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敦煌的彩塑艺术——敦煌彩塑的内容及分类

作者:刘进宝



 
  莫高窟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1000多年以后,现在还保存着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清时期的塑像两千余身,此外还有影塑1000余身。像敦煌莫高窟这样,保存古代彩塑的数量之多,延续时代之长,塑绘艺术又很高的石窟,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既是我国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第一节 敦煌彩塑的内容及分类
  敦煌彩塑的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它们是石窟里的主体,被布置在显著地位,并在周围以绚丽多彩的壁画相衬托。
  佛像是佛教艺术最主要的崇拜偶像,有弥勒佛、阿弥陀佛、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等。另外还有与佛传故事有关的形象,如表现释迦牟尼在树林里苦修的形象,传布教义的说法像和坐在菩提树下的降魔像等等。对于佛像的塑造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此外,对于菩萨、弟子、天王、力士们的高低大小和排列次序也有一定的规定。当然,在实际制作中,对造像只能规定一些比较明显的外形特征,对于其内在精神的表现是很难严格规定的,其中关于比例的规定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而不断演变的。莫高窟彩塑题材范围虽然比较狭窄,但古代匠师们在千余年的制作过程中,并非千篇一律,而是继承了我国悠久的民族艺术传统,并吸收外来因素,不断创新,从而塑造了各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
  根据敦煌彩塑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发展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中期(极盛期)包括隋唐两代;晚期(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朝。
  莫高窟早期塑像,在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前,人物面相一般是丰圆或者丰满而略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眉长眼鼓,肩宽胸平。佛像穿右袒式或通肩式赤布僧伽犁(红色大衣),有着密集的装饰性衣纹,给人以薄纱透体之感,史称“曹衣出水”。如第259窟的北魏坐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艺术的整体风格来看,此时的塑像体态健美,神情庄重,色彩明快,造型厚重,手法简朴,从中既可以看到中原地区传统雕塑艺术的影响,又能领略西域佛教艺术的优美风采。
  太和改制以后,中原汉式衣冠在敦煌流行,南方“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也传到了敦煌。从西魏开始,彩塑的主要形象是面貌清瘦,眉目疏朗,身体扁平,眼小唇薄。西魏第285窟的禅僧就是这种形象的具体表现。此时塑像反映的内容比以前有所增多,性格的类型化逐渐明显。如佛的庄严慈祥,菩萨的清秀恬淡,飞天的飘逸闲畅,力士的威猛粗犷等,都有了各自的表现形式。
  从早期彩塑艺术看,佛教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是外来的,但是传入中国后,通过融化、改造,逐渐地反映了华夏民族的风度、气质和审美意识,民族形式和华夏传统便逐渐在佛教艺术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隋代彩塑虽然是前代的继续,但并没有因循套用前代的程式,从而在艺术实践上有了卓越的成就。
  隋窟的中型和小型彩塑大都比例适度,为标准的东方型人体形,但也出现了一些头大体壮下肢粗短而形成大型彩塑的新造型。有的塑像高达四五米,由于窟顶高度及引伸距离的局限,作者有意识加大了头部体积及上肢的比重,兼有自上而下的倾斜度,使匍匐于地的朝拜者仰视佛面时,有一种庄严肃穆感。这样既渲染了宗教气氛,又强化了大型雕塑的表现力。特别是天王力士像,头大如斗,躯干及两臂夸张到生理解剖限度之外,但丝毫不损其威武雄猛之势。第407窟是隋代规模最大的洞窟,全窟共有塑像28身。人物造型表现了隋代塑像在外形上的显著特征,即头大、体壮、腿短。
  莫高窟的唐代彩塑,无论其规模、数量,还是题材的广度和艺术成就都是空前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身大佛像,即北大像和南大像。
  涅槃像是唐代规模最大的群像。第148窟中,李太宾建于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的涅槃像长达16米,右胁而卧,围佛侍立的“七十二弟子”中,有菩萨、天龙八部、十大弟子和各国各族徒众。第158窟吐蕃时期的涅槃像,在规模上与第148窟相当,长约15米,但周围徒众均绘成壁画。这尊涅槃像造型端正,睡态安详,全无濒死前的痛苦和恋世之感,完全是一副睡美人的神态。
  隋唐时代的塑像,数量最多,制作最精的是与人等高的群像。在一铺像中,佛是最高统治者,是石窟里的主尊,形体最大,居中位。其次是观音、势至等大菩萨和天王。迦叶、阿难虽是佛的近侍,但由于道行等级不高,形体比菩萨小些。乱跪在莲座上的供养菩萨,等级更低,形体更小。
  唐代的彩塑佛像一般七身一铺,多则十一身,形成完备的整体。在这些整体塑像中,至高无上的主尊,深睿智慧的弟子,沉静安谧的菩萨,威严无敌的天王、力士以及温厚虔诚的供养菩萨等,都按其职位等级有次序地安置在形同殿堂的龛坛上。同时,匠师们凭借其天才和智慧,把未塑像的八弟子、诸菩萨以及天龙八部绘制在佛像后面的龛壁上,由此衬托并弥补了由建筑的局限而造成塑像空间深度的不足,从而使局限的佛龛化为相对无限,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传统特点。
  唐代僧侣的社会地位很高。敦煌彩塑中也有少数高僧的肖像,如第17窟(藏经洞)中的洪*(上巧下言)像是莫高窟现存数身高僧肖像中最好的一身。他身披通肩袈裟,作禅定状,坚毅自信,端庄持重。作者以含蓄的眼神、紧闭的嘴唇以及细微的面部皱纹,表现了这位高僧深沉的内心境界。
  莫高窟唐代塑像的艺术风格,是在隋代不断探索与创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如迦叶像是北周时代开始出现的,到了隋代,其面相和体形已有了不少发展和变化,直到唐代,才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老成持重”的典型。菩萨像也是如此。唐代的菩萨像,在体形、面相、神态上尽管千差万别,但都具有“人物丰浓,肌胜于骨”的共同特征。如第205窟的“游戏座”菩萨,虽然色彩已变,肢体已残,但从其丰满的身躯,自然倾斜的姿态,以及富有装饰性的锦裙褶纹里,都表现出唐代艺术所普遍崇尚的“浓丽丰厚”的时代风格。
  晚唐、五代时期,莫高窟艺术已呈现出明显的衰颓迹象,造像之风远不及隋和唐前期之盛。此时的彩塑,虽丰腴华丽,但神情呆板,缺乏个性,许多作品坠入程式化。不过偶尔也有几尊塑像继承了盛唐风格,虽功力犹存,但气派不足,只不过是盛唐艺术的回光返照罢了。
  由于五代宋初的洞窟多在崖面下层,因此破坏较大,现存塑像已不多。在曹元忠建造的第55窟里,还保存着一铺完整的宋塑,有佛、菩萨、弟子、天王、金刚力士等十余身,其形象、衣饰仍保持着唐代遗风,在规模上甚至超过了唐代。
  宋代、西夏、元、清各期的彩塑保存不多,佛像大都呆板迟滞,缺少活力,尤其是清代塑像,俗不可耐,根本不能和隋唐塑像相提并论。
  莫高窟的彩塑艺术,虽然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来宣扬宗教迷信思想的,但是作为古代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艺术遗产。
  

丝绸之路敦煌研究/刘进宝著.—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