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海上丝路史话

引言

作者:杜瑜

     
  我国地处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方,面对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域辽阔,群岛环列,沿海港口林立。从远古到18世纪,我国航海事业一直处于世界先进地位。早在殷商时期即已扬帆远航,不仅沿海岸能到达朝鲜、日本,而且很有可能顺着海流已漂到了拉丁美洲的墨西哥。两汉时,已开辟了对印度洋的远洋航路,直至大秦(即罗马帝国)东部(红海西北角)。唐宋以后即已到达非洲桑给巴尔海岸进行直接贸易交往。中华民族在世界航海民族行列中无愧为最优秀的航海民族之一。
  我国的丝绸历来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从汉至唐,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从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交往的主要通道。同时我国的陶瓷也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珍贵物品,而国外的香料、象牙、犀角等贵重物品也成为中国统治者的必需品。所以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人们又把这条海上丝路称作“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香丝之路”。
  这条海上丝路是联结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纽带,这是一条友好之路、文明之路。它增强了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往来,使之互通有无,平等互利,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是到了近代才为西方殖民主义者所破坏,他们武装侵略,野蛮掠夺,致使这条“千年通有无,万里扬中华”的友谊彩桥中断了。
  今天世界各国人民依然怀念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它,纷纷重新扬起风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我国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远航世界各国,使这条古老的文明之路重放异彩,把友谊的花朵撒遍全球,让世界充满着爱。
  

海上丝路史话/杜瑜.-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