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库尔勒旅游区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铁门关 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晋代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列为中国古代26名关之一。谢彬《新疆游记》中有“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奇石,侧临深涧,水流澎湃,日夜有声,弯环曲折,幽邃险阻,时有大风,行者心戒”的记述。《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关谷”,后人叫它“遮留谷”。
  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旁绝壁上刻有“襟山带河”4个隶书大字。如今关旁山坡上还留有古代屯兵戍堡的遗址。西汉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班超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登铁门关楼曾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前凉杨宣部将张植进屯铁门关,击败焉耆王龙熙于遮留谷。民间传说,古焉耆国王的公主卓赫拉和牧羊人塔依尔相爱,阴险毒辣的丞相卡热汗唆使国王抓住塔依尔并欲将他处死,卓赫拉得知后,机智地设法救出了心上人,丞相卡热汗发现后立即派人追赶,这对情人夜奔出关时,不幸连人带马坠入深涧。后人为缅怀这对为爱情和自由而死的恋人,在铁门关对面公主岭上造了塔依尔与卓赫拉的“麻扎”。
  英下民族风情园 距库尔勒市中心12公里,位于英下乡与沙依东园艺场交界处,依河而建,是一座美丽的维吾尔族式庄园的民族风情园。
  走进大门,一条绿色的葡萄藤架长廊将游客引入园内,一边呼吸瓜果的清香,一边浏览四周宜人的景色。绿树成林,郁郁葱葱,金秋时节,果实累累。这里还有南疆最大的无花果园,枝繁叶茂。成片的石榴树,火红的果实,在树叶及各种花草树木的映衬下,展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的园林风光。
  沙依东园艺场 沙依东园艺场现拥有1867公顷的香梨种植面积,该场生产的“沙依东”牌库尔勒香梨曾连续两届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获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两次获国家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并保持至今。“沙依东”牌库尔勒香梨现已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国际水果市场誉为“梨中珍品,果中之王”,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
  巴州博物馆 位于库尔勒市人民广场南侧文教大楼,面积约400平方米。内设展柜86个,展出文物约600件。
  巴州博物馆分4个展厅。第一展厅为查布呼沟文化专题陈列。展出出土的陶器、铜铁器、骨木器、石器等文物约100件。
  第二、第三层厅为历史文物陈列。分9个单元,展出石器、骨木器、陶器、金银玉器、铜铁器、佛教遗物、文书石刻、纺织器、古钱币和民俗文物等约450件。
  第四展厅为且末县扎呼鲁克墓葬专题陈列。展出出土的干尸、陶器、骨木器、食物、纺织器等约50件(具)。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