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西丝路文化史

前言

作者:李志夫


  回纥在中国北方草原民族中,对中原寇边较不严重;向西域发展后,与中原帝国都保持有良好关系;而且协助唐帝国,消除安史之乱;虽其军队有抢劫、搜刮之事,但这是北方民族传统的草根性所使然,以鼓励抢劫方式,来激励部队之战斗精神;这种方式,自匈奴、柔然、突厥、吐蕃、蒙古,莫不如此。回纥在与中原帝国,在通婚、受封、任官上之数量,也多于其他北方草原民族。其持续了突厥语文、文化,对中亚突厥语文之形成也厥功甚伟。虽然它与突厥一样,自己形成了一套语言、文化、政治制度;但其王系主要人物,在败亡之后,并未投向波斯、大食;大部分仍回归到中原帝国内,任官或受到庇护。正因为如此,突厥、尤其是回鹘,在西域承担中西(印)文化交流之媒介,地位特别重要。
  本文以下依回纥族源、回纥与中原帝国之和战、回鹘族之星散及回鹘汗国之影响,最后作一简短之结语,以说明回鹘汗国在东西文化交流上之影响与贡献,所以重要之原因。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