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2.11河西长城·名关

作者:王蓬








    
  一
  河西走廊在武威以西,不仅地形开阔,祁连山与北边的山岭退到远远的天边,还出现了大片的戈壁滩。平展展的大地一望无垠,没有绿树,没有村落,汽车有时开出几十公里也不见有人烟。唯见大小不一的沙石紧紧依附着地面,间或有一丛丛黄蓬蓬的骆驼草。据说,只有这种极具生命力的野草才能在戈壁滩上生长。越发显出大戈壁的空旷、严酷与荒凉。
  但就在这荒漠的大戈壁上,长城出现了!
  最初,几乎不敢相信那就是长城,因为人们心目中的长城常是像八达岭、居庸关那样蜿蜒于崇山峻岭,石砌砖拱,高大威武,敌楼相望,气势威严的长城!而这里的长城,准确地说只能称之为土墙,完全看不见砖石的砌衬,一色赭黄,残破不堪,有的地段甚至残高不足一米,仅是由于牵连不断,没有尽头,却又孤零零地凸现于大戈壁上,才让人确认:这就是长城。
  仔细想想,也只有长城这样宏大的工程才能残留在大戈壁上,假如是别的什么,恐怕早被岁月、被风沙吹掩得无影无踪了!
  尽管时光才是初夏,但戈壁滩上已是热气灼人。明晃晃的日光晒在沙砾之上,没有植被或湿润的土地可以吸收热量,温度聚集会越来越高,有经验者说大暑天能在戈壁滩上烫熟鸡蛋,当不虚传。
  显而易见,在荒漠戈壁上修筑长城绝非易事。仅是观光行旅,坐车长途颠簸,加之炎热饥渴,人便已疲惫不堪。那么古时,就算人烟稀少,环境未遭破坏,可能因雪水灌溉,人均水量、植被茂盛等情况比现在好得多,但从古诗“胡天八月即飞雪”、“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来看,空旷寂寥、物候气象,古今恐无太大变化。严冬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夏日骄阳似火,饥渴难耐,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构筑工程浩大的长城,确实艰苦卓绝。何况古时又严刑酷法,延期或不能达标,均要治罪。《三国志》记载,魏将邓艾伐蜀,派曹魏名将许褚的儿子许宁修复被蜀军撤退时破坏的栈道。后进军时,邓艾马蹄踏破栈道失足,许宁竟被斩首。那么,修筑长城也注定是以千百万人的辛劳、血汗乃至生命为代价的。建国后几次考古,在长城沿线发现过几处上万乃至几万遗骨简陋的庞大汉墓群,不难想见当初的戍边士兵、边民与刑徒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看着让人百感交集的长城,蓦然生出一个疑问,那就是长城之外还有大片戈壁,远处是隐约可见的山岭,山岭外应该还有大片山河,都隔于长城之外,难道都不要了吗?
  二
  进入山丹县境之后,长城显得高大威严起来,一直伴着兰新公路在大戈壁上延伸。在几座保存相当完整的长城烽燧的地方,建立着一座长城博物馆。尽管规模不大,但模型图表、出土实物,加之文字说明,正好解除了心中疑惑。
  首先,长城是关防并非边界。若是疆界,八达岭、居庸关长城都仅距北京几十公里,不能认为长城之外的地方不是国土。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中原。河西走廊的长城还起着护卫丝绸之路的作用,所以,我们见到的长城一直与在古丝路基础上修筑的兰新公路为伴。再是仅仅修筑长城还不行,同时还伴着移民、设防、置郡、屯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最终是否真起作用,根本还在于中原王朝是否强大!
  但又发现一个问题,在整个河西走廊乃至新疆,所存在的仅是汉代与明代的长城,而且这两个朝代的长城又有很大的不同。一路细观长城走势与山形地貌,返回则翻史阅志,总算大致明白。秦之前,河西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所以秦长城只修到黄河以东。近年发现秦长城的西部起点在甘肃临洮附近,与史载相符。汉代初期,占据河西的匈奴仍不断南下骚扰,立国未稳、积贫积弱的汉王朝只能用和亲纳贡的方式阻止匈奴南下。直到汉武帝时才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和玉门关与阳关两道雄关。汉武帝又派张骞交好西域,建立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友好通道。为保卫这一成果,汉代修筑了与丝路几乎相伴的长城。到唐代时,丝路贸易达到鼎盛阶段。可惜,唐中期“安史之乱”,吐蕃趁机夺得河西,回、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在河西建立起前凉、后凉、北凉等割据政权,后又被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国统治近200年之久。直到明代,河西走廊才又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版图。为巩固河西,明代在河西大修长城,所以今天在河西走廊见到的多是明代长城。
  现在,我们看到的汉代长城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玉门关向东西两端延伸,西至新疆库车,东至河套大青山一带,而明长城却只修到距敦煌还有400公里的嘉峪关。汉明两代长城的不同,首先在于两个朝代修筑长城的目的不同。
  汉筑长城的目的在于凿空西域,拓疆万里。所筑长城皆延伸至数千公里外的边境,且建有烽燧、敌楼、关防、都护使等整套科学严密的御敌建制。一处告急,狼烟即起,这种震慑作用并不亚于长城本身。汉代,最繁荣时人口也仅五千余万,在远离中原的荒漠构筑如此气魄的长城,堪称一绝。这也和汉代人积极进取,气吞八荒的时代精神相一致。无怪汉时疆域东南至海,包括今越南和南北朝鲜的全部,西北至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是当时世界上幅员辽阔,实力充盈,四方辐射,万国来朝的第一号强盛大国。
  明代时期,威胁最大的是东南沿海倭寇与东北女真的崛起,再是海运逐渐发达,取代了衰落的丝路。所以明政权对西部只能守城,长城只修至酒泉城外的嘉峪关。尽管雄关也修得巍然高峨,有“万里长城起点”“天下第一关”的美誉,但大片西域皆被放弃,连敦煌都在嘉峪关外400公里,谈何守卫?更何谈进取?事实是,在明嘉靖三年,还索性关闭了嘉峪关长达200年之久,直到清初,方才又拓疆西域。
  汉、明长城之间的区别,实际是封建王朝鼎盛与衰落、进取与退缩的反映,是综合国力上升与衰微的表现。同时,更是星移斗转,世事变迁,两个王朝面临的不同境遇和不同敌对势力,分别采取的不同措施。并非仅仅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与朱明子孙的事情。
  三
  在冷兵器时代,雄关一座,常能抵御精兵十万。从丝路开辟就伴随着征战。为防匈奴反扑,戎羌动乱,汉朝廷不仅在丝路沿途设郡建县,筑长城烽燧,还利用山形水势,在险隘要塞设下一道道雄关,以保护丝路乃至中原的安全。
  丝路从长安西行,有三条路可进入河西,这三条路皆有雄关耸立。
  若走北线,则有陇县的安戍关,固原与平凉之间的萧关,最险则是横亘于宁夏、甘肃之间的六盘七关。六盘山群峰高耸,高入云端,往往山峰之间,峰回路转,涧深谷险,形成天然关隘且牵连不断,故有“六盘七关”之称。
  若走中线,天水市南牡丹乡有两座土山夹峙的走廊,宽不盈50步,长却达300米,号称木门关。三国时,诸葛亮首次北伐,因错用马谡失掉街亭,而导致全军失利。从祁山道退兵时,为防对手追击,设伏于木门关,出乎意料地射杀曹魏名将张郃,木门关亦由此显名。
  若走南线,即由青海经扁都口穿越祁连山至张掖的路线。扁都口亦称大斗拔谷,长达40公里,群峰夹峙,溪流湍急,中空一线,雄险至极,形成天然关隘。由于此线从青海至河西最为近捷,且有祁连山掩护,故历来为兵家所重视。西汉名将霍去病曾带兵穿越此关。隋炀帝亲征吐谷浑,走的也是此线。目下尽管已有公路相通,但祁连山气候变化无常,盛夏落雪并非鲜见,因而无论古今都是人们心目中的雄关天堑。
  纵观丝路,最具知名度的关隘应推阳关和玉门关。这两座雄关之所以出名,在很大程度上又得之于两首唐诗。诗人王维有《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人王之涣则有《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两首唐诗因真实出色地描绘了古代苍凉辽阔的大漠风光,以及幽怨悲壮的离愁别绪,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地处浩瀚戈壁的要塞雄关的心驰神往,也使阳关和玉门关流传千古,进入了中国文化史。
  此两关原本也各据要塞,建制悠久。公元前百年,汉武帝击败匈奴,河西归汉,“设四郡,据两关”是属于彪炳青史的重大历史事件。两关分别建于河西走廊尽头敦煌郡外百里左右。此处丝路分为南北两路进入西域,在两路要塞建立都尉治所,以屏障河西,这是阳关和玉门关的由来。
  可惜,历经两千年岁月,胡烟塞尘,荒漠流沙,两关几乎都被黄沙所吞没。玉门关尚有四面赭黄的关墙孤零零地耸立在荒漠;而阳关唯剩一片荒滩,有高不盈尺的墙基隐约可见,留给人们一个偌大的神往想象、凭吊喟叹的空间。
  四
  如今,万里丝路真正堪称大漠雄关,能给人带来审美满足和心灵震撼的只能是万里长城的西部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嘉峪关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即平定河西,为防塞外瓦剌入侵,修建了嘉峪关,并大修河西长城。所以嘉峪关就成为明建万里长城的西部起点,比阳关和玉门关晚将近1500年,距今约600年左右,并且靠近内地500公里,加之几次维修,所以至今仍保持完整。
  首先,在于其位置。当我们登上嘉峪关巍峨的城楼时,眺望四周的山形地貌,就深感古人之善于利用地形。嘉峪关在今酒泉城西20公里处,此处还建有嘉峪关市,让我们惊异的是400公里外的敦煌市(县)属酒泉管理,可见大漠之浩瀚。公路笔直,车辆不多,可以放开行驶,我曾多次一个上午便从酒泉赶到敦煌。
  嘉峪关处于遥遥相对的两山之间,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冈峦起伏的合黎山,中间为狭长的戈壁。古丝绸之路,今兰新公路均由此经过,明长城就筑在两山之间,嘉峪关则筑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处。
  嘉峪关为一处大致正方形的城池。其城垣雄伟,楼阁高耸,飞檐凌空。东、中、西三座城楼巍然对峙,在大漠雪峰的衬托之下,显出一种超拔不凡的气势。
  从遗迹看,阳关、玉门关皆系沙石、黄土夹杂芦苇筑就,外边裸露着赭黄。嘉峪关却全部是石砌砖衬,十分精工。下面用巨型石条砌基,黄土拌沙将城筑就后,两边又用青砖砌衬,再配之以城楼、马道、箭垛、敌楼、红漆明柱,壁垒森严。
  据方志载,当时筑城的黄土,要筛过再放到石板上烤干,掺进麻丝和石灰浆夯筑。工程检验亦十分严格,在一定的距离,用箭射墙,如箭头入墙则返工重筑,直到箭头碰壁落地,才证明坚固合格。被雄关城墙围定的3万多平方米面积内,有古时进入关口的驿站、街道、店肆、住宅遗迹,有驻关将领的府衙、仓库、井亭等建筑,还有关帝庙、文昌阁、戏楼等设施,不难想见这座雄关在鼎盛时期的繁荣。
  尽管嘉峪关同丝路汉唐时期修建的许多雄关要塞相比,就年代来说,只能是其“小弟弟”;不过,单就嘉峪关自身所处位置,以及修建的巍峨恢弘程度,规模形制等来说,又都远远超过丝路沿途的任何关隘,所以称其为“天下第一雄关”也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旅·途·小·憩
  长城小院
  千里河西,山丹长城保存最好,百余公里牵连不断,如龙蛇般在大地蜿蜒,十分壮观。连霍高速公路正好从明长城一个豁口穿越,这地方被称为“长城口”,聚集着饭馆、旅店,还有座长城博物馆。来往旅客都会在此停车,参观、拍照,我便在此结识了文友陈淮。陈淮为兰州知青,曾在山丹插队,因喜爱河西历史,便索性辞去公职,定居山丹,自驾车辆,摄影撰文,已有《河西走廊》《山丹长城》等著作。我感兴趣的则是他别具一格的小院,这是陈淮用半生积蓄购置地皮、自行设计修建的院落,虽非豪宅,但却实用,客卧厅室,水电取暖,一应俱全,院内还有花架鱼池,石桌石凳,独具风情。故几次探访丝路,均下榻陈淮小院,方便自在,别有风味,还拍得长城烽燧、古关古驿、大漠孤烟、暮归羊群,且都因晨暮光线变化而色彩丰富,让人意外、惊喜……这可全是入住小院,近水楼台之故啊!
  朋友,若去河西探访、拍摄长城,切莫错过长城边的小院!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上卷)/王蓬.-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