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6.3 天山北坡经济区的协同转型

作者:马莉莉,任保平

















  天山北坡经济区位于以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石河子市为中心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天山北坡中段。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背景下,天山北坡经济区有望在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带动作用的情况下,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发展。
  一、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历程与基础
  天山北坡经济区的界定直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新疆五大经济区划分中的天山北坡区。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一范围有所变化,现今一般确认的区域范围主要包括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米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石河子市,塔城地区的沙湾县、乌苏市,伊犁州的奎屯市、克拉玛依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农十二师等。区域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总面积的5%。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沿天山北坡考察时指出,要率先推出天山北坡经济区。通过天山北坡经济区的发展,给全疆各地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经验,从而带动全疆经济的发展。同年11月,国家重点建设的“二纵二横”连云港国道主干线之公路直贯天山北坡经济区,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天山北坡经济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改善其贸易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成立的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及2006年成立的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合并组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4月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区上产业集聚、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辐射中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中心区域。并于2012年被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1年6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天山北坡经济区列入18个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北坡地区的发展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经济增速进一步加快。同年,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并于2012年得到国务院批复,将对当地的相关能源及原材料开发速度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
  天山北坡地区不仅坐拥新疆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乌鲁木齐市与克拉玛依市,而且拥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以上的建制市。截至2013年初,天山北坡经济区城镇人口总计达到755万余人,占自治区城镇人口的75%以上。此外,天山北坡经济区城镇群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居于自治区领先水平。早在2004年,天山北坡经济区城镇群的自来水普及率就已经接近98%,领先于自治区其他城市。
  北坡地区油气及风能资源丰富,为发展基础工业、石油工业及风电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西起霍尔果斯、东至深圳的二线工程已于2009年开工,沿线经过天山北坡经济区,该区同时也是新疆最大煤田(准噶尔煤田)的分布区,拥有全疆最大的油页岩矿,从而极大地保障了当地产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因为特殊地理环境和发展潜力,北坡地区于2001年成为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基地,一批极具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张,经济效益日益增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畜牧产业集群,建设以甘(甘泉堡)莫(莫索湾)公路、呼(呼图壁)克(克拉玛依)公路为轴线的全疆畜产品生产加工走廊,以进一步带动该区域农业发展。
  在依据资源禀赋发展工业与特色农业的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也在积极寻找其他经济增长点,并于2007年提出“天山北坡特色旅游带”,即将昌吉市境内包括天池在内的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串联”起来,着手打造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的“天山北坡特色旅游带”,以促进北坡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在对外联系度上,天山北坡地区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之一。以乌鲁木齐市为例,从2004年以来,当地货物进出口总额总体呈增长态势,2012年相当于2004年的近6.3倍,其他如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等市的外贸规模也增长明显。通过与国外经济体建立并且不断增强的经济联系,天山北坡经济区已成为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重要对外贸易枢纽。
  总体上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山北坡经济区一直成为新疆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带,这也体现了自治区突出重点、引领全疆的区域发展战略。习近平主席在2012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毗邻中亚的边疆大门,天山北坡经济区拥有巨大的发展契机。
  二、天山北坡经济分布格局与联系
  当前,天山北坡经济区主要形成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城市的城市群格局。
  1.区域经济整体分布
  天山北坡经济区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为7505亿元,其中天山北坡经济区达到新疆的69.1%,为5188亿元;乌鲁木齐和昌吉两市(乌昌地区)又占据核心地位,GDP占到全疆的37.6%(如图6-7所示)。
  从三大产业分布来看,2012年,天山北坡经济区占到全疆第一产业的41.7%、第二产业的74.7%和第三产业的75.4%。其中,乌鲁木齐市是最为核心的服务业聚集中心,同时乌昌地区聚集大规模的工业,克拉玛依是第二大工业城市。其他市县的经济规模都相对较小(如图6-8所示)。
  作为全国能源基地,以及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下,天山北坡经济区实现快速工业化,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0.1%,第一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到10.6%和39.3%。乌鲁木齐市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57.3%;克拉玛依的第二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GDP的88%(如图6-9所示)。
  2.农业分布
  天山北坡经济带区种植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可见种植业是天山北坡经济区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天山北坡经济区的种植业主要位于乌昌地区、吐鲁番市、鄯善县、伊宁县、乌苏市、沙湾县等地。其中,乌昌地区种植业产值为133.2亿元,占到全区种植业总产值的38%,是天山北坡经济区最大的种植业基地。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种植业主要集中在靠近省会乌鲁木齐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新疆人口密度最高,需要提供充足的粮食及蔬菜保障。紧随其后的沙湾县与乌苏市则有铁路穿城而过,方便农产品运往市场。近年来,新疆一直鼓励“红色农业”的发展,“红色农业”是指以番茄、胡萝卜等蔬菜加工为主的产业,乌昌地区拥有众多此类生产加工基地。
  同时,新疆的棉花种植业发展规模也较大。据统计,2012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比重首次突破50%,成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区域。2012年天山北坡经济区棉花产量为156.37万吨,约占全疆棉花总产量的1/10。天山北坡经济区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乌昌地区、乌苏市及沙湾县,其中乌昌地区棉花产量为20.43万吨,乌苏市为10.54万吨,沙湾县为13.17万吨。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糖业基地,其甜菜产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2012年天山北坡经济区甜菜产量为279.58万吨,约占新疆甜菜总产量的1/2,主要产地为乌昌地区、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县,其中霍城县甜菜产量为44.42万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16.44万吨,伊宁县为13.73万吨,乌昌地区为11.3万吨,四地为天山北坡经济区的糖加工产业提供大部分原料。
  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新疆十分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2012年新疆畜牧业产值为485.37亿元,其中天山北坡经济区为326.65亿元,占全疆畜牧业产值的3/4,是天山北坡经济区的优势产业。天山北坡经济区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乌昌地区、伊宁县、霍城县、乌苏市和沙湾县。乌昌地区2012年畜牧业产值为164.18亿元,占全区畜牧业总产值的65%,其次为沙湾县,15.92亿元,占到6%。①
  随着天山北坡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乳制品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乳制品用于出口,这进一步带动了天山北坡经济区畜牧业的发展,使产业更加集中。近年来,众多新疆及国内知名乳业都在乌昌地区设厂。据统计,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内日加工量在100吨以上的乳品加工企业有4家,分别是麦趣尔、维维乳业、新欧奶业、天山畜牧,日产销量达320吨。
  3.工业分布
  天山北坡经济区的工业发展呈现重工业产值常年远高于轻工业产值的发展状态。2012年,天山北坡经济区重工业总产值是轻工业总产值的8倍多,本区域的主要工业城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县市,主要以重工业为工业发展的依托,其中克拉玛依市更是国内著名的化石能源产地和石油化工产业重镇(如图6-10所示)。
  作为天山北坡城镇群的核心城市,乌鲁木齐市在整个经济区工业发展方面处于重要地位,轻重工业产值均为地区之最,重工业产值更是占到地区总产值的将近一半。在主要工业原料与工业产品生产上,乌鲁木齐市的原煤产量、原油产量、水泥产量和钢材产量分别占到整个天山北坡经济区总值的35.1%、35.2%、21.8%、98%②,属于地区工业心脏(如图6-11所示)。
  而天山北坡经济区的其他县市,则依托当地的主要资源,在工业发展上各有侧重。石河子市与奎屯市利用自身在相关产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在轻工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轻工业产值分列本地区的二、三位。而克拉玛依市则利用自身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储备,重工业产值仅次于区域经济中心乌鲁木齐市(如图6-12所示)。
  盖哈特提出区位熵来测算工业中各子产业在某一城市的相对集中程度,由此可以具体分析轻重工业分别在天山北坡各县市的相对集中程度。在此将区位熵设为Q,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Eij表示某城市某一子产业的产值,Ei表示某城市的工业产值,Ekj表示该子产业在该地区的总产值,Ek表示该地区工业总产值。该系数大于1时,表明此子产业在该城市集聚程度相对较高,且数值越大,表明集聚程度越高;小于1时,则表明集聚程度相对较低。根据新疆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天山北坡各县市工业产值以及轻工业、重工业产值,对各县市的系数Q的值进行计算和整理,结果如表6-14所示。
  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五家渠市、哈密市、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等县市的重工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尤其以克拉玛依市最为典型,该市2012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9%以上。而在石河子市、伊宁市、奎屯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乌苏市、沙湾县等县市,轻工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其中石河子市和奎屯市是典型代表,这两市2012年轻工业产值分别占天山北坡经济区轻工业总产值的23%和13%,是地区轻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4.服务业分布
  在天山北坡经济区中,乌鲁木齐市在第三产业上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从2005年起,乌鲁木齐第三产业的年增加值就高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近年来该市第三产业年增加值达到第二产业的1.3倍以上。2012年乌鲁木齐市第三产业产值为1147.71亿元,占整个天山北坡经济区的56.4%。
  金融业方面,2012年乌鲁木齐市存款余额占北坡地区存款余额的56.8%,贷款余额占64.8%,同时,存贷款差额仅占地区总额的45.3%,乌鲁木齐市的金融业发展水平总体远高于其他县市,是地区性金融中心(如表6-15、表6-16所示)。
  在旅游业发展上,乌鲁木齐市无论是旅游业收入还是相关企业数量均独占鳌头——其中2012年乌鲁木齐市的国内旅游总收入占到经济区总量的45.9%,而2011年乌鲁木齐市拥有的旅行社和星级宾馆的数量分别占到自治区总数的56.5%和21.2%。其他部分县市,如昌吉回族自治州、“天山金三角”地区、吐鲁番地区等也凭借自身良好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上有所成就。其中,昌吉和伊犁州直属县市的星级宾馆数目也较为可观,相关设施较为完善。但旅游收入相对较高的吐鲁番、哈密等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旅行社和星级宾馆数量与其旅游收入不匹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旅游产业以及相关产业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此外,吐鲁番、昌吉等县市,宾馆等行业总体发展较好,但旅行社数量较少,这与当地自身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特点,以及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区域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则是旅行社数量远远高于宾馆等的数量,并且该市拥有区域内大多数旅行社(如表6-17、图6-13所示)。
  在运输业方面,多条公路干线以及兰新铁路线横穿这一地区,乌鲁木齐产业聚集使其在公路货运和客运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占天山北坡经济区货运量的40.7%、客运量的16.5%。其他县市中,乌苏市、伊宁市、五家渠市、吐鲁番市等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县市在客运领域占到比较可观的比重,而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县市在货运领域中也占据一席之地(如表6-18所示)。
  5.对外贸易分布
  天山北坡经济区是新疆对外经贸交往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乌鲁木齐市、昌吉自治州和石河子市等的对外贸易规模均位居自治区各县市前列。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出口总额为251.7亿美元,乌鲁木齐市占41.3%、昌吉自治州占8.4%、石河子市占3.1%。总体上看,本区域内代表城市在对外贸易都处于出超状态,且近些年进出口规模呈现不断扩大态势(如表6-19所示)。
  然而,天山北坡经济区大部分地区的对外贸易仍然停留在出口初级产品的阶段。就整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而言,2004年新疆出口商品金额前五位的商品分别是服装、机电产品、鞋类、番茄酱、纺织纱线及织物,其金额分别为117亿美元、3.76亿美元、3.71亿美元、1.74亿美元、1.48亿美元,而服装、机电产品、鞋类基本是由内地购进转卖至中亚国家的,这些“过境商品”成为新疆出口的主力。③这种现象对于新疆总体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对有限。作为新疆自治区的经济核心区域,天山北坡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并未给外贸活动提供坚实的工业基础,主要是工业原料和区域内发展较弱的纺织产品、农副产品成为非“过境商品”中的主力军。④
  如今,在天山北坡的很多县市,呈现进口原料流向内地、出口商品来自内地的“两头在外”的特征,天山北坡经济区沦为内地与中亚等地区经济交往的中转站,这种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带动运输、仓储等行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新疆本身铁路和公路运输压力一直较大,这种“两头在外”的外贸模式又进一步加重交通了负担。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转型发展路径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兴起的背景下,天山北坡经济带应当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乌鲁木齐作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机制,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发展机制与发展政策。具体建议如下:
  1.突出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工业作为天山北坡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其生产技术、生产规模、设备资本等方面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于领先地位,是新疆发展水平较高的石油化工生产加工基地。但当下面临资源枯竭威胁和国内外竞争形势加剧等问题,天山北坡经济区的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需要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与升级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增强与天山南坡和中亚地区的产业联系与互动。新疆南疆、中亚诸国等地区均拥有较为丰富的煤气石油等自然资源,因而,天山北坡经济区在进一步发展中,可以将资源密集度较高的生产部门和环节如能源开采、化石能源的初级加工等转移到以上地区,在本地着力建设钢铁、化工产业基地,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以克拉玛依等城市为重点,发挥重工业产业的纵向关联度,提升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力,将区域内重工业发展重点转移到能源利用、化学材料制造、工业制造等领域,使得区域内重工业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且,通过对优势产业的升级发展,还能将产业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优化本地区贸易商品结构,促使形成“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发展”的联动发展与良性循环。
  2.充分发挥核心城市与主导产业的联动作用,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
  在优化升级重工业的同时,天山北坡经济区还需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轻工业充分发展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良好的农业基础对于重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天山北坡经济区而言,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应当在适当地区进一步扩大经济作物和牧草类作物的种植面积,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同时,要在增加龙头企业数量、增强其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农户与企业的契约性联系,丰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就工业内部而言,轻工业发展明显不足,天山北坡经济区应当充分利用新疆、中亚两个重要棉产区,促进纺织业尤其是服装等纺织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调整产业内结构,提升纺织业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应充分利用自治区内部以及中亚地区良好的棉花产业基础,依托棉花主产区,在天山北坡经济区注重棉花产业的下游产业发展以及棉花的深加工,提升棉纺织等轻工业内部集中程度,积极支持企业向下游产业链集中,从而实现天山北坡与周边其他地区的产业联动与优势互补。
  3.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作用,实现区域内发展平衡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背景下,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地区的空间联系进一步增强,贯穿天山北坡的运输线路进一步拓宽,应当借此机会,进一步增强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实现相关产业转移与物流体系共建。具体而言,就是在强化乌鲁木齐市地区经济中心地位的同时,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尤其是在化工产业、服装产业等方面,要在优化乌鲁木齐市相关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天山北坡其他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内中小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增强区域内次级城市的经济实力,推动区域内城镇化进程,优化城镇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区域城镇体系的完善,技术、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进一步向区域内各级城市集中,反过来也能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体系的完善,由此形成区域城镇群优化与产业体系发展的良性循环。
  4.建设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利用天山北坡城镇群,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提高铁路运输的集约化、现代化程度,加快天山北坡地区航空运输建设,发挥地窝堡机场作为国家门户枢纽机场的作用,形成集进出货物仓储、分拨、配送为一体,陆、铁、管道运输于一身,并与信息网络有机结合的现代国际物流运作体系。可在天山北坡重要交通线路沿线建立一批综合物流基地,形成以乌鲁木齐市为核心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强化天山北坡与中亚地区、南疆地区以及甘肃、青海等省份的交通联系,将多元交通网络变成天山北坡经济区与周边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培养一批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装备现代化的现代物流企业。在此过程中,需要鼓励不同企业发挥自身特色提供有个性特征的物流服务,从而发展成为一个能够提供多种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区域物流中心与对外联系的枢纽。
  5.促进天山北坡旅游带的开发,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
  天山北坡经济区当前总体上仅限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很多县市的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契机,北坡地区的哈密、吐鲁番等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当地的运输、餐饮、住宿等条件。此外,更重要的是落实天山北坡旅游带发展规划,增强区域内城镇间旅游业联动发展,促使天山北坡地区的旅游资源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此基础上,旅游业发展需突破传统的单纯观光旅游的模式:一方面,开发农业游等新型旅游模式,丰富旅游内容;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餐饮住宿、运输、金融、娱乐等旅游业的相关产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通过以上措施,用旅游业带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和升级,使得第三产业突破传统服务业的模式,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将旅游业发展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推动力量。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于天山北坡经济区来说,是一个增强对外联系、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产业调整与城镇化进程都要遵循相关发展规律,一味地用政策揠苗助长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地政府应当综合考虑当地和周边区域的发展状况,规划设计,统筹兼顾,优化自身发展路径,使天山北坡经济带真正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中心与桥头堡。
  ①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
  ②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
  ③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3)。
  ④马海霞,等.天山南北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马莉莉,任保平编著.-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