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西丝路文化史

绪言

作者:李志夫


  中西交通以中亚地区为枢纽,以中亚民族扮演主角。中西交通在文化交流上,毋宁主在中印文化之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的主要成果,就是以印度佛教为中心,扩展到中印文化全面之交流。
  所以本书编撰之重点,主在突显中亚民族在中西文化交流之重要性。中西民族繁杂,或就文献、或就考古、或就历史之发展,对其族源问题,各有所见;但就史学上考察,除塞族、大夏族未曾在中国河西走廊留住过,北方草原也没有他的踪迹外,其他如匈奴、乌孙、月氏、突厥、回纥,都是出自中国北方草原,经河西走廊然后西迁的;以此看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上具有主要贡献的,就是出自中国北方的草原部族。他们也是炎黄子孙,只是从事游牧生活而已。所以,炎黄子孙在中亚一直保有宗主权。唐、宋以前的中西交通关系,以波斯、大食、印度较为密切,常有使节往返,尤其印度为然。我们除了对以上所提再一次鸟瞰综述外,特别将使节年表编印出来,以显示中西交流之具体关系。
  从这些具体关系及邻界国际关系上考察,波斯与大食在地理上,在中亚具有绝对优势,为何未能在中亚殖民成功?大食在坦特罗打败大唐,而且以后竟然配合回鹘,助唐平安史之乱,而没有对中亚起过野心。甚至其宗教、文字、语言已影响到了中亚,也没有殖民中亚,其原因何在?可能因为,波斯一直在中西势力之缠斗中:西与希腊,东与乌孙、匈奴、嚈哒、突厥、回纥为强邻,可说已无力向外扩张,而且内有内忧。
  大食自嫌文化尚浅,而且热衷海上贸易,掌握了中西海上贸易的先机;而且伊斯兰教之在中亚发展,并非大食自身,而是突厥人与回纥人。他利用伊斯兰教扩展势力,称之为“圣战”。所以,中亚人很快变成了伊斯兰教的子民。甚至有突厥人在大食建立有小政权,大食的伊斯兰教只能向南欧、北非发展。所以也可能是突厥人、回纥人的强大,因为他们已奉行了伊斯兰教,所以大食人才没有机会向中亚殖民。中国学者很少人涉及此一问题,这是值得中亚的史学家重视的问题。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