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碑铭与墓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来华胡人石质葬具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张桢






  目前我国发现的来华胡人的石质葬具共有9件,其中有8件都与粟特人有关。这些石葬具的年代集中在北朝至隋唐时期,此时正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期。这些特殊的石质葬具又被称为围屏石塌、石堂或石坟,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表现都可看出,它们在具有明显的异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又可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
  本文拟对这些珍贵遗物的研究资料进行分类介绍,主要分为基础材料与研究性材料两部分,同时又对中国的研究成果和国外、日本的研究成果三方面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性材料进行细分。文章最后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产生质疑的原因,表述了自己的浅见。
  一 基础材料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用到的基础材料主要是介绍性质的考古学简报与正式发掘报告,还有针对流失海外的三件石质葬具介绍的研究性文章。
  要了解安阳石棺床,必读的文章是G.Scaglia的《Central Asians on a Northern Ch’I Gate Shrine》①。该文写于1958年,对出土时间、地点以及发现的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与响堂山石窟的对比,判断其为北齐遗物。从图像中的绘画风格、人物形象、服装和器物等因素,结合中、西亚的考古发现与古代汉文文献,认为墓主人应是一位萨宝,同时根据《旧唐书·西域传》中有关康国的记载,证明棺床的主人是来自粟特②。
  针对Miho石棺床的研究,则以荣新江的《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③一文为基础。文中介绍了目前有关石棺床的研究成果,分别对图像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借此重新对石棺床图像进行排序。荣新江在对图像研究的基础上,与发现的其他石葬具进行对比,得出与J.A.Lerner不同的排列方法。除去少见的中文资料,主要还是以外文研究资料为主。有专门对Miho图像中的音乐、舞蹈研究的《Cultural Crossroads:Central Asian and Chinese Entertainers on the Miho Funerary Couch》④;《Life and Artistic Conventions in the Reliefe of the Miho Couch》⑤是对图像中反映出的粟特人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进行研究的文章。另外一些综述性文章中,有对Miho石棺床进行研究的内容⑥。
  有关私人收藏曾于吉美博物馆展出的Kooros石棺床的介绍文章是Catherine D.et Pénélope Ri-boud著,施纯琳译的《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在介绍图像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反映出的宗教、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来自于希腊—印度的古代巴克特里亚地区。在黎北岚(Pénélope Riboud)著,毕波、郑文彬译《祆神崇拜:中国境内的中亚聚落信仰何种宗教?》一文中针对棺床图像中反映的宗教内容做出具体研究⑦。
  流传海外的三件石质葬具,掌握的资料主要以英语为主。选择基础材料时,以介绍图像内容的文章为主,研究性的为辅,希望尽可能多的了解全部内容,对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小处着眼、仔细观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三件葬具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现藏于中国的6件石质葬具中,除了安伽和虞弘出版了正式的考古学报告外,其他4件则有简报发表发表了简报。以下将分别介绍。
  首先是1971年发现的山东省益都青州傅家画像石,共发表了两篇介绍性的文章,一个是发表在《文物》1985年第10期的简报《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另一篇补充性的文章是夏名采的《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补遗》,发表在《文物》2001年第10期。这两篇文章篇幅都不大,以介绍发现的9件画像石图像为主。有一点要说明的是1985年简报上记录的有关墓室的长度尺寸,与夏名采先生在《丝路风雨——记北齐线刻画像》一文中提到的不同,而且简报上将发现的画像石当成了墓室壁画。
  1982年发掘的天水石棺床在《考古》1992年第2期发表了简报,笔者在编写考古报告的过程中手头资料除了简报之外,还有线图、照片等一手材料,通过对比发现线图与照片有不少出入。照片中可见的,线图中却没有表现出来,而且简报中有许多图像内容没有说明。加上发掘过程的记录不清,有很多情况没有表述清楚,这些都给写作带来不少困难。
  不同于之前的青州画像石,天水石棺床是经过科学发掘的,有关其的很多研究都有坚实的证据支持,比青州有更多可用的资料与研究成果。
  发掘于2003年的史君墓,先后在《考古》2004年第7期与《文物》2005年第3期上发表了两篇简报,另外还有杨军凯的《西安北周史君墓石椁图像初探》⑧一文。以这三篇文章作为基础,至少在图像描述上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最早发表在《考古》上的简报,无论在内容、图版以及研究内容上,都要比之后在《文物》上发表的简单很多。2005年的简报中对墓葬发掘过程、实际出土情况有更多的文字说明,刊登了发掘时的照片。对墓门上的雕刻做了细致的介绍和说明,并附有照片与线图;对双语题铭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加附照片;对石堂图像发表了实物照片与线图;对于基座的研究,在文字介绍的基础上加附照片与线图,以上这些在之前发表的简报中都不可见。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在《文物》的简报中,有线图表明在拿掉南壁石板后,可以看见在石堂内部下方有长方形的、类似床板的东西,但是却不见文字说明。另外在《西安北周史君墓石椁图像初探》中,注重的是对石堂四壁图像的表述,并附有更多的研究内容。可惜的是刊发在《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文本中的石堂四壁照片,比在英、法文本上的少很多。
  康业墓于2004年发掘,简报发表于《文物》2008年第6期。简报介绍了发现的围屏石榻、墓志和随葬品,只是其中并未说明石榻的连接情况。另外石榻现在西安博物院陈列展出,笔者也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简报与实物相结合,对文章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对于是否选择康业围屏石榻为研究对象很是犹豫,主要是因为其图像中除了极少数胡人形象的出现外,几乎没有任何与西方文化因素相关的内容。虽然康业是粟特人,其下葬年代也比安伽、史君、虞弘都早,但其汉化程度却是最高的。图像以传统线刻为主,其中出现的人物也是以中国形象为主,尤其是表现的主人的形象,身着中国传统服侍,面部特征也为汉人。总之康业墓与当时中国常见的墓葬,从结构、外形、图像内容及雕刻技法都十分相似。但考虑到其粟特人的身份,还是将其收入研究对象中。
  两件发表了正式考古报告的安伽墓和虞弘墓,当然以报告作为基础进行研究。
  2000年发掘,分别于2000年与2001年在《考古与文物》和《文物》发表了两篇简报,在2003年出版了正式的考古报告。其中对发掘经过、墓葬形制、图像内容、墓志和人骨等内容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与研究。正文中出现的都是线图,彩版照片附在文后。在对图像的介绍中,采用的是先将整体线图展示,之后再分解对图像分别进行介绍。在文字说明旁边附加与其对应的图像线图。整体图像画幅大些,分别说明中的图像画幅要小些。图文双行使研究者一目了然,应用起来也很方便。
  这套石榻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在报告后附有照片可供观察。照片有体现整体的,也有表现细部的。石榻整体以红、黑色为主色,减地处与器物、服饰等处都有贴金。整个石榻十分耀眼、壮观,体现了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手工艺技术。
  虞弘墓发掘于1999年,2000年在《文物》上发表了简报,2005年出版了正式的考古报告。文中对发掘经过、墓葬形制、随葬品、图像内容、墓志、人骨等内容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与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虞弘墓虽然早年被盗,但与其他墓葬相比还是出土了最多的随葬品。在石椁图像的说明中,采用的是与安伽相似的方式,从整体到部分。在文字说明的同时,将彩照与线图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清晰得了解所描述的对象。但这样也会有问题产生,由于在文字说明旁边附加了彩图与线图,导致文字与图像不能完全对应,这就需要读者不停地翻看前后文,找到对应的图与文字,给阅读带来不便。
  安伽、虞弘墓是9件中有正式报告出版的,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是最好的基本资料,其记述的内容要比简报详细得多。当然除去简报与报告外,还有一些研究性的文章,对于整体把握9件石质葬具很有帮助。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在资料的选择上,有关涉及粟特本土的说明、研究,以西方发表的资料为主。例如文章中提到的中亚本土地名,使用音译加附英文名的方式,有关来华胡人的情况则多以汉文资料为主。
  二 研究性材料
  “从1999年开始,以虞弘墓的发现为肇始,随之而来的是安伽墓、史君墓及康业墓,这一系列重大发现……由于这些粟特人墓葬都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因而使我们可以重新判定原本在天水、青州、安阳出土的以及流散在外的Miho美术馆所藏同类考古材料的粟特属性。”⑨于是在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基础上,有关粟特人石棺床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的学者中研究粟特人的两大专家俄罗斯的马尔夏克(B.L.Marshak)和法国的葛乐耐(Frantz Grenet)。
  马尔夏克多年从事粟特本土的研究工作,主要有《粟特壁画》、《粟特银器》等专门性的研究,也有像《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这样的综述性研究。他将中国出土的粟特人的石葬具图像与中亚发现的粟特壁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解读两地图像中反映的粟特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生活等内容,以求更深入的了解这个曾经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民族。他的很多研究都具有指导性⑩。
  葛乐耐的研究范围很广,从事有关粟特人的文书、中亚发现的壁画、墓葬、骨瓮(Ossuary)和包括思想意识的研究(11)。
  另外还有Catherine Delacour(德凯琳)、Pénélope Riboud(黎北岚)(12),特别是黎北岚的《祆神崇拜:中国境内的中亚聚落信仰何种宗教?》一文,对于如何认识祆教中的各种神灵、如何区分他们,以及其产生的根源等问题有巨大的帮助。对祆教有了全面、崭新的认识,这是笔者读过的有关祆教研究最具启发性的文章。
  还有前文中提到的Martha L.Carter、A.L.Juliano、J.A.Lerner等外国学者,他们的研究都是以粟特本土为主,将中国发现的粟特遗迹作为研究资料,借助这些发现更好的从事中亚地区的研究。
  国外学者中,日本的研究者与前面的稍有不同。吉田丰因为可以识读粟特文,所以其研究多以与文字相关的文书、墓志为主(13)。池田温的《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一文对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粟特人分布状况做了深入研究,这篇文章虽然与本文的研究不同,但对于了解入华粟特人的聚落分布,生活状况和宗教信仰很有帮助。影山悦子对中国发现的骨瓮有所研究,对于了解来华粟特人葬俗的变化很有帮助(14)。
  日本学者通过将中国的考古成果与粟特中亚本土的发现相结合,以全面的了解粟特的方方面面为目的,并不侧重中国或者中亚,是一种全面、综合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专门从事粟特人研究的并不多,多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为主,对粟特人研究也有涉猎的一些学者。姜伯勤主要从事艺术史方面的研究,在其《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中从艺术学研究的角度对石葬具图像中的祆教内容做了分析,但研究的对象并不只局限于石葬具,还有其他祆教遗物(15)。荣新江对来华粟特人有较多的研究,对其分布情况、居住环境、从事商业活动的情况以及葬俗与宗教等问题都有涉猎(16)。林梅村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涉及范围广,并不局限于西方世界,也有东亚、南亚文化的研究,粟特人只是其研究的一方面(17)。
  除此之外还有林悟殊、罗丰、刑福来、张庆捷、杨军凯等。他们有从事历史方面研究的,也有亲身发掘过粟特人墓葬的,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也促进了粟特文化的研究(18)。
  这些学者在研究中都有各自的领域,研究方向也不尽相同。国外学者关注中国的考古发现,主要是与粟特本土的研究相联系。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石棺床进行研究,其一是将石质葬具与其他粟特遗迹、物相结合,以便更深入、详细的了解入华粟特人的情况;二将其与中国古文献中有关粟特人的史料相结合,改变了以往只限于文字的情况,更加深入地推进粟特人文化的研究。
  三 研究成果分类
  针对研究成果笔者进行了分类、归纳。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石质葬具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对墓葬发掘的介绍与对葬具图像的考释,对其中反映的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民族关系等情况做细致、深入的研究性文章。第二类是以石质葬具为资料,对粟特人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这一类又可分为综合性研究与专门性研究两种。
  第一类中可根据研究内容细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对石质葬具进行详细介绍说明的。例如安伽墓和虞弘墓的考古报告,天水、青州、史君墓的考古发掘简报(19)。这是从事葬具研究必备的基础性资料。前文中已对此详细的进行了说明。
  第二种是对石质葬具既有介绍说明,又有研究成分的文章。有Gustina Scaglia“Gentral Asians on Northern Ch’I Gate Shrine”(斯卡格里亚《北齐阙龛中的中亚人》),Catherine Delacour(德凯琳)、Pénélope Riboud(黎北岚)合著,由施纯琳翻译的《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的宴饮和宗教题材》和荣新江的《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这三篇文章在前文中也有说明。这类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流传在国外的三套石质葬具,文章中对葬具的描述、研究,对于国内无法亲见其面容的研究者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种针对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如宗教信仰、社会组织、民族关系等情况,结合以往有关粟特人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20)一书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就安阳、Mi-ho、青州、安伽、虞弘和天水共六组石棺床的祆教内涵,结合粟特本土和中国境内的遗迹(祆教经典、壁画、世俗文书、骨瓮等),对石棺床中表现祆教题材的内容一一判定,并对其上所反映的祆教内容作了系统的研究,是认识、了解葬具图像祆教内涵的重要著作。其他学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多引用此书中的观点。郑岩在《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祆教美术》(21)一文中对青州画像石图像中出现祆教内容的原因一一解答,并对墓葬主人的身份和葬具形制进行了判定;认为墓主应是北齐统治阶层中汉人或者鲜卑人的一员,可能生前与萨保等粟特人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对青州葬具的形制作出判断,认为其属于石棺或者石椁的可能性很大,这和姜伯勤有关青州墓主和石棺形制的判断一致。
  第二类中主要通过葬具图像中表现的内容,对多个问题进行研究。
  荣新江在《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22)一书中对葬具图像中粟特人定居与游牧并存的生活状态、栗特商队的组织情况等,结合文献记载,对来华粟特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韩伟的《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23)中对安伽墓出土情况作简单介绍,参照粟特本土壁画、其他石质葬具和骨瓮,引用大量古文献,就其反映的祆教圣火坛、粟特人葬俗及其汉化问题和图像中的宴饮、盟誓、出行及狩猎等问题进行研究。张庆捷《北周入华外商及其贸易》(24)一文借由石葬具中表现粟特商队的图像说明当时入华商队的规模。
  专门性研究主要针对图像中的单个内容,对某一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如人物形象、畏兽、飞天、植物、舞蹈、乐器和器物等。
  毛民在《史君石堂上所见嚈哒人形象初探》(25)一文中对安阳、Miho、Kooros、安伽、虞弘及史君等六座石质葬具中出现的嚈哒人形象加以判定。康马泰(Matteo Compareti)著、毛民译的《对北朝粟特石屏所见的一种神异飞兽的读解》(26)一文中就一种被称为森木鹿(图一)(27)而表现为“神的荣光”(图二)(28)的神兽进行研究。它的形象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当中,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在虞弘和史君石葬具中都出现了此种神兽的图像,笔者认为此时称呼其为“神的荣光”更为合适,因为森木鹿有其特定的出现位置与表现形式。
  另有特殊的一类是针对出土墓志的研究,主要是对墓主族源、生前官职的探索。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29)对虞弘墓志中出现的“鱼国”进行考证,认为虞弘是Massagetae(马萨格特)人,他自锡尔河北南迁索格底亚那之后,曾越阿姆河与安息,于往来月氏,后率其部人东迁,归附拓跋鲜卑,成为领民酋长。林梅村在《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30)中对虞弘的来历有另一番认识,认为虞弘家族实乃十六国以来活跃于中国北方的稽胡,族源与中亚突厥系统民族有关,认为其与中亚铁勒(敕勒)有相似之处。另外就是有关“萨宝”的研究,出土石葬具的墓葬中,带墓志的都表明墓主人生前曾担任“萨宝”一职,有关此问题的研究也有很多,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认识也已相对明确。
  四 研究中的存在的争议
  通过对石棺床研究资料的整理、研读,发现在对图像和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存在多种争议。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正是由于图像中表现出的文化面貌十分复杂所致。因为粟特人复杂的历史,很多古代文献对它的记载都十分混乱。另一方面,因为中、外学者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选用了不同的研究资料,也导致了争议的产生。在此列举三例,并探讨其存在的原因。
  毛民在《史君石堂上所见嚈哒人形象初探》一文中据有关安伽围屏石榻正面第五幅中虎皮帐外(图三)(31)出现的头戴花冠的人物形象,认为其是嚈哒人(32),马尔夏克则认为是粟特王子(33)。造成此种争议的原因,笔者认为从目前发现的嚈哒人形象和文献记载,表明其确有与安伽图像中相似之处,但是考虑到安伽图像中出现的外族都是突厥人,不见其他,所以是否为噘哒人就有待商议。另外综合自身的研究,笔者更偏向于马尔夏克的观点。
  荣新江在《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一文中介绍了有关NANA女神(图四)(34)的不同认识,A.L.Juliano和Judith A.Lerner认为画面上部表示的是天国,下部表示人间,姜伯勤同意此种看法,而马尔夏克则认为图中表现的是NANA的神殿,因为NANA神像祇只有半身,下为石台,认为此为神殿,不是天国(35)。图像中NANA女神的表现手法与中亚粟特本土发现的壁画不同,且此种表现手法在其他葬具中也没有发现,所以这两种看法都有合理性,随着日后的考古发现,希望对此问题能有更明确的认识。
  关于虞弘族属的研究中也存在争议。余太山认为虞弘是Massagetae(马萨革特),与粟特人关系密切;林梅村则认为虞弘是中国北方的稽胡,与中亚突厥系有关,并与中亚铁勒(敕勒)有相似;罗丰则认为其与柔然民族有关(36)。这些学者各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选用的文献资料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争议。
  笔者浅见:想要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必须同时关注中亚粟特本土和中国境内这两方面的考古资料。石葬具图像所表现出的多种文化面貌,又要求我们必须对粟特人、嚈哒人和突厥人等多个民族有所了解;考虑祆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因素。这些无疑对研究增加了难度,如有一方面考虑不到,都有可能使研究变得毫无意义。
  ① G.Scaglia,“Central Asians on a Northern Ch’l Gate Shrine”,Artibus Asiae,XXI,1958,pp.9-28.
  ② 在研究安阳石棺床时,可用的材料还有J.A.Lerner,“Aspects of Assimilation:The Funerary Practices and Furnish-ing of Central Asians in China”,Sino-Platonic Papers,2005.这篇文章是综述性质的,主要是针对石质葬具的图像内容进行对比研究。B.I.Marshak著,马健译:《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汉唐考古》,2007年,328~340页,这也是一篇综述性文章。姜伯勤:《安阳北齐石棺床画像石的图像考察与入华粟特人的祆教美术》,《艺术史研究》第1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151~186页。文章针对图像中反映的祆教内容进行研究,同时也有图像内容的表述,有助于更好的判识图像中表现粟特人生活场景的内容。
  ③ 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艺术史研究》第4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99~221页。
  ④ Annette L.Juliano and Judith A.Lerner,“Cultural Crossroads:Central Asian and Chinese Entertainers on the Miho Funerary Couch”,Orientations,1997,pp.72-78.
  ⑤ Valentina I.Raspopova,“Life and Artistic Conventions in the Reliefe of the Miho Couch”,《Miho Museum研究纪要》第4号,滋贺:财团法人秀明文化财团,2004年,43~57页。
  ⑥ 除了前注中提到的J.A.,Lerner和B.I.Marshak的综合性文章外,还有姜伯勤《图像证史:入华粟特人祆教艺术与中华礼制艺术的互动——Miho博物馆所藏北朝画像石研究》,《艺术史研究》第3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241~259页。对图像中反映的祆教内容进行研究。
  ⑦ [法]黎北岚(Pénélope Riboud)著,毕波、郑文彬译:《祆神崇拜:中国境内的中亚聚落信仰何种宗教?》,《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10辑),中华书局,2005年,416~429页。有关研究Kooros石棺的另一篇文章是前文提到的J.A.,Lerner,“Aspects of Assimilation:The Funerary Practices and Furnishing of Central Asians in China”,Sino-Platonic Pa pers,p.168,2005.
  ⑧ 杨军凯:《西安北周史君墓石椁图像初探》,《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10辑),中华书局,2005年,3~17页。
  ⑨ 荣新江:《前言》,《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10辑),中华书局,2005年,4~5页。
  ⑩ B.L.Marshak,“The sarcophagus of Sabao Yu Hong,a head of the foreign merchants(592~598)”,Orientations,2004,pp.57~65;B.L.Marshak,“The Miho Couch and the Other Sino-Sogdian Works of Art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6th Century”,《Miho Museum研究纪要》第4号,滋贺:财团法人秀明文化财团,2004年,16~31页。B.L.Mar-shak著,马健译:《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汉唐考古》,2007年,328~340页。
  (11) [法]葛乐耐(Frantz Grenet)著,毛民译:《粟特人的自画像》,《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10辑),中华书局,2005年,305~323页。[法]葛乐耐(Frantz Grenet)著,毛民译:《北朝粟特本土纳骨瓮上的祆教主题》,《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190~198页。
  (12) Catherine D.et Pénélope Riboud著,施纯琳译:《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108~125页。
  (13) 吉田丰:《“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国际研讨会》,《唐代史研究》第7号,2004年,240~248页。吉田丰:《西安新出史君墓志的粟特文部分考释》,《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10辑),中华书局,2005年,26~42页。
  (14) [日]影山悦子(Kageyama Etsuko)著,毛民译:《粟特人在龟兹:从考古和图像学角度来研究》,《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10辑),中华书局,2005年,191~204页。
  (15) 姜伯勤:《中国祆教画像石的“语境”》,《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年,233~238页。姜伯勤:《北周粟特人史君石堂图像考察》,《艺术史研究》第7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281~298页。姜伯勤:《入华粟特人萨宝府身份体制与画像石纪念性艺术》,《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10辑),中华书局,2005年,43~48页。
  (16) 荣新江:《有关北周同州萨保安伽墓的几个问题》,张庆捷等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126~139页。荣新江:《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粟特移民》,《西域研究》1993年2期,8~15页。荣新江:《萨宝与萨薄: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粟特商队首领》,《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10辑),中华书局,2005年,49~71页。
  (17) 林梅村:《从考古发现看火祆教在中国的初传》,《西域研究》,1996年4期,54~60页。林梅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1期,71~84页。
  (18) 林悟殊:《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5年5期,60~71页。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文物出版社,1996年。罗丰:《隋唐间中亚流传中国之胡旋舞》,《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280~298页。张庆捷:《虞弘墓志考释》,《唐研究》第7卷,2001年,145~176页。张庆捷:《太原隋代虞弘墓石椁浮雕的初步考察》,《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3~28页。杨军凯:《北周史君墓石椁东壁浮雕图像初探》,《艺术史研究》第5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89~198页。
  (19) 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1期,46~54页。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史君石椁墓》,《考古》2004年7期,38~49页。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3期,4~33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文物出版社,200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6期,28~35页,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彩色图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6期,14~35页。
  (20)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1) 郑岩:《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祆教美术》,《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236~284页。
  (22)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3) 韩伟:《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文物》2001年1期,90~101页;收入作者《磨砚书稿——韩伟考古文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04~120页(增加线描图)。
  (24) 张庆捷:《北周入华外商及其贸易》,张庆捷等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12~36页。
  (25) 毛民:《史君石堂上所见嚈哒形象初探》,《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199~214页。
  (26) Matteo Compareti著,毛民译:《对北朝粟特石屏所见的一种神异飞兽的解读》,《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下同,166~189页。
  (27) 摘自《对北朝粟特石屏所见的一种神异飞兽的解读》,184页。
  (28) 摘自《对北朝粟特石屏所见的一种神异飞兽的解读》,185页。
  (29) 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史林》2002年3期,16~20页。
  (30) 林梅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1期,71~84页。
  (31)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14页。
  (32) 毛民:《史君石堂上所见嚈哒形象初探》,《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199~214页。
  (3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32页。
  (34)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80页。
  (35) 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艺术史研究》第4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210页。
  (36) 罗丰:《一件关于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弘墓志>考释》,《文物》2002年6期,78~83、93页。

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罗丰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