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第三节 火祆教
作者:林海村
据史书记载,高昌王国流行火祆教,“俗事天神”。《高昌章和五年取牛羊供祀帐》说的“大坞阿摩”来自粟特语Adbag,在粟特语文献中表示祆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1〕在楼兰出土佉卢文书中,阿胡拉·马兹达被称作dhyaksiya或dryaksiya(三眼神),相当于印度教的阿修罗。〔2〕不过,在中亚粟特壁画上,火祆教的风神往往也以三眼神的艺术形象出现。火祆教的风神相当于印度教的湿婆,也即《高昌章和五年取牛羊供祀帐》所谓“风伯”。阿胡拉·马兹达在大夏铭文称之为manao-bago,相当于婆罗钵语menog-bay(精神之主、上天之主)。在粟特文献中,阿胡拉·马兹达被描绘成三眼神,相当于印度教的因陀罗(Indra)。吐鲁番供祀文书中的“阿摩”,也即粟特文Adbag“大神”的对音。
公元840年,回鹘人从蒙古草原西迁中亚以后,采用宽容的宗教政策,仍允许火祆教在吐鲁番继续传播。公元10—12世纪波斯和阿拉伯文献多次提到回鹘王国统治下的吐鲁番流行火祆教。德国吐鲁番考察队在胜金口发现了一些雕塑,据我们研究,很可能是属于火祆教艺术。这些雕塑分别出自胜金口两个不同遗址。
第一个遗址位于胜金口峡谷星座窟的对面河流右岸上。勒柯克在该遗址灰堆中发掘出三个泥塑像,编为A、B、C号(或第1、2、3号)。
A号:男性天神的头部,原件尺寸30厘米×25厘米;带有短护额的红色头盔,保护着额头及头的上部;脸上包着金箔,眼眉和两撇胡子为黑色;下颊处以及左右两耳下部都有黑色痕迹,说明原来那里有胡须。这一组三个头像(第1、2、3号)的眼睛都鼓了出来,以表示他们愤怒的感情。眼睛里扁平的瞳孔是黑色的,其余为白色;上唇的皱褶很奇特;鼻头扁平,鼻翼线条很明显。
B号:女性天神的头部,原件尺寸41厘米×32厘米;头的上部及前额戴着一顶样式独特的小帽,也有些像埃及的包头巾;小帽为黑色,左侧画一朵小花,由六个白色小圆点组成。小帽最高点的中心有个孔,一部分束起的头发,从那个孔里高高耸起。此发束前边有一红色布角。脸为白色,额头和两颊上草率地画了红色玫瑰花,由五六个小弧线围绕着一个中心圆而组成;眼眉为直硬的黑线条;眼睛是黑色的,眼边外沿也为黑色,内沿为红色;嘴颏和下巴塑造得精神有力,下巴底下画了一条线,显出双下颏(包头布的右半边是后来补上去的)。
C号:女性天神的头部,原件尺寸30厘米×29厘米;头的上部及前额戴着样式奇特的小帽,黑色的帽子上有些地方,特别是遮盖耳朵的部分,绘有红白两色圆形彩点;额头中央上部,有几块四角形金箔;第2号头像上保存的那种头顶发束,在这个头像上已经缺失。小帽以红线描边,脸为白色,双颊、下颏、嘴以及额头靠近鼻子处为朱红色;眼眉为黑线条,眼皮周边描以黑线;下颏前部有个很深的小坑,使下颏显得突出有力;下颏底下画了一条红色的曲线,以表示双下颏。
第二个遗址位于胜金口峡谷第2号庙群与第3号庙群之间,是河左岸陡峭悬崖上的一个庙群。勒柯克从中发掘出一个三眼神头像,编为O号。原件尺寸为20厘米×17.5厘米,勒柯克在图录中称作“金刚头像”;面孔为浅蓝色,头发、眼眉和样式奇特的唇须皆为红砖色,其中唇须以朱红色描边,上唇和眼窝也为朱红色;眼球为白色,以红色描边;瞳孔为黑色。〔3〕
1945—1950年,苏联考古学家托尔斯托夫领导的花剌子模考古队对粟特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托普拉克·卡拉发现了一座圆形古城,年代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6世纪,今称“托普拉克·卡拉古城”。古城为一规整的长方形城市,长500米,宽350米;四周环以坚固的砖墙,墙上有很多长方形的望楼和密密的狭小箭孔。一条窄街从南至北贯穿全城,沿街有10—12座大屋,每座大屋中有数十间方形和长方形的房间,属于城市贵族的住宅。城的西北角有一座公元3世纪的高大宫殿,约占全城面积的四分之一。在王宫脚下有一座该城的祆教寺院和一个大市场,市场有几个大门与外界相通。在宫殿遗址和祆教寺院内放置着成群的塑像。据托尔斯托夫推断,这是花剌子模诸王及其妻子和侍役的塑像。塑像都是未经烧制的泥像,上加彩色;面部造型极其真实,无疑是人的肖像,目前收藏在圣彼得堡埃米塔什国立博物馆。〔4〕
托普拉克·卡拉古城出土的两尊粟特女神泥塑像,曾在1969年送到日本东京和京都进行巡回展览。从这次展览的目录中,我们见到入藏埃米塔什博物馆的两个粟特女神泥塑像(展品编号105—106号),年代断在公元3—4世纪。〔5〕无论制作工艺还是艺术造型,这两个泥塑女神像皆与勒柯克在吐鲁番发现的两尊泥女神塑像相似。
安阳出土的北周石棺床上雕刻有一尊粟特火祆教女神——娜娜的图像。这位粟特火祆教女神的艺术形象,居然与勒柯克在吐鲁番发现的女神泥塑像如出一辙。〔6〕如果上述判断不误,那么吐鲁番出土的两尊女神泥塑像当系粟特火祆教女神——娜娜的艺术形象。
1969年在日本举办的中亚古代艺术品巡回展上,还展出了德国考察队在吐鲁番发现的另一尊三眼神泥塑像(展品编号148号)。据展品目录介绍,这个泥塑像高约7厘米,时代断在公元10世纪。〔7〕这尊泥塑神像不见于格伦威德尔和勒柯克的考古报告,目前也收藏在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吐鲁番文书提到高昌王国流行火祆教,供祀风伯(粟特风神)和大坞阿摩(火祆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
据印度学者笈多(S.P.Gupta)研究,印度教对粟特艺术亦产生深远影响,许多粟特神借鉴了印度教神像。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壁画上共出现五位印度神,他们是梵天(Brahma)、帝释天(Indra)、大自在天(Mahadeva/Shiva)、那罗延天(Narayana)和毗沙门天(Vaishravana)。然而,这五位印度神祇中的前三位——梵天、帝释天、湿婆神,分别相当于粟特本土三位神祗祖尔万神(Zurvan),阿摩(Adbag)和风神(Veshparker),但是后两位印度神祇——那罗延天和毗沙门天则没有与之对应的粟特本地神。据穆格山出土的粟特文写本,梵天采用蓄须的形象,帝释天为三只眼神,而湿婆则是一位三头神。片治肯特壁画上有些神像上标有名字。李夫什兹(V.A.Livshits)发现其中一个三头神壁画上标有粟特风神(Veshpur〔kar〕)的名字。〔8〕吐鲁番胜金口的两尊三眼神泥塑头像采用了印度教帝释天的三眼神形象,相当于粟特火祆教大神阿摩(Adbag)以及波斯火祆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片治肯特的一幅三眼神壁画,与吐鲁番出土的两尊粟特阿摩神泥塑大同小异。
总之,德国考察队发现的这尊三眼神泥塑像,正是公元8—9世纪高昌回鹘王国流行火祆教的实物证据。
注释
〔1〕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页239—240。
〔2〕林梅村:《楼兰》,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页177。
〔3〕穆舜英等编:《中国新疆古代艺术》:149页,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图版386。
〔4〕蒙盖特著:《苏联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页240—241。
〔5〕这个展览图录把她们当作乐神头像,误以为是男子头像,年代定在公元3—4世纪(参见The Tokyo National Museum and the Kyoto National Museum(ed.)1969;图版见105—106;英文说明见页35)。
〔6〕Takeshi Umehara et al (ed.),Miho Museum,Kyoto,1997,p.254.
〔7〕The Tokyo National Museum and the Kyoto National Museum (ed.),Scythian,Per-sian and Central Asian Art frrom the Hermitage Collection,Leningrad,Tokyo and kyoto,1969(图版见第148号6;英文说明见页37)。
〔8〕S.P.Gupta,“Hindu Gods in Western Central Asia A Lesser Known Chapter of In-dian History,” Dialogue,vol. 3,No. 4,2002.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