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金城古街

作者:韩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韩城古城南临漏水,西依梁山,东、北有塬屏护。金大定四年(1164年)土筑,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邑人武英殿大学士薛国观上奏朝廷批准,倡议地方官绅捐资改土城为砖砌。四门额,东曰“东带黄河”,西曰“梁奕西襟”,南曰“溥彼韩城”,北曰“龙门盛地”。城墙与城河已毁,现改为东西环城路。街区格局古朴典雅,历史风貌保护完好。南北贯通的大街为主街道,沿街为3间或5间的古式店铺,多为两层楼房,上库下店,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坡屋顶。主街道呈龙形,北端的赳赳寨塔如龙昂首,纵长千米略有弯曲的明清街道如龙身摆动,南端的古石桥如同龙尾。龙形主街两翼及东西南北四关,有纵横交错、曲直有序、四通八达的大小巷道40多条,多以官绅姓氏、宙宇或职官命名,如高家巷、张家巷、解家巷、卫家巷、学巷、城隍庙巷、天官巷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合院民居星罗棋布,达千余座,其中多为名人故居。清乾隆状元、宰相王杰府邸,府中砖砌的三层阁式高楼尚在,人称“状元楼”。明万历年间薛同术、薛之屏父子均为知州,古时郡太守美称“五马”,其家门楣题书“十马高轩”。明崇祯监察御史卫桢固、清康熙左副都御史卫执蒲,其家拱门直书“父子御史”,厅房尚存大手笔康熙宰相张玉书题写的“表率百僚”横匾。门楣题书“诵清芬”的宅院,是清同治山东泰安府按察使吉灿升的故居;门额题书“司马第”的是清嘉庆解元高步月的故居。此外还有知州程仲昭、御史王诚羲、宰相薛国观的故居。金城区有东营庙巷、北营庙、九郎庙以及保护完整规模宏大的文庙,城隍庙等元明古建筑群。南街有闯王李自成行宫,人称“九间厅”。南街的原聚义隆药店,为清同治年间建造,砖木结构,两层楼房,街房、厅房、南北厢房都是高大的歇檐转角楼房,上下各22间,上通下达,浑然一体,虽经百年风雨,仍巍然屹立。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