量将经纬线恢复到拼对最佳状态(如图版3)。
(三)揭取在玻璃板上已经拼对好的面纱。经过认真努力,仔细校正拼对工作完成后,然后用一块吸水纸覆盖在面纱上,再用软毛刷轻轻在纸上刷一遍,吸去过多的水分,使其自然晾干。前面已提到面纱非常轻薄,在进行拼对后发现有的部位已缺损,中间有空缺,未形成一个整体。干燥后紧紧地附着在玻璃板上,所以往下揭取非常困难,用力小无法取下,用力大了会弄断丝纤维。后来采用另一种方法,即将一张略潮湿的吸水纸覆盖在面纱上,然后用很小的工具(如缝衣针之类)将面纱的一端轻轻剥离玻璃板,再用一块较薄的塑料纸,将其一端轻轻放入离开玻璃板面纱的下面,然后一边用工具剥离面纱,一边将塑料纸往里推送(塑料纸的顶端一定要紧贴玻璃板,这时受潮变软的面纱较容易剥离玻璃板),用这种办法慢慢将面纱取下,然后将其平铺在白纸上面,晾干即可。从玻璃板上取下的面纱不是特别平整,略有翘曲,所以在面纱还略带潮气时在上面压一块玻璃板,数小时后取下,这时而纱已经彻底干燥,而且非常平整。经拼对处理平整的面纱的原本面貌及状态显现在了眼前,其断裂,残缺部位,完全暴露在眼前,下一步工作就是加固修复处理。
(四)面纱的加固保护及修复。通过对面纱质地及现状的分析考虑,我们大胆地采用了丝网加固法对其进行加固修复。利用丝网对面纱进行加固,不会影响面纱原来的组织结构及色彩等,更为重要的是丝网加固是以天然蚕丝为材料,属于可逆性的方法,从文物保护角度考虑应当是目前较保守的保护加固修复手段。丝网加固采用天然蚕丝为材料,另外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无水乙醇(或乙醇)按重量比配成3%-6%的透明无色胶液喷涂在织好的蚕丝网上[7]。制成的成品具有平纹的外观,但经纬不交织,系上下两层叠压胶结而成。由于聚乙烯醇缩丁醛具有热缩性(如醇、酯、酮等有机溶剂均为可溶性)。利用这一特点,各种丝网成品,均可以热粘合或溶剂粘合法贴到纸张、丝绸等薄质文物上。一般是能够耐受热压的文物,或不能耐受某种溶剂的文物,采用粘合贴网加固,反之对于不和、不宜作热压的文物,则以溶贴法为宜,溶剂可用乙醇、丙酮等。桑蚕丝网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对脆弱丝绸的加固技术,具有很多特点:天然单根蚕丝被胶结成平整网架结构骨架,有稳定的形状及机械强度。PVB粘合力强,光泽低,用量少而有实效;正面蒙盖加固织物,基本不显痕迹,不影响文物外观有耐老化作用,尤其是桑蚕丝,考古发掘证明它具有2000-4000年左右的耐久性;对文物无不良反应并在较大时间内仍能溶除更新。丝网有三种,1.有膜丝网简称膜网[8]。2.无膜丝网,简称丝网。3.絮状网膜。生产这三种丝网所使用的材料基本相同,但制作工艺略有不同,在使用方法上如前文所提到的也有两种,一种是热粘合法,一种是溶剂粘合法,这要根据文物本身质地来决定使用何种粘合法。据资料反映,桑蚕单丝网,PVB加固技术,有以下五项特点:1.丝网都是复合材料,天然单根蚕丝被胶结成平整网格状骨架,有稳定的形状和机械强度,PVB粘合力强。光泽低,用量少而有实效;2.正面蒙盖加固文物,痕迹不明显,不影响文物外观;3.比较耐老化;4.对文物无不良影响;5.在较长时间内仍可溶除更新。这项技术于1972年—1973年试验成功,又成功应用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2000年前的丝绸、帛画的修复加固,1987年又应用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唐代丝绸文物的加固工作中,都获得了较好的保护加固效果。为了慎重起见,这次在对面纱进行正式加固前,先进行了小面积面纱局部加固试验,经确定有把握后,才进行正式的加固操作。首先准备加固所需的材料和工具:1.需加固的丝网一块。2.细薄毛毡一块。3.聚四氯乙烯玻璃纤维薄膜两块(以上材料面积必须大于被加固的面纱的面积)。4.电熨斗一把。5.平整光滑的工作台。
操作:1.将毛毡平铺在工作台面,毛毡上为一层聚四氯乙烯玻璃纤维薄膜,然后加固对象——面纱平铺在纤维薄膜上,一定要注意将破损面纱的残块以及经纬线调整到最佳位置,特别是断开缺损经纬线,上下左右均要对齐。2.面纱上面覆盖丝网。由于面纱与丝网的网目大小有区别,如直接将丝网加固上去,会对面纱的原貌有影响,为了使双方的网目基本谐调起来,将丝网的单根丝每隔两根抽去一根,这样使丝网的网目看上去与面纱的网目基本相近,然后将准备好的丝网垂直往下平铺在面纱上面,要一次性放好,不能左右上下移动,否则将弄乱调整好的面纱的经纬线。3.再将一块聚四氯乙烯玻璃纤维薄膜平压在丝网上。以上准备工作就绪后,将电熨斗烧至80℃(不能低于80℃),然后在玻璃纤薄膜上进行熨烫,熨烫时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匀,一熨而过,不要跳,以免丝网起皱,影响加固效果,待冷却后,揭去玻璃纤维薄膜,取出加固后的面纱即可(如图版4)。最后一步是将加固后的面纱重新粘附在仕女俑的帷帽上。为了今后有更好地加固材料和方法对面纱进行保护处理,粘接时仍选择了具有可逆性的聚醋酸乙烯乳液进行粘接,以便必要时将面纱取下,作进一步保护措施。至此,整个修复加固即告完成,该文物归位后,陈列视觉效果甚佳(如图版5、6))。(摄影:姚书文 陈龙)
[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第十次发掘简报》(1972年——1973年),《新疆文物》2000年3—4期,P104。
[2]高春明著:《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9月,P299。
[3]《图画见闻志》卷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P14。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舆服志》,中华书局,P1957。
[5]雷鐏述、雷学淇释:《古经纬服》,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P1483,王云五主编《图书集成》。
[6]李肖兵著:《中国西域服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P160。
[7][8]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编著:《纺织品鉴定保护概论》,文物出版社出版,P221。
骏程万里——丝绸之路马文化展/侯世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