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孔庙 孔府 孔林

作者: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在今天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泥山。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位伟大的伦理学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以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为主的一整套儒家理念。他不但提出了重义轻利、重道德自觉的观点,还提出了学问思辩行的修养方法和君子、仁人、圣人的理想人格和道德目标,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原理。
  《论语·颜渊》中记载孔子说:“己不所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头上;《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仁爱的道理,在于自己要立业,也要帮助他人立业;自己要达到人生的目的,也要帮助他人达到人生的目的。可以说,孔子的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至今仍被大家所尊崇。
  孔子还是位史学家和文献整理学家。孔子周游列国返回鲁国后,一面教授弟子,一面整理古代文化典籍。据说他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被人们称作“六经”的《诗》、《书》、《礼》、《乐》、《易》和《春秋》。
  孔子也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提倡“温故而知新”,他注重因材施教,讲究教育方法,提倡“有教无类”。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开创了私人讲学的新风气,对于文化的“下移”和普及起到了重大作用。
  为了纪念孔子,推崇儒学,中国自汉代开始的封建社会都在兴修孔庙。孔庙是我国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它成了中国封建时期普及全国,并具有地方特色的祭祀建筑。位于山东曲阜市的孔庙、孔林和孔府,是中国惟一最大规模集祭祀孔子的宗庙、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及其子孙墓地为一体的建筑群。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代大修时扩建为七间。现在之所以称其为“大成殿”,是因为宋徽宗赵佶取“孔子之谓集大成”的寓意而下诏将文宣王殿更名为了大成殿的缘故。大成殿在清雍正二年重建,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亲笔书写的“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大成殿东西长54米,南北深34米,殿高31.89米。大成殿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柱高约6米,柱径约0.8米,均用当地的整块石头雕凿而成。大成殿是整个孔庙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孔庙保存了汉代以来的历代碑刻1100余块,既有封建帝王的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的诗文题记。这里保存的历代碑刻数量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长孙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孔府始建于1038年,经过明清两代大规模修建,孔府成为我国仅次于故宫的最大贵族府第。现在孔府占地近16万平方米,有各式建筑463间,也是前后9进院落,分中东西三路布局。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室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室,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历代衍圣公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有意收集了历代礼器法物共8万余件。除此之外,孔府最驰名的珍藏还有明清文书档案,它是孔府400多年各种活动的实录,共6万多件,是中国数量最多,年代最久的私家档案。
  孔林原名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死后葬在了曲阜城北的泗水边上。其后代也分别葬在了孔子墓旁,形成了今天的孔林。
  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两千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现在的长孙已经葬到了76代,旁孙已经葬到了78代。林内墓冢累累,有周朝以来历代墓葬约10万座。
  孔林也是一处古老而宏大的人造园林,孔子死后,弟子们纷纷把各地的奇异树种移植在此,从孔子的弟子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所以孔林中有很多珍稀的树种。这些古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四季苍碧。
  虽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一直以来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孔子在他生前却没有受到过如此之高的礼遇。
  当时鲁国的政权实际上掌握在三个世代为公卿的家族手中,三家也被称作“三桓”。
  直到公元前501年,也就是孔子51岁时,才有了作官的机会。
  他先是被任命为了一个小城的县令,然后升至司空。三桓对孔子的政绩很满意,于是提升孔子为拥有一定司法权的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会盟,鲁国由孔子主持礼仪。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所以准备了一支较强的卫队。由于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的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土地。孔子在这次会盟中,使鲁国在强大的齐国面前不失体面,还把齐国侵占的的土地收了回来,确实立了大功。
  但是尽管如此,孔子在鲁国也却不可能一直受到重用,这是因为,孔子要维护的是周礼,是一种君臣有序的统治秩序,而三桓的理想目标是维持卿大夫当权的现状。在很多问题上,孔子的主张均对三桓的利益构成了侵害,这使得孔子与三桓之间的矛盾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鲁国举行了祭天的仪式,按惯例祭祀后要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却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三桓已不想再任用他了。于是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了鲁国,再次到别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先后带着弟子去了卫国、陈国、楚国等7个诸侯国,但都因为自己的思想和理论不能够得到采纳而一直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就这样在诸侯国间奔走了14年后,已经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了鲁国,但是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十六年,73岁的孔子得了病,不久便去世了。
  儒道释三家并存,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色。佛教在吸收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之后出现了禅宗;儒家融合道教和佛教理念就产生了理学。理学传入西方影响欧洲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新运动——也就是启蒙运动;禅宗也成为现在一些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深具影响的宗教派别。理学和禅宗因为儒道释三教相互融合而产生,它们不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更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丝绸之路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编.-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