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21.4 其他几个有关问题
作者:王炳华
在介绍了有关古墓沟墓地资料、它们反映的历史问题及其绝对年代以后,还考虑到几个与此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这里稍予涉及。
我们现在提出了古墓沟墓地是距今3800年前后的考古文化遗址的明确论点,它自然也逻辑地带来一系列的学术问题。比如,自距今3800年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楼兰王国之间,是怎样从古墓沟考古文化逐步发展成楼兰文化的?它们经历过一些怎样的发展环节?这些问题,受目前考古工作及资料的局限,我们还不能提出清楚、明确的结论。但在建国前多次进行的对罗布淖尔地区的考察及我们近年在罗布淖尔地区先后三次进行的调查、发掘中,也注意到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线索。除前文提到过的彩陶外,我们在孔雀河谷、楼兰地区采集到多量打制石器的所在,还采集到很粗糙的手制灰陶片;在楼兰城内,也采集到磨制石斧;还有前面谈到的手制红陶、木器与汉式文物共存的可能早到西汉的墓葬……这些,都不失为我们分析问题、进一步在这片地区进行考古工作、补充缺环的重要线索。稍前,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王守春同志告知,据他在楼兰地区考察的经验,参考亨廷顿《亚洲的脉搏》一书提供的资料,他认为在古墓沟墓地附近,存在一处过去“一直被忽视的居落遗址”。〔1〕我相信,随着今后在罗布淖尔地区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尤其是对一些废弃古遗址进行一定的调查、发掘,这个问题,是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关于古墓沟墓地的许多14C年代测定数据,部分数据差异较大。而这一墓地总共才只42座墓葬,延续的时间决不会是非常长久的。面对这许多互相矛盾的测定数据,根据我们对考古文化的分析,结合各组数据间的关系,我们提出了距今3800年上下比较可靠这个初步结论。但是,对其他测定数据应该怎么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误差?还是值得进一步分析的。曾有同志提出过这里的地理环境特点,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希望能和有关单位一道,再进行一系列的测定分析研究,以求得一个最后的结论。这无论对罗布淖尔地区早期考古文化研究还是对14C测定技术这一学科本身,都是有意义的。
〔1〕王守春《通过考古学和地理学的比较研究对楼兰地区某些历史地理问题的探讨》。
西域考古文存/王炳华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