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西丝路文化史

二、大月氏接受佛教、传入中原

作者:李志夫


  季氏认为,大月氏到了大夏以后,接受了佛教,有一些佛经翻译,包括小乘佛教经典在内,简直像一种佛教入门,对皈依者用处极大,可能用的语文即是大夏文。现存本已将浮屠变佛的形式是中亚新疆某一种语言。(B.第46-48页)因此季氏结论地说:
  (1)印度→大夏(大月氏)→中国
  Buddha→Bodo,Boddo,Buodo→浮屠
  (2)印度→中亚新疆小国→中国
  Buddha→Bwt→佛(B.第51-52页)
  此外,季氏亦举了另一些旁证。最早佛教不是直接传入中国:其一,德国学者Franz Bernhard之《犍陀罗文在中国传播》称:举出“弥勒”这词不是由梵文Maitreya,而是从犍陀罗文Metraga译成汉文。其二,举康僧会《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支谦译《佛说月明菩萨经》、《大明度经》、《佛说八大吉祥神咒经》;康孟详译《佛说兴起行经》;支娄迦忏译《杂譬喻经》、《道行般若经》等,都是用“弥勒”译自吐火罗文Metrak,不是译自梵文Maitreya。
  除上面两证而外,应还有第三证,那就是《高僧传》中<安清(世高)传>:“至止(汉)未久,即通习华言,于是宣译众经,改胡为汉”。其下有季氏之“按语”:“胡”字,元明刻经改为“梵”;《支娄迦忏传》时有天竺沙门竺佛朔,亦以汉灵帝之时赍《道行经》,来适各驻锡,“即转梵为汉”。
  实际上,“胡”所指不一定是“梵”,也可能是指中亚人。如然,早期译经仍可能来自中亚文字,而不是译自梵文,这与季氏所说《四十二章经》系译自犍陀罗文或吐火罗文是一致的。(B.第49页)。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