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怀念徐特立同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徐老在第一师范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敬爱的老革命家,老教育家徐特立同志,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九年在我校任教六年。徐老那种追求光明、主持正义、无所畏惧、敢于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那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那种为人诚恳坦白、谦逊好学、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老人家几十年来对我校异乎寻常的爱护和关怀,更加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
  言传身教的好老师
  徐老在我校主要任各科教学法和修身课,并兼任实习主任。徐老来一师之前,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担任过中学教师和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校长,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先生。当时的学生一致反映徐老教的课容易懂,好接受,并切合实用。他讲课时,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善于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他不讲干巴巴的教条,也不喜欢谈些空洞抽象的大道理。徐老为了帮助学生钻研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常在课外举行有关教学问题的座谈会。特别是当学生参观别校教学后,徐老照例要求学生将学到的东西详加分析、评议,随后,他加以总结、指导。由于徐老博学多闻,学有专长,所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能详加剖析,解答极为透彻,深受学生的欢迎。为了纠正学生读书中共同存在的一种贪多图快、学后即忘的毛病,徐老提出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主张。徐老认为,读书要守一个“少”字决,不怕书看得少,但必须看通,看透,多思考。要用笔标记书中的要点,要在书眉上写出自己的意见和感想,要用一个本子摘录书中精采的地方。这样读书的结果,进度自然会慢些,但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本算一本,记得比较牢,懂得也比较透。据毛泽东同志的一位同学回忆:当时,毛泽东同志是实行徐老主张最坚决和最有成绩的人。毛泽东同志在一师学习的几年中,写了几网篮的读书札记。在一本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的书上,就写了一万二千一百多字的批语。在他经常阅读的《韩昌黎全集》中,圈点、涂抹、考证、批评,朱墨纷陈,随处可见。他的以批判态度接受知识遗产的主张,正是在徐老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启发下发展而来的。
  徐老一生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我校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徐老任教时的第一师范,在当时湖南的中等学校中,办学历史长,规模大,质量亦较好,因而社会地位比较高,在这里教课的教师,薪俸高一些,特别是象徐老这样各校争聘的名教员,收入就更多了。但徐老却十分俭朴,把钱都花到公益事业和救济穷苦学生中去了。他的家属徐师母一直留在乡下,靠种菜喂猪维持生活。他到校上课从来不坐轿子。他住在城里的荷花池,常穿着钉鞋,撑着雨伞,挟着讲义,步行九里到城外的书院坪教课。他的这种作风也影响到其他教师。当时学校有个图画教员,子女多,家庭生活困难,还要雇三个轿夫,经济上感到很吃力。一天,他对徐老说:“你不坐轿子,学生仍然很尊重你。今后,我也要学你”。这样一来,一师教师坐轿子的逐渐减少了。徐老经常教育学生要以俭朴为本,说:我有一桩得意的事情,就是从来没有被“扒手”扒过东西。我的房里没有皮箱,大柜,也没有值钱的东西。我有钱,就随手放置在网篮里的破旧书籍中,扒手不会想到这些故纸堆中会放着他们所要偷窃的钱。因此,我的钱不曾失过。我在街上走路时,扒手们看见我穿得这样破旧,很快地就走开了,因为他们当心我扒他们的东西。
  主持正义 勇于斗争
  徐老在我校任教期间,毛泽东同志正在这里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毛泽东同志对徐老很尊重,徐老对他也很钦佩。徐老德高望重,对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过很大的影响。一九三七年,党中央在延安为徐老六十寿辰举行庆祝大会,毛泽东同志到会讲话,曾回忆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
  毛泽东同志和徐老的革命友谊,是在共同的斗争中凝成的。辛亥革命失败盾,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当上了大总统。他实行卖国求荣的对外政策,妄想依靠帝国主义的力量爬上皇帝的宝座。他指使走狗爪牙,在全国各地成立所谓筹安会,进行劝进活动。他在湖南的走狗汤芗铭和劣绅叶德辉,成立了“筹安分会”,压制一切反袁言论,假借各种名义,上“劝进”书,发“劝进”通电,鼓噪一时。毛泽东同志团结广大进步师生,无情地揭露劝进派的丑恶嘴脸,并以学友会的名义,收集反袁文章,编成小册子,在校内外广为散发。徐老不但积极支持,还亲身参加这场斗争。第一师范有个教员叫廖笏堂,在船山学社讲学时,大谈帝制不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意,袁世凯称帝是倒行逆施。而在学校讲课时,却又胡说袁世凯有“才干”和“魄力”,拥袁称帝。徐老和杨昌济、王季范、袁仲谦等一些富于正义感的教师,深恶廖笏堂,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么一段:“先生在船山学社就反对帝制,在第一师范鼓吹帝制,一人之身,两种面目。……吾等处积威之下,无以为报,将来有机会时,当永不忘先生之赐也!”廖笏堂得此信后,知道自己的可耻行为引起了群众的愤怒,再也不敢在学校宣传帝制了。
  一九一八年,北洋军阀段其瑞的爪牙张敬尧进据长沙,当了湖南督军兼省长。他和他的三个兄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倚仗权势横行霸道,弄得全省城乡民不聊生。他们大肆摧残湖南教育,纵兵强占校舍,损毁器具,把图书当柴烧,拿仪器玩把戏,尤其是扣压学校经费,致使许多学校断炊。一九一八年十月,第一师范等五所公立学校的校长,曾因经费无着落,联合向张敬尧辞职;十一月,又有九个私立学校的校长联合交印辞职。到一九一九年底,为了反抗张敬尧的压迫,长沙所有中等学校都自动解散。毛泽东同志因势利导,领导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大规模的“驱张运动”。徐老也积极参加,做了驱张运动的急先锋。当时,徐老在一师教课外,还兼任了湖南高等师范的课,并兼任了湖南孤儿院院长。他对张氏兄弟的罪恶极为愤恨,认为张敬尧这些虎豹豺狼不除,湖南人民都有被吞没的危险。于是,他往来于长沙城乡之间,揭露张敬尧兄弟的罪恶,启发学生和民众的觉悟,号召大家起来斗争。因有徐老这样有名望、有地位的教育家来发动和组织群众,驱张运动的声势更浩大了。到一九二〇年秋天,张敬尧兄弟一群虎豹豺狼,终于被湖南人民驱逐出境了。
  留给我们的永恒纪念
  我们湖南第一师范,培养了一大批革命人才。徐老在一师任教六年,做了许多培养教育的工作,后来又目睹这些革命人物英勇斗争的事迹和伟大成就。因此,他对一师是十分关怀和爱护的。
  一九三八年,徐老在长沙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虽然十分繁忙,仍安排时间到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作报告,宣传党的团结抗日的政策,指明青年奋斗的方向。
  一九五〇年,徐老针对当时我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的希望,并在给我校周世钊校长的信中写道: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是我们领袖毛泽东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是对学习,对工作,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对一切人……一切事业都是需要的。它不是高深难了解的理论,也不是艰巨难做到的工作。是一句极平实、极老实的口号,但它的本质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没有它,一切革命,一切建设,一切工作与学习都会有偏差,都会有走上歪风的危险。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曾经培养了不少的革命人物,同时也有反动的人物,即正风和歪风并有,结果正风终占了上风。新民学会的领袖人物是今天人民共和国创造的领导人物——毛泽东,他在学生时代之学习目的是改造中国,此外无他目的。结果他的学习胜利了,成为一个彻底了解中国历史任务的中国通。毛泽东同志的作风是老老实实的作风,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特立希望第一师范以毛主席的作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作为校风。
  一九五七年冬,徐老八十高龄了,但仍精神矍铄。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他由湖南省委蓉园招待所乘车,兴高采烈地来到我校,参观校史陈列室。虽然这个陈列室设备还很简陋,收集的资料还很少,但徐老看得很仔细。他在这里看到了老一师校舍的模型,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在校当学生时亲自写的《工人夜校日志》,也看到了他本人四十多年前在校教书时的照片。徐老手指着这些珍贵文物,亲切地对当时一师的校长周世钊同志说:“悼元,你是一师的老学生,对学校的沿革历史比较熟悉,办学的好传统,应予发扬,缺点应予纠正,要团结教师职员,一道把这所学校办得更好一些。”
  一阵下课铃响过后,全校一千多个学生齐集在礼堂前面的操坪中,等候徐老和他们见面。北风虽然带来袭人的寒意,但冬天可爱的太阳却正照在师生们愉快、兴奋的脸上。大家热烈地鼓掌,要求徐老讲话。徐老为大家的热情所感动,用很洪亮的声音,作了很生动的讲话。他说:“由于你们生长在毛泽东时代,逢着伟大的祖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你们的生活是幸福的,你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一个人短命也要活到六十岁,一般的人要活到八十岁,还应该更高,活到九十岁,活到一百岁!寿命越长,越可以替社会做事。……要活到八十岁也不难,我今年已经八十岁了。要活到八十岁也不容易,世间活到八十岁的人究竟还不很多。青年们不但应该经常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还必须抱革命的乐观主义,不把烦闷困累自己。几十年来,我在工作和事业中不知遇到了多少挫折、打击和失败,但我有一种长处,就是不论在什么恶劣的情况下面,从来不发愁,不着急,不唉声叹气。我是这样想的:失败是一种损失,失败后又来一个发愁、着急,不是再加一层损失吗?这未免太不合算了!我不干这种傻事!一个人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唯一的办法就是爬起来,再走,象小孩子摔了跤就滚地、哭脸,有什么用呢?事情失败了,就只有再干。真有决心毅力的人,失败每每是成功之母,愁什么,急什么?”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前夕,徐老八十九岁了,最后一次回湘,又亲临我校指导工作。他亲笔给我校题词,号召我们做到又红又专,还和全校师生员工合影,并亲手栽种两棵白玉兰树作留念。
  一九六七年,徐老九十岁生日的时候,又一次亲笔给我校题词:“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并用大字抄写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为人民服务》的全文,送给我校,勉励我们沿着毛泽东同志指引的航向前进,为人民的文教工作服务一辈子。
  徐老的光辉题词和重要讲话,都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徐老的谆谆教诲,我们一定要牢牢记取。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
  

怀念徐特立同志/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