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第八章】农业经济作物的互惠

作者:沈济时








  在遍布中国各地街头的蔬菜、水果店里,春天,到处可见鲜嫩的菠菜,清脆的黄瓜;夏天,人们可以吃到甘甜解暑的西瓜;秋天,晶莹如玉的葡萄、红似玛瑙的石榴让人馋涎欲滴;冬天,人们可以买到营养丰富的核桃、芝麻。但是你可想到,这些在各地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瓜果,却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而是从万里迢迢的丝路上传来的。
  据史籍记载,最早输入中国的经济作物是葡萄和苜蓿。葡萄旧称蒲桃,译自伊兰语,原产于中亚及西亚地区。《史记》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由大宛引入内地。两汉时,长安等地已普遍栽种。苜蓿,又称连枝草,原产于大宛,李广利伐大宛后,从大宛带入长安栽培,以后因大宛等处输入的天马嗜食该植物,遂迅速推广。
  张骞出使西域,使丝路畅通,因此很多从中亚、西亚传入的经济作物,都被托附到了张骞名下,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国的。如石榴,原产于中亚的石国和安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和塔什干。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和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得石榴,归国后在长安临潼一带试种成功,唐代后逐渐广植黄河流域、长江南北。核桃,又名羌桃,梵语称为“播师罗”,《博物志》称:“张骞使西域还,得胡桃种。”西汉时,被植入皇宫中的上林苑,当时只有84棵,以后逐渐普及各地。黄瓜,原称胡瓜,产于中亚、西亚地区,乌孙、大月氏和匈奴人都种植。汉时已在中国北方普遍种植。后为避讳,改称黄瓜。大葱和大蒜,原产于西域,梵语称melccha-kauda,意为蛮子的葱,佛教僧人戒律,不得食此物。据鸠摩罗什所译《梵网经》称,大约在东晋时代,开始传入中国。香荽,即香菜,原称胡荽,产于波斯、大宛,用以药用和食用。大约汉时传入中国,后为避讳,改为香荽。芝麻,又称胡麻、油麻,原产于中亚大宛。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及《太平御览》等书,称其是“张骞始自大宛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二十三说:“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故名胡麻,以别中国大麻也。”后人考证,认为它的引进,不知始于何时,但至迟在唐代已大量传入。
  以上这些经济作物,虽然都称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入中国的,其实它的真正携入者,决不会是张骞一个人,而应该是丝绸之路上的千千万万的商旅和使者,是他们的东来西往,才使这些经济作物得以在中国生根落户。
  除了以上这些经济作物外,其它由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经济作物还不少。其中冠以“胡”字的如胡豆、胡罗卜、胡椒,大都来自中亚、西亚一带。还有一些不带“胡”字的经济作物,例西瓜、棉花、菠菜、椰枣、乳香等,也出自西域。
  大量的经济作物传入中国后,经过我国人民千百年的种植、选育,成为我国蔬菜、水果、油料等农业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农业、畜牧业和纺织等部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交流是相互进行的,与西域物产源源流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经济作物也不断西传。据史家考证,古代西域地区没有桃、梨、杏等植物品种,大约在公元前一、二世纪时,中国的桃和杏开始传入波斯,后又由波斯传入亚美尼亚,最后再传入希腊、罗马等国。因此,罗马人称桃树为“波斯树”,称杏树为“亚美尼亚树”。与此同时,桃树、梨树又传入了印度。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印度本无桃、梨,是以后由中国河西走廊一带传入的。所以印度人给桃取名“中国果”,把梨树称为“中国王子”。至今印度人仍然沿用这种名称。
  除了桃、梨、杏外,由中国输向西方的经济作物最重要的是桑树和漆树。据《史记·大宛列传》称,汉通西域之初,“自大宛以西至安息……皆无丝漆”。西域各国为了得到中国的蚕桑,想尽了各种办法。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曾生动地描绘了蚕桑传入“瞿萨旦那国”(即我国新疆和田地区)的情形:古时候,这个国家不知蚕桑,听说东国有,就派使臣去东国,请求赐予,东国皇帝“秘而不赐”,并严令关防不许蚕种带出。瞿萨旦那国国王碰了钉子后,想出了用求婚来获取蚕桑的办法。他“卑辞下礼,求婚东国”。东国皇帝“有怀远之志,遂允其请”。瞿萨旦那国王便嘱咐迎妇使臣:“尔致辞东国君女,我国素无丝棉蚕桑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公主听了使臣转述的国王之言,便“密求其种,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即至关防,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检”,自此瞿萨旦那国有了蚕桑之种。这段妙趣横生的记述,形象地介绍了蚕桑西传的曲折过程。据后人考证,娶蚕公主的瞿萨旦那王就是于阗国第10代君主尉迟舍那,此事发生在约公元220年左右。
  蚕种和养蚕法传入新疆后,很快在印度、波斯传开。为了垄断丝绸贸易,波斯也对中国的养蚕缫丝法严加保密。罗马帝国为了摆脱依赖波斯的局面,想尽办法获取中国的蚕种和养蚕法,但都没有成功。一次偶然机会,却使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东罗马历史学家普罗科庇斯在他的《哥特战纪》中,对这一经过作了详细的记述:
  公元552年,有印度国僧人抵君士坦丁堡,听说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想摆脱从波斯人手中购买丝绸的局面,于是向罗马皇帝献策说,他们曾在印度北边的赛林达国居住多年,熟悉养蚕之法,可以将蚕种带到君士坦丁堡来。他们告诉罗马皇帝,丝是由一种叫“蚕虫”的口中吐出的,要把蚕虫带至罗马,是断不可能的。但可以将蚕子带出来。一蚕所产之卵,不可胜数。只要把蚕子置于暖房中,就可以孵出幼蚕,用桑叶喂养大就可以吐丝。罗马皇帝听了这个介绍后大喜,答应如果引进成功,将给重奖。于是这几位僧人就回到印度秘密取来蚕子,带到君士坦丁堡,并按照他们学到的中国养蚕法进行饲养,果然得到了很多幼蚕。从这时起,罗马人学会了中国的蚕桑技术。随着养蚕法和漆器的西传,桑树和漆树逐渐在西域发展起来。这两种植物的西传,大大丰富了西域人民的经济生活。
  通达的丝绸之路,不绝的商旅使者,在中西之间架起了一座经济交流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中国物产不断西传,西域物产源源东来,中西经济交流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互通有无、互相交流,世界经济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得到了发展。
  

丝绸之路/沈济时.-上海:中华书局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