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西丝路文化史

前言

作者:李志夫


  突厥是中国北方草原部族所建之帝国,其领域之大,除元蒙之外,恐无以出其右者:其东自辽海以西;西至今里海;南自沙漠以南,邻于罽宾;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其原属北凉所属一小部落,北太武帝灭北凉匈奴沮渠牧犍于永和七年(433),即太武延和二年。于是其酋长阿史那氏率500众投向茹茹(柔然),为其炼铁,传至吐务领导时渐形强大,自称大叶护。吐务死后,传给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土门立居东方;次子室点密居西方。虽分东西,但并非分裂,各治领地,仍如匈奴之制度,分左右单于。
  土门居东方与中原接近,有意与中国交流。西魏丞相宇文泰于大统十一年(545)遣酒泉胡安诺盘陀使突厥,果然第二年,土门即使人来贡方物。这时铁勒部来攻打茹茹,土门前往迎击,降服铁勒五万众,趁势扩张到金山(阿尔泰山)以西、天山以北之准噶尔盆地。土门可能自认有功于茹茹,但茹茹仍认为,土门只是帮助其冶铁之佣工部族,不但不允许土门的求婚,反而正式派遣大员,前往指责其逾份,于是土门斩其来使,并大破茹茹于怀芒北(今察哈尔前县),宣告独立,自称伊利可汗,此时为西魏废帝元年(552)。这是突厥仿匈奴称汗的第一人,北方戎狄都为其所征服。西魏恭帝三年(556),伊利可汗大破吐谷浑,到北齐天保九年(558),攻灭嚈哒。伊利可汗卒,其弟义逸可汗再攻茹茹。义逸可汗死,其弟称木杆可汗灭茹茹。木杆可汗第三代佗钵可汗时,已有数十万众。由于汗位纷争,及隋朝之离间,在开皇三年(583),东西突厥正式分裂:东突厥至颉利可汗时,于贞观四年(630)为李靖、李世绩所败,其第一帝国遂亡;其第二帝国传至白眉可汗时,被回纥怀仁可汗所杀,于天宝四年(745)传达京师,东突厥亡。西突厥自达头可汗之后相传,至天宝元年(742),阿史那昕可汗为突厥别种突骑施莫贺达干所杀,其子忠孝可汗附唐,西突厥比之东突厥早3年而亡。自其独立到此,共享国183年。
  若以中西文化交流而言,其西与萨珊波斯王朝结盟,搞垮了嚈哒;再与东罗马拜占庭同盟,搞垮了萨珊王朝;最后是渔人得利,大食统治了波斯帝国。突厥在欧洲方面虽稍逊匈奴帝国一筹,但是在印度北境及中国北方广大草原地带,又胜过匈奴之领域;而且在文化语言上,突厥部族自己有了根植。匈奴、元蒙只是引起东欧民族大迁移,在文化、宗教之影响,显然尚不及突厥之影响;当然,在中西商业之影响方面,突厥自不及元蒙。
  本章将依突厥之族源、突厥与中原帝国之和战、突厥汗国之兴亡、突厥之对外关系进行陈述,最后陈述突厥对中西(印)文化交流之影响。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