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戈壁中的“国际大都市”——敦煌
作者:李良义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二字盛大辉煌的寓意,浓缩了古丝绸之路及汉唐中国繁荣强盛的历史,同时也昭示着她无比灿烂辉煌的未来。
敦煌,古称沙州,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的边关要塞,“敦煌”一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意为“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这里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的汇聚地,四大文化体系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青海道)、西域南北道交汇处的大边关要塞。从敦煌东北行过安西,为通向中原的河西大道;西出阳关,沿丝路西域南道与新疆的若羌县相连;西北行出玉门关,沿西域北道可通往哈密和罗布泊;敦煌南行经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逾阿尔金山,则直达青海省的格尔木。
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毫不逊色: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橙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阳关及玉门关虽只余下断壁残垣,置身其间,却仍能隐隐感受到边关的铁马金戈之气,使人不得不慨叹历史的沉重和苍凉。
1900年,5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的发现,使敦煌莫高窟从此享有了“世界艺术宝库”、“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宝库”的双重桂冠。
现如今的敦煌已经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1986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敦煌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在这里有着许多精美绝伦的古代壁画和塑像,更让人称奇的是莫高窟在建筑、塑像、壁画上的完美结合,在人们为之称叹的同时,留给人们的仍是众多的无法想象和未解之谜。遗憾的是在敦煌出土文物中有大部分仍然流失于国外。
鸣沙山、月牙泉是大自然赐给敦煌的神奇自然景观,飞沙鸣动,山泉共生,可谓之塞外一绝;雅丹地貌群,俗称魔鬼城,也是一处令人称奇的自然景观,游客在这里看到“大漠孤烟”、“残阳如血”的壮丽景象。
另外敦煌的玉门关遗址、阳关、渥洼池、西千佛洞、河仓城等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敦煌,是一座丰厚凝重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之中。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敦煌屡遭曲折与磨难,几临倾覆之厄运,然而却一次再一次地衰而复兴,蹶而复振,以博采众长、灿烂辉煌的敦煌文化,顽强地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奇迹啊!翻开敦煌的历史,每一页都闪现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之光。
回顾历史,敦煌兴于开放交流,衰于闭关锁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敦煌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打敦煌牌,走开放路,数十年来,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使今日敦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敦煌,这颗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如今,更加璀璨夺目。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