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序言

作者:汪光焘


  丝绸之路是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古代著名的陆上商贸通道,它形成于公元前后的西汉时期,繁荣于6世纪到9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源环境问题国际化的时代,我们以史为鉴,客观、全面、辩证地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兴衰规律,重温其昔日的辉煌,期望其未来的生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国务院领导同志十分重视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兴衰规律的研究,这就是我任职建设部时安排村镇建设办公室组织,并长时间关注的课题的由来。该项研究成果梳理了丝绸之路沿线城镇演变兴衰的历史脉络和理论思路,系统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动力、城镇与经济、文化和区域环境的关系,总结了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兴衰演变的基本过程。这对于正在建设的现时代欧亚大陆桥沿线小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面临着环境和资源的约束。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历史和兴衰,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促进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指导全国城镇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功能世人高度关注,地区发展、民族和睦、边陲稳定是国家大局,丝绸之路的战略地位被人们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汇集了四年来的研究成果,出版发行,浏览之后,颇有受益,兹表数语,是以为序。
  汪光焘
  2009年12月于北京
  (汪光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建设部部长)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著.-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