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5.8 东部省市经济转型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作者:马莉莉,任保平











  改革开放过程中,东部省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迅猛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同时,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东部省市也面临产业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与东中西部统筹发展的艰巨任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再一次为东部省市带来机遇与挑战。
  一、东部省市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历程
  1.东部省市的经济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
  一方面,独特的地缘优势。环渤海经济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环渤海而居,向南联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亚各国,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长三角地区扼长江入海的出海口,有大陆海岸线近千公里,长江优良岸线600公里,集“千公里海岸”和“千里水道”于一身,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张家港、南通港等组成中国特色明显的沿海沿江港口群,拥有广阔的流域经济腹地,可通过水陆交通与我国南北相连,海运可与世界各大海港相通;珠三角地区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冲积的三个小三角洲组成,靠近港澳,改革开放后逐渐与港澳之间在制造业领域形成“前店后厂”式产业体系。泛珠三角地区还包括广西、云南、湖南、福建、海南等更大范围,辐射内地并进一步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地区联系。
  另一方面,发达海陆空交通条件。环渤海地区一直是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地区,经过60多年建设,铁路方面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计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710公里,线网布局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内容包括北京—天津—塘沽城际轨道交通、北京—石家庄城际轨道交通线、北京—唐山—秦皇岛城际轨道交通线。①水运方面已形成以天津港、秦皇岛港为中心,黄骅、京唐等专业港口为补充的沿海港口体系。民航方面已形成以首都机场为核心,天津、石家庄等机场为补充的区域民航机场格局;长三角铁路网是我国铁路运输负荷最大、运输效率最高的铁路网之一,目前已形成由沪宁、沪杭、杭甬、浙赣、宣杭等铁路组成的国家干线运输网,并规划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交通圈”。当前长三角已初步形成并将进一步强化“两纵三横一圈”②的综合运输通道,长三角有12个民航机场,覆盖全国各个地区以及海外主要国家及城市;珠三角地区以广州为中心,以京广、京九、广深、广茂、广梅汕为主的铁路网络骨架。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和中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并已基本形成分工合理的港口体系:以中国香港为国家航运中心,重点开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以广州、深圳为主枢纽港,广州港重点开展煤炭、油品、粮食、钢材等大宗货类以及近洋外贸、内贸集装箱运输,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深圳港重点发展远洋集装箱运输,是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另外珠海、东莞、中山、虎门、江门和肇庆等中小港口则凭借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成为三大枢纽港口的支线港或喂给港。
  (2)制度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采取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的政策采取区域推进方式,主要体现在给予东部地区发展制度的创新和优惠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实施一系列制度创新,设立各类经济开发区。从各类国家级开发区的分布看,东部有360个,中西部只有62个。③各类开发区特别是经济特区,在区域内实行有别于区外的特殊政策和管理方式,以吸引外商投资为主,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出口加工以及开展进出口贸易;同时,按市场经济法则和国际原则创办和经营企业。这种制度创新为开发区所在地区创立了新的增长点,从而为该地区经济带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不具备的强大发展活力和推动力。国家除给予特区、开放城市、开发区等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政策优惠外,还给予东部地区减少财政上缴比例、扩大项目审批、外汇留成、信贷等权限。这些举措对东部地区吸引外资和技术、筹措资金和资本积累起到巨大作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一步“引进来”的目标,外商投资企业对经济增长和出口贡献率很大。
  (3)民营经济的崛起
  东部地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积极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比较早地形成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格局。目前,民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蓬勃兴起。2000年,江苏省对个体经营经济的发展提出“六个放”: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2001年,江苏私营企业户数已居全国第一位。这种经济结构使民众成为创业主体、经营主体、产权主体,真正做到谁投资谁受益,谁投资谁承担风险。这种来自民间和基层的经济发展原动力,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表现出很强的自我组织协调能力、市场适应能力、抗风险能力和资本增值能力。
  (4)对经济结构进行自觉、适时的调整
  东部地区以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基础,凭借对经济的强烈敏感适时地调整经济结构,按产业关联关系进行技术和资金的重组,有所为有所不为,取长补短,在互惠互利的条件下,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产业链条。例如,长三角地区中上海对制造业进行调整,提高加工水平、深化科技含量,重点加快发展以金融、证券、信息为代表的高层次服务业和以信息、汽车、电子、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而江苏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凭借轻纺、机械、机电工业的雄厚基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寻求突破,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的有机结合,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浙江杭嘉湖地区呼应上海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地区生产力的合理结构,在通信、电子、机电一体化、环境设备、旅游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使长三角城市群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2.东部省市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内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加上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内地经济整体上几乎与外界无联系,发展缓慢。1979年,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被确定为开放地区。1985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被确定为经济开发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开辟,把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连成一片,1991年,东部沿海由北向南1.8万公里海岸线的边缘地带,形成了一大片新月形的狭长前沿开放地带。沿海开放带来沿海经济发展。④
  (1)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经济区形成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区域战略布局的思路关系密切。自1984年天津、秦皇岛等沿海城市开放和1985年长三角、珠三角开放后,北方沿海地区与南方东部地区差距拉大,1985年底,李文彦提出京津唐地区加邻近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及河北中南部有较大的资源与经济实力,环渤海经济圈统筹发展观点诞生。
  历史上天津既有河海运通航条件,又有很接近首都的特殊区位优势,曾被多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领,在此进行不平等贸易,辛亥革命后,天津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北京因相对封闭,至70年代初,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才超过天津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经济实力日益增强。随着天津市落实“环渤海经济圈”战略计划的推进,天津已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新一轮投资热点。但整个环渤海地区早期经济的发展,国家干预较多,市场发挥作用相对较小。
  (2)长三角地区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推出分权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一再提出要搞“横向联合”,搞区域经济协作,以打破“条块分割”所带来的弊端。在这一背景下,1982年12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此时改革和发展沿着“地方分权+市场化竞争”的路径推进,地方权力较国家而言在增大,上海经济区在长三角主要省市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被边缘化。1988年上海经济区无疾而终。
  上海经济区的实践在组织形式上不能说成功,但在内容上,对江浙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体现在江浙地区乡镇企业大发展。上海国有企业品牌在浙江找到零部件生产厂家和“OEM”。另外,上海经济区也为江浙和上海不同企业间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经济技术联系提供制度支持和合法依据。这一时期,上海和周边的江浙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开始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在总结前10年有关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突破口,浦东浦西联动,加速上海改革开放步伐的战略思路。进而引发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进入新的阶段。上海经济发展从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跃成为增长领先地区。
  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中央政府不再提供类似像上海经济区这样的组织和制度框架,中央政府对一体化的贡献主要在于向上海注入新的政策资源,区域经济合作对上海周边地区来说,是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政策优惠和其他资源优势加快本地区发展模式转型,外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由此导致国内外企业主导的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深化和广化,推动着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形成。这一时期长三角地区由企业主导的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开始明朗化。经济一体化进展在基础设施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表现也非常突出,1998年沪杭高速的通车是标志性事件,制度层面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达成共识。
  (3)珠三角地区
  由于新中国成立伊始即遭帝国主义封锁,因而国家强调珠三角的国防前线地位,深圳、珠海被列为边防禁区,经济上实行闭关政策,国家投资较少,广东工农业总产值连续14年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导致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当时国家的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沈阳、长春、上海、武汉、重庆等。这期间,城镇人口主要靠自然增长。1978年与1949年相比,城市数量只增加佛山、江门、肇庆、惠州4个,10万~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只有佛山、江门、肇庆和石岐。
  第一,起步阶段(1979—1991年),此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开始在局部地区试点推进,加工装配业务、经济特区政策、引进外资政策、允许私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颁布与实施,率先成为改革试验田的珠三角经济开始起步。此时期,珠三角城镇结构和布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深圳、珠海、中山、东莞、顺德、台山、番禺等相继设市,城市数从5座增至12座,其中9座为省辖地级市,3座为县级市,占全省23座城市的52.2%。五大经济特区,三个在广东,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更是引人注目,使珠江三角洲由过去的国防前线、边远地区变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区位条件发生根本性转变。粤港“前店后厂”式分工的开始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这一时期,广州非农业人口增至280多万人,佛山、深圳迈入中等城市行列。小城镇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具有专业化职能的新兴工业城镇,如“服装城”九江、“内衣城”盐步、“冰箱城”容奇等。但是,由于对改革目标、路径等认识远未清晰,再加上经济基础薄弱与市场机制刚开始发育,珠三角除深圳特区增长迅猛外,其他城市的增长并不突出。
  第二,高速增长及逐步回落阶段(1992—2000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坚定了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方向与目标,也使外商投资信心大增,随着引进外资政策的完善和各项体制改革的推进,珠三角成为外资推动下发展加工贸易的聚集地,珠三角各市经济与外贸亦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并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而逐步回落。
  第三,稳步增长阶段(21世纪以来)。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产业布局开始变迁,特别是中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建设趋于成熟以及正式加入WTO,使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集聚中国从而重构全球产业链成为现实。顺应这一潮流,珠三角作为全球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实现新一轮较快增长,并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衰退的过程中增速放缓。
  二、东部省市的经济总量及结构变迁
  1.经济总量变迁
  (1)东部省市GDP、人均GDP不断增长
  1994—2012年,东部省市GDP均以7%以上的增长率逐年上升。从1994年的2690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3377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0%,但各年增长幅度波动较大。受两次金融危机影响,在1999年、2009年出现两次增长的低谷期,总体上共经历1995—1999年的下降、1999—2009年的回升、2009—2012的波动三个阶段。其中,广东、江苏、山东稳居东部省市GDP前三位,1994年产值依次为4619亿元、4057亿元、3845亿元,三省共计占东部省市GDP的46.5%,2012年产值依次为57068亿元、54058亿元、50013亿元,共计占东部12省市GDP的48.3%,浙江、河北、辽宁次之(如图5-39所示)。
  人均GDP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以衡量各国或地区人民真实生活水平。1994—2012年各省市人均GDP增量明显,但增幅有所差别。1994年,上海、北京人均GDP已过万元,分别达14328元和10240元,是东部乃至全国人均GDP最高的两市,天津次之。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拉低北京、上海的人均GDP,2011年天津人均GDP首次超过上海和北京,成为东部人均GDP最高的省市,达85213元;2012年,这种趋势依然保持,天津人均GDP首次过9万元。而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辽宁等GDP较靠前的省份中,作为目前GDP稳居全国第一且人口最多的广东,人均GDP在东部省市中居于中间水平,表明其生产效率较高。
  (2)消费占比相对偏低且趋缓,投资⑤占比逐步增加而净出口下降
  按照支出法,东部省市GDP构成中最终消费总额虽占40%以上,但仍相对其他国家较小,资本形成总额占比较大。其中,最终消费总额相对稳定,基本保持占GDP45%的水平且近几年略有下降;资本形成总额始终是GDP构成的最主要部分,实现其占比从1994年的48.2%到2012年的51.9%的小幅上升;净出口表现出自1994—2008年的小幅增长,到金融危机后出口退减加之受转型时期中国产业和外贸结构升级的影响,自2009年后占比逐渐减少,净出口占GDP比重较小但始终为正,体现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不难看出,在GDP不断增长的前提下,表征中国经济的东部省市在维持消费比例不变前提下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时,资本形成总额是弥补GDP增长的主要途径(如图5-40所示)。
  具体而言,山东、江苏、广东是最终消费总额和资本形成总额均为前三位的省份。广东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最终消费总额在东部省市中最多,2012年达29264亿元;山东省资本形成总额居东部省市之首,2012年达27552亿元,最终消费总额较投资略低,居第三位。贸易净流出各年虽均为正,但这种总额上的正值主要是江苏和广东两省较高的正外贸净流出对广西、天津、辽宁等省市负外贸净流出的抵消,实际上各省市内部对外贸易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以及省市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地理位置(是否是中转港等)的差异。
  2.产业结构的演进
  (1)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第二产业基础较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东部省市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具有明显区分,第二产业基本占据GDP的半壁江山,第三产业占比次之并呈逐步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35.3%增长至2012年的45.0%,相反第一产业出现与第三产业基本对应程度的下降,由1996年的16.1%降至2012年的6.8%(如图5-41所示)。
  第三产业的兴旺是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全国最为发达的东部省市中,2012年,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76.5%和60.4%,均大幅超过东部省市平均水平,而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第二产业占比仅22.7%,上海为38.9%,两者均明显低于东部其他省市。但在1994年,北京、上海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分别已达到46.1%和58.0%。而海南第三产业占比从1994年的42.2%上升到2012年的46.5%,第二产业占比从1994年的25.3%到2012年的28.2%,两者均无明显变化。这种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强烈对比是海南现有自身条件下以旅游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基础薄弱的体现,与北京、上海发达工业支撑基础下生产性服务业的繁荣有根本不同。
  (2)第三产业向更高层次演进,金融业和物流业发展迅速
  2005—2012年东部省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20.4%,明显高于年均GDP的增长速度。其中,增长最显著的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业,由2005年占第三产业总额的9.6%增至2012年的13.7%,年均增长率达到27.7%。房地产业虽有19.7%的年均增长率,但占第三产业总额比重2005年和2012年分别为11.9%和11.5%,并无实质性改变。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东部省市总体上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下滑,由2010年占比12.2%降至2012年的11.5%;流通性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2005—2012年产值占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从12.9%降至2012年的10.8%。消费性服务业中的住宿和餐饮业因国家政策有所改变而出现从2005年占比4.9%至2012年的4.4%的小额降幅(如表5-37所示)。
  (3)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依然是吸收就业最多的行业
  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一直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吸收就业人数最多的两大行业,2012年分别占东部省市就业人数的28.2%和34.8%,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与2008年的32.8%相比逐年小幅降低。另外,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东部省市就业总额的比重分别由2008年的3.2%和4.7%上升至2012年的4.6%和6.1%;住宿和餐饮业就业占比具有小幅下降(如表5-38所示)。
  三、东部省市对外经贸格局的变动
  1.贸易规模不断增大,年增长率波动较大且呈下降趋势
  东部省市进出口额2003—2012年呈逐年递增趋势,进出口总额从7919.3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9536.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从2003年的4057.2亿美元增长到21619.7亿美元,进口额从3862.1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17916.9亿美元,净出口始终为正。增幅整体处于下降状态,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大幅减少(如图5-42所示)。
  东部各省市内部贸易有较大差异。就贸易规模而言,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五省市进出口总额占东部省市进出口总额的80%左右。2013年出口总额达18476.9亿美元,占东部省市出口总额的85.5%,进口总额达12098.1亿美元,占东部省市进口总额的67.5%。就贸易差额而言,浙江、广东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是我国东部省市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相反,由于实体经济相对较弱,人口和消费集中,流通性商贸产业和内外贸易中转物流发达等因素,北京对外贸易逆差较大,从2003年的347.6亿美元增大到2013年的3026.1亿美元(如表5-39所示)。
  2.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欧美日传统市场份额下滑,新兴市场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中国香港、美国、欧盟、东盟、日本是东部省市⑥前五大贸易伙伴。其中,对美国出口占比逐年下降,从2003年的21.7%到2013年的15.0%;对欧盟出口逐年也有小幅下降,从2003年的16.2%到2013年的13.8%;对日本出口绝对值增长较少,占对外出口总额比重降幅明显,从2003年的12.0%到2013年的5.2%;对东盟、俄罗斯和中国香港等新兴国家和地区增幅稳定,有增无减(如表5-40所示)。
  2003—2013年东部省市对这五大贸易伙伴外加韩国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绝对值不断增长,出口额从2003年的3335.7亿美元到2013年的11753.4亿美元,但占东部省市出口总额比重下降较多,从2003年83.1%到2013年61.6%。其原因在于我国整体贸易区域布局更趋协调:一方面,广东、江苏等东部省市对外贸易比重下降,中西部地区贸易活跃。2013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福建等7个省市合计进出口值达3.29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9%,比上年回落了0.9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河南、安徽、云南、陕西、甘肃、贵州等7个省市外贸增速都在15%以上,合计进出口占进口总值的5.7%,比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⑦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对拉美、非洲、中亚、中东贸易额不断增长,2012年向中东地区出口额达73.08亿美元,较2011年上升7.3%,2013年出口额达75.49亿美元。
  3.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
  东部省市对外贸易自主发展水平不段增强、贸易结构优化,2005—2013年我国产业链长、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不断增长。以东部第一外贸大省广东为例,2013年一般贸易额达3687.7亿美元,占我国东部省市进出口总额比重从2005年的26.5%上升至2013年的33.8%。其中,出口占比从2005年的22.4%上升到33.7%;加工贸易进出口绝对值仍然相对较大,2013年达5267.6亿美元,占比由2005年的69%下降至2013年的48.3%(如表5-41所示)。
  4.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增长趋稳,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迅速
  机电产品一直是我国外贸的拳头产品,占据全部外贸总额的半壁江山。目前在中国外贸领域,特别是占比较大的机电行业中,如何占据研发、品牌以及销售渠道等微笑曲线的上方,而非密集处于下方的加工制造是最核心的问题。近十年东部省市机电产品外贸总额不断增长,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且趋于稳定。以广东省为例,2005—2013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增长较快,占比趋于稳定,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从2005年的1198.3亿美元到2013年的4751亿美元,占比从2005年的36.4%上升到43.5%。
  为促进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十二五”加强对重点行业出口的分类指导,加快重点行业出口基地和出口基地企业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战略,重点抓好清洁能源、高档数控机床、船舶、铁路机车、汽车、航空、通信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产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⑧
  5.外贸主体结构更趋合理:民营企业占比提升,外资依赖减轻
  近十年东部省市进出口经营主体发生很大变化。以广东省为例,出口的经营主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外贸进出口总额从64.9%下降至56.1%,其他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等占比明显增强,由2005年占比12.6%至2013年占比35.9%;进口的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从2005年的9.3%增长至39.7%,年均增长率达22.3%,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占比年均下降4.0%。
  四、东部省市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展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以后,东部部分省市以积极谋划,力图在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通道、继而带动自身发展方面寻求突破。
  1.山东
  (1)山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①两湾论坛:开辟中阿经贸合作“新丝绸之路”
  2013年8月28日至31日,由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与山东省潍坊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两湾合作论坛在山东潍坊市隆重开幕。中国环渤海湾地区与阿拉伯海湾地区之间巨大的投资、贸易互补性吸引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官员与企业的高度重视与参与热情,论坛也创新性地提出国际间区域经济战略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潜力。
  论坛在中阿经贸合作、投融资、石油机械装备出口、旅游开发、多领域贸易合作方面达成了数十项合作意向成果。
  ②高端商务对话会
  2014年3月18日,由山东贸促会、省经信委、省机械协会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端商务对话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为更好地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山东拟成立山东—东盟、山东—中东欧两个项目合作办公室,加速推动项目投资交流和落地。⑨
  ③东亚海上合作平台“落户”山东,建设模式为“1+X”模式
  2014年3月6日,东亚海上合作平台“落户”山东,目前建设模式为“l+X”模式,“1”是青岛,“X”是周边沿海城市,以青岛为龙头,以日照、滨州、潍坊、烟台、威海等沿海6市为腹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前者促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后者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发展。
  ④对口援疆,“山东企业喀什行”
  21家山东有较强投资意向的规模化企业对口援疆,投资方向涉及医药、交通物流、纺织服装、建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农业开发与深加工等领域。2013年9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提出,要将就业、教育、人才等作为对口援疆的重点。
  (2)青岛
  ①定位:21世纪丝路经济枢纽城市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出海口,青岛处于海陆丝绸之路“十”字节点位置,向西可连接中西部地区及中亚五国;向南可通达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及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临近,直面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合作、聚集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在地理位置上,是距国际三大主干航线中西行航线最近的北方港口,与日本九州、福冈、下关和长崎及韩国釜山、仁川等港口海上运距短,航线丰富,班期密度大,更有利于吸引亚欧大陆桥国际集装箱的运输,是陆上丝绸之路向东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拓展的重要门户。
  另外,分析法显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对青岛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对策,对青岛市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城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②战略规划
  基于青岛的优势和条件,青岛市政府已经初步考虑并提出打造面向韩日、辐射东南亚、陆联中亚欧的“一路一带”综合枢纽城市的战略构想,并力争2020年将其规划建设成四大功能载体。一是打造“一路一带”双向开放桥头堡,青岛将整合海陆要素资源,加快海陆双向衔接,深化与乌鲁木齐、霍尔果斯等西部口岸合作,搭建“青新欧”跨国货运铁路直达通道,加快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建设,打造与韩国贸易交往快速通道,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部沿海延伸;二是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三是构建“一路一带”经贸合作枢纽,以申建自贸港区为引擎,加快建设财富管理综合金融改革示范区,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实施国际货物贸易提升发展、国际转口贸易突破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跨越发展、国内外贸易融合发展、电子商务引领发展;四是打造“一路一带”综合保障服务基地。
  ③举措
  青岛与陆上丝绸之路经过地甘肃、宁夏等18个省市签署口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西安、郑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20多个城市建设“无水港”或进行战略合作,开展海铁联运和多种形式的联运,海关通关范围通达全国29个直属海关。2012年青岛至霍尔果斯集装箱班列开通,2013年又升级为“五定班列”,年运送集装箱超过5万标箱,使青岛成为沟通内陆、联系世界的重要窗口。⑩
  在对外发展过程中,青岛也不断深化与日韩、东亚、欧盟等国家和区域的合作,与韩国釜山、荷兰海牙、德国雷根斯堡、日本京都、川崎等国家和城市都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保税港区、中德生态园等5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拥有保税港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开放政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2.江苏
  (1)连云港
  ①定位:出海口及东方桥头堡
  连云港处于连接新亚欧大陆桥产业带、亚太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十”字节点位置,是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是国家主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江苏唯一大型海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连云港将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向东向西双向开放,着力打造成为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辐射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
  ②战略规划
  连云港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打造衔接海陆丝绸之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在港口功能完善、高速高铁建设、航空航线开拓等方面不断提升,构建起“海、陆、空、铁、水、管”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二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在开放功能、国际贸易平台、开放载体等方面不断突破,构建起东北亚西向拓展和中亚地区东向出海的加工生产、商贸物流基地;三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集聚区,在推进与上海的产业协作、与苏南地区的产业对接、与日韩的经贸合作等方面不断深化,进而推动与陆桥沿线地区和国家的产业合作,建设成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和重化工配套产业基地。
  ③举措
  2013年9月8日,连云港市在霍尔果斯举办“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合作恳谈会”;2013年10月上旬,连云港市组织党政代表团,分赴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郑州等陆桥沿线城市访问,会商对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10月下旬,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西区域)合作论坛”和“第12届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就经济带建设进行广泛交流,深入合作。2014年连云港对外开放30周年,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年”。2014年2月26日,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国铁路公司共同投资1亿美元的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公司正式签约,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一带一路”建设大潮中唯一落地的实体项目(11);2014年4月30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商会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经贸投资(连云港)洽谈会活动方案》获得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正式启动在连云港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商会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经贸投资洽谈会”各项筹备工作;2014年5月1日,“2014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商贸交流周”在连云港拉开序幕;2014年10月,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连博会)将在连云港举行。本次博览会紧紧围绕打造通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大通道,突出港口服务、海铁联运、物流仓储等特点,着重展示丝路经济带沿线亚欧国家的港口及仓储服务、陆桥物流服务、物流设备与技术,汇聚港口与物流产业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积极参与新亚欧大陆桥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建设,提升连云港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的能力。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以来,连云港港口集团便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平台”的发展目标,加快中哈物流堆场、霍尔果斯物流场站等项目的推动,加快港口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完善口岸公共信息平台服务功能,为畅通新亚欧大陆桥运输,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平台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连云港已开行至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亚国家的10余条铁路班列,开通日韩、东南亚、欧美等60条近远洋航线,每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的60%来自中西部地区,承担的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输量超过60%,预计2014年港口吞吐量将不少于2.1亿吨,夯实东桥头堡战略地位。
  下一步,连云港将围绕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的海陆双向开放、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加快推进平台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枢纽功能,增强对腹地吸引力。随着重庆、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地先后开通欧洲货运班列,中西部货物向西走铁路或绕道日照、青岛,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港口的货源。连云港有必要加快申报自贸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地区赢得先机,尤其是与青岛港、日照港、西安的国际港务区(无水港)等形成比较优势,并与上海港、浦东机场等错位发展。(12)
  (2)苏州
  苏州丝绸展亮相2013年10月28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的以“重新思考建立一个贸易、合作、和平的地区”为主题的丝绸之路国际大会。作为开放大市的苏州,以丝绸为媒,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契机,推进苏州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往与文化交流。其中,土耳其是苏州对中东地区贸易往来最重要的国家之一,2012年苏州与土耳其的贸易总额达18亿美元,并已与以色列加强经贸交流、企业合作。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则涌现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骨干企业群,形成了“公司+工厂+农户+科研院校+合作社”的茧丝绸特色产业链,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
  3.上海
  上海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创始地和重要沟通交流平台,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机制。中国2010年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第九次总理会议上曾提出要研究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探讨共同出资受益的新方式。2014年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提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专门账户。目前只成立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这是一个解决区域融资问题的协商机制,但形式比较松散,正在酝酿的开发银行将会与世界银行或亚洲开发银行一样,是一个金融实体,会有明确的章程,各国会按一定出资比例共同筹备资金,这意味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间的财政金融合作将发展到新的高度。(13)
  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部曲。自贸区建设成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内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远期目标。有利于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便利化,有利于促进乌鲁木齐等国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及新疆区域市场的发展。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利用好上合组织平台,争取设立上合组织代表处,以及亚洲开发银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4.浙江(义乌)
  (1)定位
  中亚国家和浙江的贸易互补性很强,中亚国家需要浙江的小商品和轻工业产品;而浙江发展亟须中亚国家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双方目前虽外贸金额不大,但发展潜力很大。
  按照国家统一战略部署,以大力推动和参与“新丝绸之路”跨区域合作交流项目和平台建设为主线,着力推进与“新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城市的商贸流通、交通物流、文化科教等合作,努力将义乌打造成为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的试验区和枢纽城市。
  (2)举措
  2013年4月23日义乌开辟“铁路转关”新通道:从义乌海关报关后出发,经由兰新铁路运送至阿拉山口等口岸再转关出口境外,率先打开中亚五国大门;2014年1月,“义新欧”(义乌—中亚五国)国际集装箱专列首发,被誉为新丝绸之路上的一条绿色长龙,标志着浙江义乌直达中亚的国际铁路联运物流大通道基本建成。2014年4月28日,首票通过铁路转关方式进口的货物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换乘国内火车后到达新丝路另一端——浙江义乌,义乌小商品借新丝绸之路,对中亚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浙江制造踏上新丝路,物流成本降低。(14)
  五、东部省市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角色与路径选择
  1.东部省市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角色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国际经济政治战略格局全面重整、世界经济中心从西方逐渐东移的背景下,东部省市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实现东部省市经济增长和产业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东部省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发展程度较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发的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连云港、山东青岛等局部特定地区和城市出海口作用明显,大多数地区和城市是输向中亚、欧洲商品和货物主要来源。东部地区产业和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将带动中西部产业承接和转型,进一步增强与中亚等国贸易互补性,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延边经济体货物流通、人文交流。
  2.东部省市路向选择
  目前,东部省市GDP增速和对外贸易占全国比例均有所下降,中西部发展具有潜力,东部在实现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时,可以同时向中西部转移相关产业。东部省市自身把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耗能少、效益高、可持续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利用新技术,发展新经济新产业,特别要注重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产业链。要注重统筹和创新,注重引进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搭建高水平的平台,同时加强环境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依靠创新资源的集聚,发展知识经济,建设创新型省市。
  传统以东部为首的美、欧、日等贸易地位有所下降,中东、中亚和东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可以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契机以及与相关国家贸易结构互补性扩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投资和贸易;继续加强开展同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使经济联系的加强为政治的稳定发挥作用。
  中国和俄罗斯长期以来是战略合作伙伴,政治文化交流异常频繁,但经济联系表现出与政治关系不对等的情况。在国际关系微妙变动的今天,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表现出趋好态势,山东、江苏等省市对俄罗斯贸易不断增长。中国应利用地缘优势和其他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在经贸方面的合作。2014年5月21日,中俄签署高达4000多亿美元的天然气大单,尽管过程艰难,但结果的成功证明中俄在经济方面具有巨大合作空间。
  ①张学良.201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的崛起和协调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2.
  ②“两纵”分别是由京沪铁路、京杭运河、高速公路等构成的南北向综合运输大通道;海运、沿海铁路、高速公路等构成的南北向综合运输大通道。“三横”分别为由长江、沿江铁路、高速公路、管道组成的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由陇海铁路、高速公路等组成的东西向综合运输大通道;由浙赣铁路、高速公路等组成的舟山—宁波—杭州—金华—江西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一圈”指由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构成的快速交通网。
  ③程志强.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再发展[J].观经济管理,2004(12).
  ④陈勇勤.中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73.
  ⑤本文不对资本形成总额构成部分作细致说明和划分,为方便起见,图表中的消费指最终消费总额,投资指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指贸易净流出。
  ⑥因统计数据不足问题,这里只包括主要省市,即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
  ⑦郑跃声.201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呈五大特点[EB/OL].中国行业研究网,2014-01-10.
  ⑧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商务部网站,2012-06-06.
  ⑨齐鲁晚报.2014-03-19.
  ⑩21世纪我国海陆“丝绸之路”起航点和枢纽城市[EB/OL].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2014-05-02.
  (11)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公司正式组建,推动深入交流[EB/OL].中国江苏网,2014-02-27.
  (12)拓展合作新空间,塑造开放新优势[N].新华日报,2014-04-22.
  (13)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促进经济带财金合作[EB/OL].亚心网,2013-10-11.
  (14)义乌—中亚,新丝路首载回程货[N].钱江晚报,2014-05-03.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马莉莉,任保平编著.-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