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埃德加·斯诺 > 全文图书 > 《西行漫记》和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红星照耀中国》与我
曼莫汉·塔科尔

  地点:中央监狱,座落在阿格拉。这里是泰姬陵所在地。
  时间:1942年8月27日。
  入狱者:两个警察押着一个19岁的年轻人。他是个学生,明年毕业。
  罪行:他竟敢抗议突然逮捕民族领袖。
  处罚:根据印度保安条例第129节,不经审判至少拘留2个月。
  一
  他走进监狱阴森可怖的铁门,看守把他从头到脚彻底搜查了一番。他随身带了许多教科书。他在大部头的书中加了一本撕掉了封皮的书,还故意把这本书的书页弄脏,看上去像是一本他为了取得学位所需要经常查阅的书。
  这个身材矮小的青年人对蒙骗这些大英帝国臭名昭著的笨蛋走狗很在行。他们例行地在那本撕了皮的皱巴巴的书上盖了章,允许青年将书随身带了进去。
  在检查过程中,青年人站在他们面前,表面看上去很平静,但恐惧占据了他的全部心思,内心十分紧张。当检查官命令狱吏拿起书,押送他进牢房时,这个年轻的犯人松了口气,但无人察觉。年轻人想方设法保住了他最渴望保留的东西——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
  他和难友(其中3人是他在全印学生联合会的同事)一起将书藏好后,很快成立了由当时尚属非法的共产党6位干部参加的狱中联合小组,还制订了严格的时间表,规定每天4小时为召开读书会的时间。组织阅读和集体讨论的第一本书自然是这本动人心魂的详细描述中国人民尖锐、激烈、英勇、坚决的武装斗争的书。武装斗争的目标不仅是指向国民党反动派和大批军阀,因为他们妄图扭转孙中山试图推进建国的不断前进的历史,而且也指向占领了这个辽阔的文明古国大片土地的日本侵略军。
  二
  这部报导中国人民严峻的生死斗争的优秀作品,似乎牢牢地抓住了将近半个世纪之前我们一些年青人的心。我们的心脏与理想主义一起跳动,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土。我们有了自己的“孙中山”——不屈不挠的抗英革命者和殉难者中的王子帕格特·辛格,有了一大批同样大无畏的印度的儿子。我们在那些年月里一直在寻找在其他国家里像我们一样的英雄。我们印度的革命者牺牲自己的今日,换取自由的明天,情愿走上绞刑架。我们为这种精神感到自豪。
  红军向我们显示的是另一种亚洲同志的情况,他们不怕死,他们更坚定,决心每挨一击便加倍还击。我们认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当然,我们从历史书中读过有关亚历山大、查理曼、乔治·华盛顿和拿破仑等传奇英雄的故事,更不要说加里波第和马志尼等人了。如今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从书中看到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英雄。他们没有一个人生于富贵之家,他们都像你我一样是普通老百姓的儿女。他们是完全新型的革命者,领导他们的是人类群星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毛泽东,以及朱德、周恩来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在埃德加·斯诺之前,我们通过许多西方作家的书对中国20世纪初期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最著名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和她无与伦比的长篇小说《大地》。正是她使我们了解了干枯的不毛之地如何渴求赋予生命的雨滴,辛勤劳作但不幸的中国农民受到地主特权阶级的残酷压迫,而且年年面临着天灾——每年必然发生的洪灾和饥荒。
  我们对“友善的”、“仁慈的”传教士也非常熟悉,他们的心充溢着基督三大美德——信仰、希望、慈善,坚持不懈地传播“崇高”的神示——“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把你的右脸也给他”。
  对于赛珍珠对当时中国生动然而却是令人压抑的描述,我们只能表示同情,感到悲伤。对于我们来说,这似乎与我国的情况一模一样。我国是一个备受最邪恶的、所谓“日不落回”的帝国所折磨的国度。
  因此,《红星照耀中国》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因为这是一本完全不同的书。看了这本书,我记起当时读过的另一部杰作,即英国费边学社的一对夫妻比阿特丽斯和西德尼·韦布写的一本书,他们把苏维埃共产主义称为一种新文明。如命运所注定,埃德加·斯诺用笔描绘了在这个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发祥地的地方诞生的一种新的文明。
  三
  这本书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至今还能记起它最明显的几个特点。
  我认为这是第一部由一位外国新闻记者根据第一手材料所写的,详尽记述毛泽东私生活的书,《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的章节最精彩地描绘了一位伟大的世界共产主义领导人的成长过程。通常,共产党人不愿意讲个人身世,宣传自己。只是由于埃德加·斯诺的坚持,才说服了不愿多谈的毛泽东讲出了他的身世。毛的身世对教育和鼓舞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大有裨益。
  更加动人,因此也是更加使人难以忘怀的,是红军强渡架于大渡河涛涛河水之上的铁索桥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这个场面具有现代电影所有的因素,有完整的惊人的悬念。他们是成功呢,还是失败?在一遍嘈杂声和敌人的枪炮声中,他们一寸一寸地逼进险关。最后,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真理战胜了虚假和欺骗。
  因此,在46年之后,当德里的一位中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到中国去,我马上回答说:“去向大渡河的英雄们表示敬意”。我的答复是可以理解的。
  你们可以随便称我为一个早已逝去的时代的不可救药的感伤主义者。我将愉快地承认这一罪名。但是请不要忘记,如同你的初恋一样,你永远也抹不掉青少年时代启示灵感之源的记忆。
  因此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引导我了解一种新文明的两本书中的一本。另一本也是一位美国新闻记者写的作品,即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这两本书值得我们永久赞誉,它们在四十年代改变了印度一整代人或者说两代人,使他们信仰一种哲学,努力改变世界,而不仅仅解释世界。
  因此在我看来,多少语言也不足以表达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颂扬。
  

《西行漫记》和我/中国史沫特莱研究会,中国斯特朗研究会,中国斯诺研究会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