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在中国

甘肃民俗

作者:李良义





  行走在甘肃大地上,到处都有驰名中外的民俗风情、动人传说和名胜古迹。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境内除有举世闻名的雕塑宝库麦积山和迄今5000—70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古遗址外,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在天水的遗风民俗也十分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的伏羲庙会和农历五月十三日的伏羲文化节,将天水的民俗活动推向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高潮。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三国的古战场街亭、祁山堡、木门道、诸葛军垒、阴平古道、姜维墓祠等遗迹,不仅能使游人重温三国历史,而且至今流传的孔明帽房屋、正月十五点灯盏等民俗,使人深感三国遗风的浓郁。特别是大熊猫繁衍生息的陇南文县保护区,从这里发出的每一项关于大熊猫的信息,都牵动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心。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七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规模宏大的莲花山和松鸣岩花儿会,不但是临夏民俗风情的充分展现,而且在世界民俗风情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更有那甘南藏区的浪山节、采花节,临夏东乡族、保安族的婚礼、饮食等习俗,使甘南和临夏成为甘肃民俗旅游专线的黄金地域。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更有轩辕黄帝得道于广成子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宇,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定西地区和白银市,虽干旱少雨,植被较差,但也不乏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定西的陇西是天下李姓的祖地,是海内外李氏寻根问祖之地。岷县是当归的主要产地,由此而形成的生活、礼仪、节庆等民俗,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影响。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