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在中国

舞动在天地间的韵律——鸣沙山、月牙泉

作者:李良义





  鸣沙山,其山沙垄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甚为壮观。如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
  清泉被沙山四面环抱,但并不为流沙所掩,始终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久雨不溢,久旱不涸,风景优美。它的神奇之处就是流沙与泉水永远和睦相处,增添大自然无尽的魅力。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为敦煌“八景”之一。
  鸣沙山,沙峰起伏,沙脊如刃,为典型的金字塔沙丘。其奇妙之处是:天气晴朗游人滑沙时,便会发出犹如飞机马达般的轰鸣,其声之宏大,使人难以忘怀。
  月牙泉是一处神奇的沙漠奇观。东西长300余米,南北宽50余米,水深约5米,泉形酷似一弯新月,故名月牙泉。过去,人们难解大自然的奥秘,却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美的神话传说来解释自然现象。
  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它像绝世佳人的眼睛清澈、美丽、多情;它像窈窕淑女的嘴唇神秘、温柔、诱人;它像一牙白兰瓜碧绿、甘甜、晶莹。
  月牙泉边,白杨亭亭玉立,垂柳舞带飘丝,沙枣花香气袭人,丛丛芦苇摇曳,对对野鸟飞翔,风景如诗如画。泉南岸台地上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药王洞、玉泉楼、雷音寺等雕梁画栋的大片古建筑群。月牙泉内游鱼成群。据传,鱼叫做“铁背鱼”,能医治疑难杂病;草叫做“七星草”,有催生壮阳作用。吃了鱼和草,可以长生不老。因之,月牙泉又被称为“药泉”。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2000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波粼粼。
  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
  鸣沙山、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至此,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来泉边漫步,都会心驰神往,遐思万千,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