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西域考古文存

26.3 以巫通神

作者:王炳华

    
  祈求氏族人口繁衍,渴望围猎成功、食品无缺,这是原始社会早期人们普遍存在的祈求。实现这类追求,既关系氏族、部落的生存,又存在着许多当时的人类无法把握的因素。面对这难以确定的前景,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必须求得神灵的护佑。向神灵表达这一人间愿望,又必须通过巫(萨满)的施法。巫者通神,自然不是什么处所都可以的,而要选择在一个易于通神的特殊环境中。这一套原始思维法则,在阿勒泰山地彩绘洞窟遗址中,我们是可以清楚触摸到的。
  全面观察阿勒泰山彩绘洞窟之环境及彩绘内容,可以得到以下概念:
  (1)这里曾是巫师作法之地,也就是巫师通神之所。这些地点外形诡异,非一般人力所可造就。
  阿勒泰所有彩绘岩洞,都是一些人迹罕至、地势高峻的处所。经过长期侵蚀,洞窟奇形怪状、幽深晦暗,让智识未开的原始人面对这些洞窟,只会感到它们具有不同寻常的特质,是极度神秘之处所。而且,在这类岩洞的下面,往往都还有大块适宜于人群聚集的草地。岩洞高高在上,人群只能驻足仰视,虔诚膜拜。巫师在这类处所作法,具有更强烈的震慑力量。
  (2)巫师施法,必须借“萨满”通达神灵。这种“萨满”,似人非人,它一般情况下是人,但在特定场合,又成为神的化身、神的代表,是氏族的保护人。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它的形象根据唐巴勒塔斯彩绘,是一种戴尖顶帽的人面形象。前引清人方式济有关北方民族萨满形象的描述,正是早期崇拜的遗留,可以看到文化上的传承。
  (3)从阿克塔斯、唐巴勒塔斯岩洞中绘画的女阴,多尕特洞窟中表现的盛大围猎,生动、具体、但又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原始社会早期人们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正如大量研究著述反复说明的,在早期游牧人的生活中,人口增殖、牲畜丰产、围猎成功,是人们面对的最大课题。而不论是人类子嗣繁衍,还是畜群蕃育,或围猎野兽,对早期游牧民来讲,既是最紧迫的关系到氏族部落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又是自己不能掌握、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的现实。因此,原始人必须在这些领域中寻求神灵的帮助、护佑。于是,巫术在这些环节上显示了最强有力的功能。从这些方面观察,阿勒泰山中的早期洞窟彩绘,不仅是当年原始人实行巫术的形象记录,确实也是难得的原始社会思想文化史的最珍贵篇章。

西域考古文存/王炳华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