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第三节 阿尔赞“国王谷”
作者:林海村
2001年7—8月间,英美记者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相继发布消息,报道了俄联邦图瓦共和国首都克孜尔附近的重大考古发现。一个由德国和俄国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克孜尔西北阿尔赞附近山谷发现了距今2700多年的古代游牧人王陵,从中发掘出数以千计的金器、铁器、青铜器以及古代纺织品。单是黄金艺术品,就多达4700多件,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1〕
这座古墓靠近俄蒙边境,由此往南,翻越燕然山(今蒙古中部的杭爱山)和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可达黄河流域。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就是为防御这些游牧人南下黄河流域而建造的。阿尔赞附近的山谷分布着许多欧亚草原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游牧人陵墓。20世纪70年代初,格里亚兹诺夫 (M.P.Griaznov)领导的苏联考古队在这个山谷发现一座巨大的游牧人王陵,今称“阿尔赞1号墓”。这个庞然大物直径长达120米,墓室用原木构筑,内有70个呈放射状排列的墓室,部落酋长及家人埋在中央墓室,其他墓室随葬从属部落酋长的贡物或友好邻邦的各类赠物。据统计,墓中一共随葬了 160多匹马,另外还有300多匹马在葬礼宴席上被吃掉,仅将马骨架随葬墓中。根据墓中随葬的黄金艺术品、鹤嘴锄、马镳和青铜鍑残片等文物,年代约在公元前8世纪。
阿尔赞1号墓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阿尔泰山的古代游牧人王陵——巴泽雷克冻土墓。由于早年被盗劫,墓中没留下什么文化遗物。否则,我们很难想象如此巨大的陵墓会出多少重要文物。为此,俄联邦文化部文化与自然遗产科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与柏林的德意志考古研究所欧亚考古部拟定了一项国际合作计划,联手发掘“国王谷”,旨在寻找未遭盗劫的游牧人王陵。阿尔赞新发现的巨石冢就属于德俄学者合作发掘“国王谷”计划之一,编为“阿尔赞2号墓”。发掘工作由俄国考古学家楚古诺夫(K.V.Chugunov)主持,德国方面则派考古学家帕金格尔(H.Parzinger)、马格勒(A.Magler)博士参与合作发掘。
阿尔赞2号墓位于图瓦共和国北境西萨颜岭支脉土兰诺—乌尤克盆地,这里有大片草原,分布着许多庞大的古代陵墓,当地人俗称“国王谷”。1916年,俄国学者阿德里诺夫(A.V.Adfianov)曾到“国王谷”发掘过古墓。“国王谷”大部分陵墓早就被盗劫一空,值得庆幸的是,阿尔赞2号墓从未遭遇盗劫。
据报道,这座陵墓的地面坟丘高约2米,直径约80米;其下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正方形,墓室内用原木构筑木椁,椁内有男女古尸各一具;皆为屈肢葬,头向西北,属于乌尤克文化(Uyuk Culture)时期图瓦流行的典型墓葬。随葬品相当丰富,各类黄金艺术品就达5700余件,表明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即便不是国王,也属于大贵族阶层。由于年代久远,墓主人的服装早已朽烂,但是上面布满各种猫科食肉动物纹的小金饰,根据它们的原始位置,完全可以复原墓主人生前穿服装样式。
随葬品散落在木椁内各个角落里。男主人的头冠全是金马、金鹿、金雪豹等动物纹饰件。女主人的穿戴更是“珠光宝气”,头巾上插了一个金鹿别针,这种别针具有典型的斯基泰艺术风格;脖子和胸部有金耳环、黄金坠饰、黄金珠饰、绿松石、红色玉髓,琥珀等无数珍宝。男主人的脖子上套着象征权力的黄金大项圈,和其他黄金艺术品一样,这个项圈上有鹿、野猪、骆驼、雪豹、狼等各种动物纹,内容之丰富,堪称中亚游牧人的“动物百科全书”。男主人的裤子上全是金光闪闪的小金珠,靴子也布满了小金片,尸体上方还放着一面青铜镜。女主人身边是一个镶嵌金花的皮囊,里面放着谷物,附近还发现了一个木勺和一个青铜和宝石制作的熏香炉。男主人身边放着武器,如短剑、弓箭和战斧等。
墓中出土兵器皆为铁制品。一般来说,最好的材料往往首先用来制造武器。墓主人广泛用铁造兵器,说明铁在当时比黄金更为名贵。铁器传入黄河流域可能不早于春秋初期(前8世纪中),在甘肃永昌沙井文化遗址发现了铁铧犁,属于春秋早中期。这种农具在中国使用了2000多年。铁器最初是锻造的,中国最早发明了铸铁技术。尽管冶铁技术是从中亚传入中国的,但是西汉时期中国冶铁技术已经超过西域(参见《汉书·西域传》)。
这些铁兵器如短剑、匕首、战斧乃至箭头等都镶嵌着黄金,一共发现44磅(约20公斤)黄金艺术品,说明墓主人同时还是一个狂热的拜金主义者。阿尔赞2号墓属于乌尤克文化早期文化,比阿尔赞1号墓年代稍晚,约在公元前7世纪,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
乌尤克人终生与战马相伴,死后往往在墓中殉马,而贵族大墓殉马更是数以百计。由于图瓦当地没有像样的博物馆,这些重要发现都被运到圣彼得堡埃米塔什博物馆保存和研究。据说俄联邦正计划在图瓦建造大博物馆,以便将来把这些珍贵文物运回图瓦保存和展览。
考古发现表明,青铜时代的中亚草原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分述于下:
第一阶段(前2200—前1900):克尔木齐文化在阿尔泰山南麓兴起,与此同时,阿凡纳羡沃文化在南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盆地出现,二者皆为原始印欧人文化。
第二阶段(前1800—前1700):以奥库涅夫文化为代表的阿尔泰部落和以四坝文化为代表的羌人部落,在南西伯利亚和河西走廊同时兴起,有力地遏止了印欧人东进的步伐。
第三阶段(前1600—前900):安德罗诺沃文化和卡拉苏克文化相继兴起,重新恢复了印欧人在中亚草原的统治,并与黄河流域的商周文化频繁交流。安德罗诺沃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大致相当,而卡拉苏克文化与安阳殷墟晚商文化和周原的周文化相始终。卡拉苏克人擅长车战,商代的鬼方、西周的犬戎皆为驾马御车部落,和卡拉苏克人密切相关。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有浓郁的北方草原文化特征,出有卡拉苏克晚期青铜器,或许包括融入周文化的卡拉苏克人。
公元前8—前7世纪,中亚各地陆续进入早期铁器时代。卡拉苏克人退出历史舞台,而阿尔赞游牧人在萨颜—阿尔泰山崛起,阿尔赞王陵就是这支游牧人留下的遗物。
注释
〔1〕Mike Edwards,“Seberias Scythians:Masters of Gold,”National Geography,vol. 2,2003.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