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八、关于阎膏珍以后王系问题
作者:李志夫
以下印度学者大都根据中文不完全资料撰成,但汉文献中阎膏珍以后的月氏,就显得其王系不清。本文另提供一些史料值得参考。
(一)文焉不详的文献
汉文中显得大月氏王系不清的主要文献,应是《后汉书·西域传》:“初月氏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肹顿、都密、凡五部翕侯。后百余岁,贵霜翕侯丘就却攻灭四翕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悉有其国。丘就却年80余死,子阎膏珍为王,后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
从文意上看:“初”系指大月氏当初居河西敦煌时期,为匈奴所灭,在那里的大月氏部族整体,大部分族人遂迁于大夏,一小部南下称小月氏。“分其国为……都密、凡五部翕侯”。问题是大夏国自己分为五部翕侯,抑或大月氏分大夏为五部翕侯,或大月氏本身分为五部翕侯?
(二)徐文明先生之说
徐文明先生说:“不管五翕侯是大夏人还是月氏人,毫无疑问都是月氏王任命,并从属于月氏王国的”;“按说两种(即下另一种)可能性都存在,但既然后来贵霜翕侯丘就却统一五部,并占领月氏全国,自称贵霜王而不是大月氏王,可见贵霜及其他四翕侯,是大夏人(塞人)而非月氏人。因此贵霜王朝与大月氏王朝,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所建立的两个王朝,不可混为一谈。贵霜王朝是建立在大月氏王朝之后,由大夏人创立的王朝”。
很明白,徐氏是认为大月氏分大夏为五翕侯,此为第二种可能;如是贵霜翕侯丘就却统一其他四部,其他四部都是大夏人(塞人)而非月氏,因此贵霜与月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所建立的两个不同的国家,此其二。依徐的论证,他是选择了第二种。其结论是“贵霜王朝是建立在月氏王朝之后,由大夏人建立的王朝”。这样可说推翻先前文献及一般学者之“定论”。
(三)笔者认为
如果按徐氏所说,是大月氏分大夏为五翕侯,那么月氏一直流浪,从祁连山、敦煌逃到天山北路,再到阿姆河流域,一路受到匈奴、乌孙的追赶,已是败兵残将,如何有能力支配大夏,并将其分为五个军区的将军(翕侯)。依我的浅见,应是大月氏逃到大夏国,依附了贵霜翕侯,后来协助贵霜翕侯统一了其他四翕侯,再才有丘就却篡位夺权,仍以贵霜为国名。这在中外权臣夺权是常有之事。隋、唐、宋的开国者无不如是,五代十国大都皆然。这样既合于古代文献,又释掉了徐氏“月氏与贵霜为两国论”之假说。
徐以为大月氏之后才有贵霜建国显然有误。贵霜即是大月氏,因其统治区扩大晚期亦陷于诸侯割据,中央大权旁落,但其“尊位仍存”,诸侯在名义上仍属贵霜国,所以大月氏在维西斯卡(Vajeska)、胡维斯卡(Huvishka),到朱斯卡(Jushka)之几位继承者,他们在领土扩张上均有发展,尤其朱斯卡在他的铭文中自称大王(Maharaja)、王中王(Rajatiraja)、大帝(Mahat),甚至用天子(Devaputra)称号;统治者用“天子”称号,除了中国历朝皇帝及有文化关系之部族外,绝少其他国家统治者用天子自称的。因此我们就联想到大月氏人种问题,很多学者包括印顺长老在内,都说大月氏是“塞种”;但我个人认为他们仍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来到西南祁连山的,原并非中原之塞种人。因为在中国北方草原部族人口发展骤增,免不了发生争地盘的情况,于是强凌弱、众暴寡,弱势者多由内蒙古,移祁连山再迁新疆中亚,匈奴、突厥、西辽、回纥、西夏、蒙古莫不如此,因此大月氏也不例外。换句话说,远者,他们都是阿尔泰山蒙古种裔,近之都是炎黄子孙。这点我们在第一章已说过,不再多赘。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