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四、稳定型城镇
作者:范少言 王晓燕 李健超
1.秦州(天水)
(1)地理环境背景
秦州,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交接地带。《泰州志》曰:“秦州雄郡,南扼巴汉,北枕韦夏,东通关陕,西走河湟,险隘阻奥,山川纠结,割据争衡,此固交驰之所也”。自古为连结陇山东西的咽喉,通往西域道路上的重要都会。历经改朝换代,这条道路并未有间断。秦州为自长安西行,越过陇坻的第一州。越过陇坻,经过秦州的道路四通八达。据唐时记载,秦州东北至陇州,西北至渭州,这是通往西域的道路。西南可达成州,东北还可达原州。原州为唐代都监牧使的驻地。在征战的年月,马匹需要殷繁,当时的马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州的繁荣①。
天水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其位置正好处于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0°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见图6-68和图6-69)。
(2)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秦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发现的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证明人类的祖先早在7800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现在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
(3)历史作用
秦州为西汉的天水郡故地,从那时起就是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以后为秦州,公元1913年改称天水县。天水之名,始于天河注水的传说。汉唐时期,秦州商业已近繁荣,有“千秋聚散地”之誉,城内店肆林立,客商、使者如云。天宝年间,秦州有户两万四千有余,是陇右道中人口最多的城镇。这么多的人户,形成了其繁荣的基础。其东南的麦积山石窟,瑰丽壮观,为一方少有,显然是因其地处西域道路的冲要,往来商旅建此灵迹以祈旅途平安。这也证明了当时秦州的繁华。
(4)稳定发展的原因
从古到今,天水的经济社会发展经久不衰。目前,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继续提升。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3元,分别增长9.7%和8.3%。天水市之所以稳定持续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地理位置重要。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见图6-70),东连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
其次,天水具有交通优势。陇海铁路穿越全境,310、316国道横贯东西,5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全市货运量占甘肃全省总量的25%,客运量占全省总量的30%,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带动力,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第三,天水为我国东南西北文化的交汇之地。从古到今,一直与我国的核心地区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天水虽然偏居西北内陆,但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是原始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重要据点。进入文明社会后,起源于东方的秦人来到天水,他们在大量吸纳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域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最终统一了中国。此后,天水一直处在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后形成茶马古道)的交汇点上。抗战时期,天水成为东南沿海民族工商业的避难所;三线建设时期,又有一大批企业从东南沿海一带迁来。所以天水的传统建筑、语言风俗、地方饮食、民间歌舞、民间武术以及产业结构等都带有东西过渡、南北交融的特点(见图6-71)。
第四,目前已通过审批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天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规划中确定天水市作为次核心城市功能和规模,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等产业。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80万,面积控制在80平方公里,建成为装备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陇东南现代物流中心、重点文化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天水的建设发展描绘出一副宏伟蓝图,将成为天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文件之一。
2.甘州(张掖)
(1)地理环境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古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段,东邻武威,西连酒泉,南面是绵延起伏的祁连山,北面是与内蒙接壤的合黎山,张掖就处在两山相夹的平原上。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150公里,最窄处30公里,形似奔腾的骏马(见图6-72)。据《甘州府志》记载,因有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水的灌溉,古甘州曾是“连片苇溪”的水乡之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使甘州湖泊连片、水草丰美、地产丰富,自古就是我国西北的粮仓。张掖古为戎、狄、月氏、乌孙之地,汉初被匈奴占领。汉武帝为了开发河西,巩固边疆,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了张掖郡,意欲张国被掖,以通西域。
张掖古城城址位于今武威市东河乡古浪河与黄羊河(石羊河支流)冲积洪积扇前缘泉水出露带南侧的王景寨村,泉眼密布,清水长流。历史上,城址北部还曾有过一个面积颇大的湖泊,唐代称其为文车泽。《元和志》卷40记载:“文车泽在(姑臧)县东三十里”,清代叫黑木林泉(《乾隆<武威县志>卷1》),今名黑马湖,已涸。西通姑臧,东连揟次,古城长宽各约300米(见图6-73和图6-74)。
(2)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张掖,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出河西走廊的重要驿站(见图6-75)。东汉(公元26-220年)时期,内地与西域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逐步繁荣,中原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远销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区。
西魏(公元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统一之前,丝绸之路受阻,“西域诸藩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市场。
隋代(公元581—618年),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隋炀帝派吏部侍郎裴矩驻张掖掌管互市,负责处理西域诸国通商事务,并导使西域各族首领入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曾巡行西游至张掖,西域27国使者谒见,借此“示中国之盛”,以招徕远国贸易②。张掖成为重要的中西贸易集散地。
唐初改置甘州,后河西军政中心由甘州移至凉州,张掖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到了天宝年间,甘州有六千余户,远不及凉州多。唐末五代,回鹘在这里建立政权,史称甘州回鹘。元代设立甘肃行省,甘州路(张掖)是行中书所在地。明代张掖的互市仍很繁盛。
(3)历史作用
由于其位于通西域道路的交叉路口,由西域远来的商旅在此分途,或往凉州,或往鄯州,而由内地前往西域的商旅,则在这里汇成一途再行前进,故甘州成为历史上我国内地通往西域各国的咽喉要道和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上多民族交融和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民风淳朴,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称。
据在张掖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
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至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张掖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
张掖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庙、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有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公元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市博物馆馆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佛经,其中600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用泥金书写绘制而成,历史、艺术价值较高,有“张掖金经、国之魂宝”之美誉。市中心镇远楼造形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层木塔,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
(4)稳定发展的原因
从古到今,张掖一直平稳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重要的地理环境条件。张掖地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中部,而河西走廊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
二是傍湖近水,地广土肥,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良,因而能够满足古丝绸之路沿线的补给,成为东西交流通道上具有重要交通战略地位的城镇。
三是丰富的水资源为张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全区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四是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张掖不仅为丝绸之路干线上的重镇,南越祁连山与湟水流域沟通,北沿黑河(今额齐纳河)直通蒙古高原,又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加快了张掖的发展建设。
五是新中国的成立为张掖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条件。目前,张掖正在进行构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张掖工业园区和4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聚合效应,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
3.于阗(和田)
(1)地理环境
和田是新疆最南部的城市,位于昆仑山脉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和田古称“于阗”,在汉属于阗国地。西汉归西域都护府管辖,唐代则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镇,并设毗沙都督府。元初属蒙古宗王的领地,后设宣慰使元帅府。清代置和阗直隶州。1913年废州改设“和阗县”。1959年更名为“和田县”。1983年设“和田市”,为和阗地区行政公署的驻地。
(2)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于阗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
公元前4~前3世纪,绿洲丝绸之路开通,当时分为南北两路,汉代前期由于匈奴势力影响丝绸之路北道的安全,客商使节多经过南路,故南道畅通,商贸兴盛。于阗地处丝绸之路南路要冲,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重镇,是闻名中外的货物集散地,是中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枢纽,是著名的西域三大绢都和西域四镇之一。
东汉时,“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于阗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大量商品涌入于阗市场。西汉时,于阗有户3300,□19300;不过百年至东汉时,于阗有户32000,□83000,户增近10倍,□增4倍余。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贸易恢复畅通以后,于阗再次成为中西贸易中转站。唐代于阗仍为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商贸重镇。公元644年,玄奘法师返国在于阗逗留,曾亲见商队来往,并“遣高昌俗人马玄智随商侣奉表至长安,呈送唐廷”(见图6-76)。
(3)历史作用
城廓邦国于阗在战国末年,即公元前242年建立。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建立都护府,明确地将西域三十六国列入汉王朝版图。从此,新疆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时和田有6个城廓邦国,分别是精绝、戌卢、扞弥、渠勒、于阗、皮山。魏晋前期,日益强大的于阗统一其他5个城郭邦国,形成了与今天和田地区大致相同的管辖范围。
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北宋,于阗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十分密切,政局比较稳定,于是社会日益进步发展,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安乐祥和。
如今的和田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地区,而在历史上,和田(于阗)曾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佛教的地区,早在公元前1世纪,印度佛教就传入了于阗,市区以南的热瓦克佛寺遗址就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的典型。汉唐时代,于阗是塔里木盆地周围经济文化最发达的3个佛教国家之一,有“佛国于阗”之美称,于阗成为新疆四大佛教城镇之一。直到公元11世纪,于阗才大举进入的伊斯兰教的天下。
(4)平稳发展的原因
和田之所以一直平稳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于阗古国地理位置重要,地处中西交通要道,占据丝绸之路南道,是中西贸易的中转站。
二是历史悠久,凭借中原得以稳定持续发展。
三是新中国的成立为和田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和田市于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建市,是和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汉族、回族、哈萨克等19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
和田有区位交通优势。和田地处东西向国道G315和南北向玉龙喀什河的交汇处。沿315国道往西北可以到叶城、喀什,往东可到民丰、若羌等地。航空交通有和田机场,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见图6-77)。
和田有资源优势。和田素以“玉石之都、地毯之乡”著称于世。自然资源有“老三宝”,即玉、地毯、丝绸,有“新三宝”,即维吾尔医药、大芸、阿胶。新时期,和田按照跨河发展、沿河发展的思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面貌极大改变,城市品位更加提升。
目前,由我国联合哈萨克斯坦等6国进行的“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目前已开始正式实施,第一批推荐的全国48处文物中新疆有12处文物点,分别分布在吐鲁番、阿克苏、巴州、和田和喀什,具体包括交河古城、高昌古城及阿斯塔那墓地、台藏塔、柏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楼兰古城、尼雅遗址和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墓。“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为和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见图6-78和图6-79)。
4.姑墨(阿克苏)
(1)地理环境
阿克苏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中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属阿克苏河的冲积平原带,阿克苏河主流从市区南部流过。阿克苏系维吾尔语,意为“清澈的水”。阿克苏市东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隔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和田地区相望,西南连接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连,西北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
(2)历史沿革
汉代时,阿克苏为姑墨国地。《汉书姑墨国传》载:“姑墨国,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三千五百,□二万四千五百,胜兵四千五百人。姑墨候、辅国候、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东至都护府治所千二百一十里,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北与乌孙接”。汉代先后属西域都护和西域长使,三国时属魏,东汉以后归附龟兹。
隋唐时期,为跋禄迦,亦称亟墨,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置姑墨州,隶属安西都护府。宋时为西辽所辖。元明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称为阿速。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派军平定准格尔叛乱,将地名定为阿克苏。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在此设阿克苏办事大臣。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在阿克苏设善后总局。光绪八年以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置阿克苏分巡兵备道,以阿克苏置温宿直隶州。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并修建阿克苏新城,亦称汉城,新城为阿克苏道和温宿直隶州治所。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升温宿直隶州为府,市境为温宿府直辖。本府即今阿克苏市和阿瓦提县的范围。民国年间,设阿克苏县。1949年后,隶属阿克苏专区。1983年底撤县设市,是阿克苏地区行署所在地。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汉代丝绸之路开通时,阿克苏称为姑墨国。姑墨国原址位于新疆阿克苏一带,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出铜,铁、雌黄,其首都是南城。阿克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重要通道之一,汉称北道,后称中道。
(4)稳定发展的原因
一是地理位置重要,地缘优势显著。阿克苏地处南疆中心位置,为新疆南北要冲和东西贯通的关节点。北跨天山,可达伊犁洲;南越沙漠,直至和田地区:西抵喀什地区、莎车县;东通库车达库尔勒、吐鲁番和首府乌鲁木齐。
二是水资源丰富。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共有冰川1298条,面积为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约2154亿立方米。高山冰川、天山积雪是地表河水的主要补给源,区内主要有阿克苏河、渭干河、塔里木河三大水系及大小16多条河流和60多条泉流。地表水年径流量129.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106.2亿立方米,可开采利用量5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90万千瓦。丰富的水资源为阿克苏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见图6-80)。
三是交通优势明显。阿克苏扼南北疆交通要隘,境内公路总里程2584公里。国道314线贯穿全境,217线连接南北疆,南疆铁路横贯全境,拥有两个民用机场。目前,正在开展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交界的乌什口岸的工作(见图6-81和图6-82)。
5.伊吾(哈密)
古之“伊吾”,是今哈密市称谓,《后汉书》称为伊吾,《晋书》称为宜禾县,《隋书》称伊吾,唐置伊州。
(1)地理环境
哈密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东部与甘肃省酒泉地区相邻,西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县和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毗邻,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接壤,东北部与蒙古国有46公里边界。哈密城历史悠久,由“雄镇天山”的老城和新城组成。有鸣沙山和回王陵等重要自然人文景点。
鸣沙山位于白石头西北面,距哈密市区70公里。山体长5公里,高50米,沙粒细而无土。山中有一眼泉,四周水草丰茂,柳条河从山脚下蜿蜒流过。当微风吹拂或人由山上向下滑动,便可听见各种声响,时起时伏,强时如雷鸣高亢,弱时似牧笛悠扬,故称鸣沙山。
回王陵位于市区以南2公里处,建于公元1840年前后,埋葬着历代回王及其王妃,至今保存完好的有两处,南面为2座亭式建筑,上部飞檐斗拱,四周圆柱支撑,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北面为1座“大拱拜”,主体高约25米,下方上圆拱顶,琉璃砖镶面,外有36级盘旋梯拾阶而上,可达墓顶。西面与墓体相对的是一座清真寺,四壁经文彩饰,顶棚彩绘,撑柱雕花,可容纳3000余人。
(2)历史沿革
哈密古称昆莫,曾为乌孙王府所在地。东汉时称伊吾卢,置宜乐都尉。三国时魏置宜禾伊吾都尉。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设伊吾郡。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置西伊州后改称伊州。唐末归西汉金山国,后转附西州回鹘汗国。元代称哈密力,隶甘肃行省。元末割据自立,称哈密国。明朝置哈密卫。清康熙年间一度被蒙古准格尔部占领,后归附清朝,被封为一等札萨克,编旗设队。清乾隆年间设哈密厅,光绪年间改为直隶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为哈密县。1961年国务院决定以原哈密镇为基础成立哈密市,1962年撤销哈密市,1977年1月恢复哈密市。198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哈密县,政区并入哈密市。1984年5月完成撤县并市工作。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哈密北枕天山,南临莫贺延碛,是出玉门后千里戈壁中一块较大的绿洲。远在两千年前,哈密就是汉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要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大门”。很早时起就有行旅为取捷径,从武威西北行穿戈壁进入哈密。魏晋以后,罗布泊水域缩减,楼兰古国消亡,哈密便成了东西交汇的道路,新北道东端的第一座城镇。新北道自哈密出博格达山进入巴里坤草原后,沿天山北麓一直西去,又南去吐鲁番折向西可入丝绸之路北道(见图6-83)。
对哈密在丝绸之路上的位置,清人祁韵士在(西陲竹枝词》中写道:“玉门碛远度伊州,无数瓜畦望里收。天作雪山隔南北,西陲锁钥镇咽喉”。正因如此,哈密自古以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两汉时,汉军和匈奴军队在哈密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拉锯式争夺战,直到东汉明帝永严十六年(公元73年),大破匈奴呼衍王,始在此筑城,留兵屯守,置宜禾都尉,以后屡置屡撤。东晋时,前凉张骏取伊吾,复置都尉。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设置伊吾郡。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平定高昌之后,置西伊州,六年后改为伊州,天宝初为伊吾郡,乾元初复为伊州,辖伊吾、柔远、纳职3县。作为新北道上的第一大站,伊吾与高昌、鄯善并列,成为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要地。
(4)稳定发展的原因
一是地理位置重要。哈密地区的北边是蒙古国,西边是吐鲁番地区,东边是嘉峪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是交通条件优势。国道312线、兰新铁路横贯哈密。东北、华北、西北,穿越哈密的“三北”最捷公路通道已被国家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该公路的建成将使乌鲁木齐至北京的距离缩短约1400公里。312国道哈密—吐鲁番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哈密—罗布泊公路建设项目、哈密机场复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哈密—南疆铁路干线的建设也已提上议事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在哈密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多道路、全方位、立体化交通网络,为哈密乃至全疆的大开发、大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见图6-84)。
①史念海.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渊源及其途中的都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②《隋书·裴矩传》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著.-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