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周文 > 全文图书 > 再论周文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研读周文随感
姚枫 陈锦纹
    一
  此时此刻,跨世纪第三次纪念、研讨周文的盛会在上海召开,正值周文诞生95周年和逝世50周年之际!95减50等于45。仅仅45个春秋的人生,却用铁和血,用真、善、美铸就了一颗彪炳中国现代文学史册的巨星,而只要是真正的星就不会陨落!
  历史误区的沙尘暴使巨星蒙尘消失近30年,自然这30年间出版的现代文学著作和现代文学史册都没有周文的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蒙蔽文星的污尘。80年代初相继出版的两个《周文选集》使文星重返文坛,在获得第二次解放的中国老百姓的文化视界里出台。在他故乡四川人的心目中,因为看到熟悉的巴金、沙汀、艾芜等川籍大作家的行列里出现了很陌生的周文,感觉是由意外到好奇,由好奇到阅读,由阅读而惊喜。自然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的党、政、文化部门和文学界得以增光添彩,也多了一份责任,增列了一个先进文化研究的项目。
  从80年代初开始的回忆、纪念、研究周文的事虽谈不上是热点,却是引起了社科界的相当关注的。文化界有了专门研究周文的学者,报刊、丛书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改革开放,经济文化逐渐繁荣的社会,用10多年的功夫认识了周文,看到了这颗星的价值。于是,周文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就是94北京、97西安、02上海三次规格相当高的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出了《大众之子》、《情钟大众》、《论周文》、《周文纪念集》等文集。据说待到2007年周文百年诞辰时,将在四川开第4次纪念研讨会……凡此种种。既非官方指令,也非笔会旅游,而是群众文化心理的渴求,新时代的呼唤和社会科学、先进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使人感到莫大的欣慰,当之无愧的殊荣!周文的夫人、战友郑育之同志及其后辈亲属自然融入“周文潮”的行列,作出了他们应有的努力,从中他们对亲人周文的精神品质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二
  此次上海会议,是在全新大背景下召开的。是新世纪之初,中国已步入小康社会,上海已初具国际大都会的规模,中国已加入WTO,申奥(2008)成功,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重要的是,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正在深入开展,硕果累累的时候。
  当然,此次研讨会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南的。这比前两次会议的条件更好,质量更高。把会议的成果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的献礼,是我们全体与会者和关心、支持、从事周文研究的人们之无尚光荣!
  “三个代表”之一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文化”,是不是应理解为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能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文化;是不是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文学则是其基础的重要方面。因为文学是人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中的主体;文学是只有人才具有的特性。
  对文化、文学硬打上阶级烙印的错误已得到纠正,“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实践少了一些干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铁则更加坚强不可动摇。“先进文化”的提法更为准确鲜明。
  在周文所处的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而其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则主要是反帝反封建。我们已经确认,周文的文学实践出色地体现了那个时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那么,当今“先进文化”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又是什么呢?面对当今“多元文化”现象,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民群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群众不同层面的文化心理和各式各样的审美情趣,……要作出准确的高度概括是困难的。是否可以理解为:当代先进文化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是有利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文化;是有助于和平、发展、稳定的文化;是弘扬主旋律和科学精神、彻底批判反科学、反人类的邪恶和“国民劣根性”、有效地配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文化;是能雅俗共赏、寓教于乐、鼓舞人心、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的精品文化。先进文化与时俱进,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正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三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新世纪社会主义文学,周文正是我们的好榜样。
  文学和新闻、政论虽然都是以语言为载体,却截然不同:文学是艺术,语言艺术,它必须形象地表现生活,塑造典型;它的价值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艺术感染力。周文刚进入左联就受到“左”的标语口号式创作模式的影响,在题材问题上产生过苦闷和困惑。有幸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明白了文学的基本性质,明白了题材是没有禁区的,更明白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个文学铁则,而“生活”又必须是作者所熟悉的,尤其是“生活”中的人物更须烂熟于心。
  用周文的宝贵经验来看当前的文学创作,题材问题基本上是解决了,贴近生活、反映现实方面也有较好的态势;然而对待“生活”的问题却不尽符合铁则,有“生活”却不熟悉,这就必然产生人物脸谱化,故事雷同化,歪曲历史、胡编乱造、庸俗搞笑、误导、硬伤、矫情等不利于先进文化的现象。
  周文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定的地位,是为他创作出颇具艺术魅力的传世之作所决定的。从他的《雪地》到《烟苗季》一系列短、中、长篇小说中,深刻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川康边境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黑暗无比的生活,塑造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表现作者对统治者、当权者的强烈憎恨与讽刺和对苦难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与关爱。也就是说,周文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只有具备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文学作品,才能走向世界。周文的成名作《雪地》很快就被美国人伊罗生译为英文发行于美国;《父子之间》也很快有了日文本登载于日本国的《改造》杂志上。总之,可以这样说,中国20年代有东南西北各种派系的封建军阀混战,其中川康边境更有独特之处,而能够创作出全方位的、颇有深度和力度的文学作品者,唯有周文!
  当今的文坛,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创作上注意体现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有不少力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然而,在有些川味、京味、广味、黄土味、关东味的作品里,存在着粗劣和庸俗,存在着低级趣味,存在着美化封建传统观念和欣赏陈腐习俗的败笔。有人诘问那些刻意炒作落后与丑陋的作者,未必你要以此讨好那些唯愿“东亚病夫”复活的人,讨得一块什么奖牌么?斥责得好!
  周文笔下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看了使人震撼、沉思、感悟、愉悦、忍俊不禁,却不会使人想入非非,堕入误区。要正确地继承发扬周文这方面的财富并有所创新,实在是难;但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艺界岂能不学习周文的执著而勇往直前吗?
  四
  但愿此会能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使研究周文、弘扬周文精神的工作更上一层楼,以更加适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新世纪社会主义文学”(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给四川省作协的题词)的形势和任务,拙以为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做,不揣冒昧,提出一些设想与建议。
  1.成立一个周文研究学会,挂靠在中国作协或大众文学学会,有正规的组织机构,定期举行会员年会,更好地研究周文,发表文章、出书,并深入征集周文的资料。
  2.中国和四川的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加大对周文研究的力度。在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给予周文应有的位置与充足的述评。
  3.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建立周文纪念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充实周文的宝贵遗产。
  4.把荥经中学命名为“周文中学”,设立周文文学和教育基金。
  5.上海市加强对郑育之同志的关爱与照顾,提高其待遇的档次,使90高龄的她能看到周文精神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6.创作表现周文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的电影和电视剧。改编周文的作品,搬上荧屏和其他文艺样式。
  7.向教育部门推荐周文,使周文的一些作品纳入中、小学语文教材。这是传世之作的非常重要的载体。
  8.四川和雅安电视台制作一部关于周文的文献专题片。
  以上鄙见粗浅,贻笑大方。谢谢!
  2002年春末·四川雅安市
  

再论周文/王莹,何检朝主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