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敦煌的彩塑艺术——敦煌彩塑的制作

作者:刘进宝



 
  由于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不能雕刻,因此一开始就采用了传统的泥塑方法。古代的匠师们用捏、塑、贴、压、削、刻等传统泥塑技法,塑出简洁明快的形体后,再用点、染、刷、涂、描等绘画技法敷彩,以润饰皮肤,画出细节,体现质感。
  一、泥塑的制作技巧和敷彩
  从一些已经残破的彩塑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泥塑骨架制作的奥妙。小型彩塑一般是用木头削制成人物的大体结构,表面塑上薄薄一层细泥。那些木胎本身已经可以看出人物的大体造型和动态。一些比较大型的彩塑骨架,一般都用圆木根据塑像姿势的需要扎制。现已发现古代匠师巧妙地按照塑像动态选用适当弯曲的木料,如197窟前室的力士像,就用了一根粗大而弯曲的圆木,仅仅在脖子的位置砍细了一些,由此就能清楚地看出力士仰头挺胸的生动神态。有的塑像用木板制作手掌,用戈壁滩上的红柳枝条做手指,然后敷泥,第158窟的佛像就是这样制作的。一些高达二三十米的泥塑是不用木制骨架的,而是在开凿洞窟时预留塑像石胎,然后在石胎上凿孔插桩,再于表层敷泥塑成。
  用圆木搭制的骨架,上泥前需用芨芨草或芦苇捆扎成人物的大体结构,这样既省泥又可减轻圆木立柱的负重。另外,在骨架上还有一些横向的木桩楔入背后壁上凿出的孔里,把塑像固定起来。
  敦煌彩塑用泥都是当地河床沉淀的一层泥土,即澄板土,它质细而无胶性,制泥时需加入适量的细砂和纤维。根据加入的纤维不同,大体分为两种,即粗泥和细泥。粗泥用澄板土加麦秸,以塑人物大样。细泥用澄板土七成、细砂三成,再加麻刀或棉花合成,以塑造人物表层及五官、衣褶、佩饰等细部。由于古代匠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制泥和塑造经验,使泥塑完成后收缩小,不开裂,保存久远。从已残破的敦煌泥塑中可以看出,塑泥有明显的层次,每层表面都留有抹泥的指纹,这说明泥塑是分层敷泥的,并且每敷一层都不能过厚,而是待其水分适当挥发后再敷。最后加工表层的细泥,一般较薄,在其干燥过程中,需用塑刀反复按压收紧,从而使泥塑完成后不再变形和开裂。
  同时,古代匠师们还广泛使用了泥范(即泥制的模具),用以制作中心柱或窟壁上的浮雕和圆雕人物身上的璎珞、串珠和花冠等装饰。此外,还采用了预制头部、手指、脚趾等局部的方法。这样既节省工时,又考虑到了细部装饰及指、趾容易损坏的情况。
  敦煌彩塑在敷彩上,各时代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敷彩比较简朴沉稳,主要用土红、石绿、石青、白、黑等几种颜色。佛像大都用土红色大面积平涂通肩衲衣。菩萨像一般用石青、石绿等描绘裳、裙及飘带的形体转折变化。面部及手、脚则用白色或肉色。隋唐两代,敦煌彩塑的敷彩发展到了辉煌灿烂的时期。隋代塑像上出现了许多织锦图案和五光十色的璎珞装饰。唐代的敷彩更加绚丽,除了描绘丰富多彩外,许多地方还有装金,至今仍闪烁着光彩。五代以后,在敷彩上逐渐演变为比较清雅的色调,装銮技艺已不能和唐代同日而语了。
  二、塑造上的特点
  敦煌彩塑在塑造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塑雕的结合。泥塑与石雕都是立体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特点。为了稳固,雕塑必须靠山崖或背屏,并与山崖背屏相连接。其雕凿工艺一般是先雕出大的体积,然后逐渐加工细刻。泥塑则是先制作骨架,再以非常柔软的砂泥逐步分层塑制,这样既易于表现大的动态和飞舞的飘带,又易于表现细部更加细微的变化,达到生动活泼的效果。雕刻和泥塑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制作技艺,但在可能的范围内又往往相互影响、吸收、借取。敦煌彩塑就具有泥塑比较生动活泼、刻画细腻等特征,又在不少地方运用了石雕的表现手法,这在早期的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如第432、248等窟中心柱四周的菩萨像,其头部前倾,身体紧靠中心柱,体积扁平。而靠近身体的一只手却平贴在身上,这些都是借用了浮雕的处理方法。
  第二,绘塑结合。敦煌彩塑一般都在大型龛中或须弥坛上,塑像的造型、着色都与四周壁画统一协调,相得益彰,在金碧辉煌的色彩中,更能衬托出塑像在窟中的主体地位。
  绘塑结合常常用来处理大形与细部的关系。如唐代天王像,铠甲只塑出大体外形,甲的细部鱼鳞、锁子等多以金箔装饰和青绿彩绘。塑像的颜面和肢体敷以重色,菩萨像涂白色,以表现皮肤的洁白莹润。弟子、天王涂肉红色,或赭红色。人物的眼、眉、须、发以黑线或赭红线描画,同时以浓墨点睛、朱红涂唇。色彩上的夸张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从而收到了泥塑不易达到的效果。由于绘塑的巧妙结合,大大增强了佛像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现实性。敦煌彩塑属佛教艺术的范畴,但它并没有严格遵守佛教造像的清规戒律,而是普遍运用了“夸饰”的手法。如彩塑菩萨,一般都长眉入鬓,嘴角深陷,项下加三级,加长手指等等。这些虽然都违反生理现象,但由于“夸而有节,饰而不诬”①,不仅无损于形象的真实性,反而更好地表现了菩萨的女性特征,增强了形象的典型性和艺术魅力。
  敦煌彩塑能够获得高度的艺术成就,正是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佛教造像的清规戒律,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大胆地以“妓女”、“宫娃”、“胡商”、“梵僧”、“将军”等现实人物为蓝本,并加以夸张、想象、概括、提炼,才塑造了富有社会生活气息的宗教人物形象。②
  ① 〔南朝〕刘勰撰,戚良德校释:《文心雕龙校注通释》,4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② 孙纪元:《谈谈敦煌彩塑的制作》,载《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略论敦煌彩塑及其制作》,载《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文物出版社,1987;段文杰:《敦煌彩塑艺术》,载《敦煌研究》试刊(1);杜永卫《莫高窟彩塑艺术(敦煌艺术小丛书之十六)》,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丝绸之路敦煌研究/刘进宝著.—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