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天山草原旅游区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距库尔勒市363公里。草原上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群山环抱,河流如带,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是中国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1773年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每到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妍,羊群像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一年一度的草原那达慕盛会,摔跤、赛马、射箭等比赛活动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天鹅湖 位于巴音布鲁克草原珠勒图斯山间盆地,海拔2000~2500米,是一个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草原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连绵的雪岭,耸入云霄的冰峰,构成了天鹅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天山雪水汇入湖中,水丰草茂,食料富足,气候凉爽而湿润,适合天鹅生长。每当春天来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大批天鹅从印度和非洲南部成群结队飞越丛山峻岭,来到天鹅湖栖息繁衍。在和煦的阳光下,湖水、云影、天鹅,构成一幅“片水无痕浸碧天,山容水态自成图”的画卷。
  当地蒙古族牧民把天鹅视为“贞洁之鸟”、“美丽的天使”、“吉祥的象征”。
  天鹅湖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水禽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有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1万余只;还有灰雁、斑头雁、白头鹞、燕鸥、雕、秃鹫、胡兀鹫近10余种珍稀鸟类,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保护站在天鹅湖畔的高地上建有一座瞭望台,可供旅游者观看天鹅的生活习性。
  阿尔先沟温泉 距巩乃斯乡政府28公里,有便道相通。阿尔先沟长30公里,宽0.06公里,温泉群在阿尔先沟中间地段,离沟口25公里。群山抱秀水,怪石弄温泉。“阿尔先”蒙古语意为“圣水”,温泉分布广、泉孔多、水温高、水质甘润,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医用保健疗效高而闻名新疆。温泉水温平均在43℃~63℃之间,部分高温泉孔涌出的水可直接用来浸泡中草药或沏茶。每个泉孔的出水,都有不同的医疗作用。如去毒泉、去关节病泉、生肌健骨泉、降温泉、点滴冰泉等,各有美名和功用。每到春暖花开之际,来阿尔先沟温泉沐浴治病者络绎不绝。
  阿尔先沟风景秀丽,冰川披挂而下,冰舌下瀑布飞泻、紫气蒸腾、云雾笼罩,坡谷中云杉挺立,高山草甸平铺,生长着党参、贝母、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离沟口2公里处,有安见喇嘛庙。温泉区古老的岩石上,刻绘着奇形怪状的神像,每幅神像都有一则动听的故事。
  阿尔先沟温泉也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如第7号泉名叫“嘎尔丹巴阿尔先”,传说山中有一条巨蟒,常盘踞在山谷中一块巨石之上,伤害人畜,阻挡人们前往温泉。有位勇土叫嘎尔丹巴为民除害,与巨蟒奋战了三天三夜,把巨蟒和巨石同时劈成两半,自己也昏倒在地。从劈开的巨石中涌流出一股温暖清泉冲洗着他,不多会儿,嘎尔丹巴便从地上一跃而起,精神焕发,周身轻松。此泉称为“逍遥泉”。至今被劈开的巨石仍在山谷中留存,名为“斩妖石”。
  天山石林 又称奎克乌苏石林,因位于天山山脉西段、那拉提山北麓的奎克乌苏达坂之下而得名,长9000米,宽约5000米,相对高度30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天山石林雕凿得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石林中有“欧洲古堡”,肃穆森严;有“宝剑出鞘”,刺破青天;有“行人走兽”,或卧或躺。
  石林中有一个石窟,像居高临下的亭阁。关于石窟还有一个英雄尕勒腾拜为民除妖的传说。优越的自然条件,使石林成为野生动物的“世外桃源”,成群结队的大头羊、鹅喉羚,穿梭石林,栖息繁衍。在雪线附近,可采到雪莲、党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草药。在石林中心,有一泓清潭,人称“鹿镜湖”。水中有一股浓重的硫磺气味,传说是英雄尕勒腾拜洗火药枪时留下的气味。
  浩腾萨拉瀑布 从巴音布鲁克草原出发,骑马穿过奎克乌苏石林,再行三四十公里,就到了山高谷深、云雾笼罩的浩腾萨拉峡谷。在这条长不过10公里、宽不及半公里的峡谷中,被人们称为“雪山银练”的浩腾萨拉高原瀑布,从落差约30米的断崖上飞泻而下,跌进深潭,银花四溅,水雾弥漫,声如雷鸣。瀑布顶宽6~7米,底宽15米,周围景色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隆冬初春,瀑布四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冰凌披挂,是水晶世界;盛夏之时,瀑布两旁,青松翠柏郁郁葱葱,百花争妍,甜香飘溢;雨霁雾散,彩虹当空,山明水秀,清新怡人。
  巩乃斯森林公园 位于和静县巩乃斯林场。这里的万顷林海,郁郁葱葱,河水源远流长,瀑布气势磅礴,温泉闻名遐迩,冰峰遥相辉映。春,绿的海洋,鸟语花香;夏,色彩缤纷,姹紫嫣红;秋,霜打红叶,如火如荼;冬,树挂晶莹,雾雪缥渺。四季都有美景。
  满汗王府 坐落在和静县城中心,是一座青灰色砖木结构的王宫。南路旧土尔扈特部最后一个封建领主满楚克扎布(满汗王)继承汗位后,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这里曾是土尔扈特部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满汗王府坐北朝南,有大小房60间,包括正大殿和东、西两宫。正大殿分两层,二楼供奉满汗王宗神位。东、西两宫有卧室、膳房、娱乐室、客厅、储存室等。满汗王府由满汗王叔父多布敦策楞车敏亲自设计,焉耆回族工匠承建,于1927年建成。整座王府宏大壮观,有独特的民族建筑结构风格。这里也曾做过盟长公署,四周围墙高耸,建有碉堡和铁门。
  巴伦台黄庙 巍峨屹立在和静县城北部天山深处50公里的巴伦台黄庙,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宗教法名“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轩宇昂然,并与却金库热等14座庙宇组成气势森严的喇嘛寺庙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的黄庙、却金库热、盖干拉吾龙等殿堂尚保存完整。黄庙殿堂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经卷和稀世文物,大殿中央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金身麦德尔佛像。东、西后殿中供奉着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诸多铜佛像。大殿四壁皆塑有护法神像,栩栩如生,生动精美。每天前来诵经朝圣的教徒络绎不绝,香火极为鼎盛,每逢宗教节日更是热闹非凡。
  巴伦台沟不仅是宗教圣地,还是一处天然森林公园。在东西长20余公里的绿色谷地中,杨柳林木郁郁葱葱,奇峰怪石耸立云天,山泉云海浩瀚缥缈。盛夏季节平均气温在20℃左右,冬暖夏凉。土尔扈特蒙古族纯朴善良的民俗风情更让您心醉神迷。
  晒经岛 相传《西游记》中唐玄奘师徒4人从西天取回真经,途经波涛汹涌的通天河,也就是今天的开都河,经历了他西天取经中九九八十一劫的最后一难。因唐僧忘却在如来佛前为千年老龟请寿,老龟在即将把他们渡到河对岸时得知此事,一怒之下将师徒4人沉入水底,幸亏孙悟空神通广大,救出师父捞出真经,但经卷已湿,只好将其摊在岸边岩石上晾晒,这就是现在晒经岛的由来。岛上残存的晒经石上晒经的痕迹还依稀可辨。晒经岛距和静县城25公里,交通非常便利,这里保留了天然生成的原始风貌,巨大的树冠如帝王华盖为您遮挡那酷暑的炎热,悠悠的河水让您体味那江南水乡的风情,登上游艇沿河漫游,欣赏开都河畔的迷人景色,品味那浪漫的诗情画意。这里的环境无任何污染,生态资源别具洞天,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真可谓人间仙境。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