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艺术再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续范亭与毛泽东 34 毛泽东托人买药
高建中
    
  两年未见杨家岭,杨家岭变化很大,在续范亭看来,这里新建了不少窑洞,原来的窑洞也修建得更加整洁。
  毛泽东安排续范亭在自己住的院子里住下。续范亭稍事休整,毛泽东便将他请进了自己的窑洞。
  “续先生,对我这里来说,你是‘二进宫’了。上一次,我看你的身体还是可以的嘛,怎么两年没有见面,身体变成了这个样子?看到你这个样子,倒是让我佩服起阎锡山先生了。”
  对于毛泽东的关心,续范亭很是感动,还没有等他说一声谢谢,主席突然说起敬佩阎锡山的话,续范亭听了着实一愣!他带着惊愕的眼神望着毛泽东说:“主席,此言怎讲?”
  “续先生,我是佩服阎锡山先生好眼力啊,他是将你看得很准确嘛!”毛泽东不慌不忙地说。
  续范亭更加惊讶了,他依然不解地望着毛泽东。毛泽东继续说:“阎锡山有一句话,是说你续先生的。他说你是‘背着棺材去抗战’的嘛!你忘记啦?为了抗战,你的身体搞成了这个样子,难道说阎锡山先生的话讲错了吗?”
  毛泽东这样一说,立即将续范亭逗笑了,笑得直不起腰来了,好一会儿,他稳定了精神,才说:“主席,要说我的病,一个是胃病,一个是关节病,再一个是肺病,这三种病,是跟参加抗战条件艰苦和工作的劳累有关系。但是,也与他阎锡山有关系啊。”
  这一次是毛泽东跟着吃惊了。
  续范亭便把25年前,他参加护国军攻打太原,北进途中,遭到阎锡山的围歼,兵败之后,他被迫出走,黑夜里不幸坠入民井,以至落下胃病和关节病的过程说了一遍。
  毛泽东听了露出了同情的眼神。他关切地问道:“这么多年了,你经常服用一些什么药物治病,用哪一种药效果比较好呢?”
  “我是什么药都用过,有时吃些中药,有时服用一些西药,比较起来,有一种德国的药物效果最好,我托人从香港买过。”续范亭如实地回答说。
  毛泽东立即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马上追问:“你说的那种德国的药,叫什么名字?”
  续范亭说:“我记得中文名称叫努食丁,大家都这么叫,也不知道准确不准确。”
  “那么,这种药物的西文怎样写呢?”毛泽东又追问。
  “我不懂西文。不知道怎样写?”
  “有谁知道吗?”
  续范亭被毛泽东的这一问,问住了。他也不知道有谁知道努食丁的英文名称啊!
  见到这种情况,毛泽东招呼警卫员说:“去将随续先生一起来的同志叫来。”
  警卫员叫来了护送续范亭一同来到延安的温宗祺。
  带有几分紧张和兴奋心情的温宗祺来到了毛泽东的房间。毛泽东上前和他握了手,立即和蔼地问道:“你们的续主任服用一种德国药物,治疗胃病很有效果,你知道原名是怎样写的吗?”
  温宗祺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毛泽东竟然会问起这样一件小事。心情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他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原名叫LAROS-TIDIN。”
  温宗祺说话间,毛泽东已经递过来笔和纸。温宗祺随手接过来,将这种药物的名称写在了白纸上,恭敬地呈给了毛泽东。
  在一旁的续范亭愣愣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禁不住插话问温宗祺:“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也不会西文?”
  温宗祺说:“主任,你不记得了,我们从太原撤退的时候,你曾经将你吃的这种药的药盒给我,让我抄下药名备用。我是不会西文,我是用标准的法文记忆的,没错。”
  毛泽东将写有药名的白纸放好,回过头来又对续范亭说:“这次来一定要安心好好休养一个时期,要将你的病彻底治愈养好。我们将来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嘛!”……
  4月20日,毛泽东致电在重庆的周恩来,电文说:“续范亭胃病甚重,似胃溃疡,来延治疗,略有好转,请购药努食丁(LAROS—TIDIN)20盒快寄来为盼。”
  不到一个月,5月15日,毛泽东又分别致电在香港的廖承志和在重庆的周恩来,为续范亭购买治疗胃溃疡的德国药50盒,“从速寄来为盼”。
  7月2日,毛泽东收到了周恩来寄来的二盒德国药物。看来,这种药物,即便是在重庆和香港,也并不是容易买到的。毛泽东接到了这两盒药物,十分高兴,他马上给续范亭写了一封信:“重庆买的药已到两盒,送上应用,不知与你讲的那种无误否?闻尊体有进步,大家都欢喜。我有些不适,近日已略好,勿以为念。”并立即派人连信带药一起送到了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养病的续范亭。
  出延安城东15里,有个柳树店。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名字命名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就坐落在这里。当时,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一起。那里是当时延安最好的医院和最权威的治疗中心。来到了延安的续范亭,在杨家岭做了简短的停留以后,便住进了柳树店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原来是延安中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1938年春天,加拿大胸外科专家白求恩为帮助中国的抗战,来到了延安,后来又到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带领着战地医疗队,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并培养了大批八路军的医疗战士,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39年11月,白求恩在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上了病菌,后因无法抢救,于12日在河北省唐县不幸逝世。毛泽东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悲痛。12月1日,在延安召开的各界纪念白求恩的大会上,毛泽东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即将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了著名的篇章《学习白求恩》一文(此文后收入《毛泽东选集》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也就是在这期间,延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在这之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鲁之俊早已做好了接待续范亭住院治疗的准备。为安排续范亭住院治病,毛泽东叫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打电话做了通知。鲁之俊接到了电话以后,会同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校长王斌、副院长史书翰专门研究布置了有关工作。所以,续范亭一住进医院,便及时接受了治疗。
  住进医院的续范亭还立即受到了延安各界的关心,当时的中央有关部门和延安驻地机关的领导同志纷纷前来看望了这位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几天以后,毛泽东又专程来到医院看望续范亭。
  那天,毛泽东来到柳树店,一走进中国医科大学的校门,立即被学校的同学们认出来了。年轻学生们簇拥着他,非要毛泽东给他们做个报告。在热烈地气氛中,毛泽东来到了医大的礼堂。他走上讲台,即兴讲话。他的讲话不时地被大家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是和延安医科大学挨在一起的。热烈的掌声不断从礼堂传来,立刻引起了在病房的续范亭的注意。一问,原来是毛泽东主席来医院了,开始,他并不知道毛泽东本来是来看望他的。可是听说毛主席的到来,续范亭立即起床,叫人搀扶着到礼堂去听毛泽东的讲话。
  这时的礼堂,已经被来听毛主席讲话的人围得满满的了。续范亭由人搀扶着挤了进来,正在讲话的毛泽东立即发现了他。那一瞬间,毛泽东马上停止了讲话,他走下讲台,热情地前来迎接续范亭。
  “呵,你看,我们怎么把续老惊动了。你的身体怎么样啦?我本来是来看望你的,是他们把我半路劫持到这里来发议论了。”
  续范亭紧紧地握着毛泽东的手说:“谢谢主席,谢谢主席。这里的医疗条件很好,我的病治疗立即见效,他们可有妙手回春的本领啊!”
  “那就好,那就好!毛泽东说着,转过身来向大家大声说:“这位续范亭将军,你们都已经认识了吧,他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是很著名的爱国高级将领啊!你们能把他的病治好,算你们立了一大功!”听了毛泽东这样说,在座的人都亲切地笑了起来。
  毛泽东回过头来招呼续范亭坐下,才又回到了讲台。他继续讲道:“……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需要一切革命的人民、革命的力量紧密地团结起来。白求恩和续范亭,就是革命力量的代表人物。可是就在不久以前,白求恩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死了,人们都很怀念他。但是,要是希特勒死了呢,人们就会拍着巴掌说,‘好啊,死得好啊’!我看,现在的阎王老子,应该是马克思,如果你是为革命做工作累死的,马克思会给你摆酒席,请你上座!……”
  听到毛泽东这幽默而寓意深刻的话,续范亭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礼堂也又一次爆发出爽朗的欢笑声。
  毛泽东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讲话,走下台来,与续范亭一起来到了医院。在医院的办公室,毛泽东详细地问起了续范亭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院长鲁之俊汇报说:“我们已经安排了在延安的医术高明的苏联医生阿洛夫、米洛夫和美籍医生马海德、中国的肺病专家何穆给他治疗。但是,续范亭患有胃病、关节炎、肺结核等多种疾病,体质很虚弱,胃病要慢慢地疗养,比较难办的是肺结核,眼下还没有特殊的药物能够治疗这种病。但是,通过疗养,通过加强营养,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也是有希望治好的。所以,首先是要治疗好他的胃病,胃病治好了,能够多吃东西了,营养也就上去了,对于治疗肺结核,才能从根本上起到作用。”
  毛泽东听了很满意这种治疗方案。他说:“民以食为天,人以食为本嘛!你们先从治疗续范亭的胃病入手,对头。”
  随后,毛泽东招呼着续范亭,来到了续范亭住的病房。
  “你在这里还算住得惯吧?”毛泽东坐下来殷切地问道。
  “还好,主席。我谢谢您在百忙中前来看望我。”对于毛泽东热情地前来看望他,续范亭倒是有些局促不安了。
  “你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诚的好朋友嘛!在过去的日子里,你始终站在统一战线的立场上,无论是在我们与阎锡山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间,还是在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上积极参加抗战方面,特别是在晋西北的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上,你都是功不可没啊。”
  毛泽东清楚地知道,续范亭在山西的统一战线建立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尤其重要。实际上,从续范亭1939年来延安向他汇报了秋林会议的一些内部情况,就已经充分地证明,续范亭的阶级立场已经是站在了共产党一边。
  “主席,快别这样说。我这个人,总结起来,还有五件遗憾的事情:这一是自己不学无术,未能自尽其心;二是到如今,我仍然未能见到三民主义付诸实行;三是在以往的革命中、战争中,人民未能沾革命的利益;四是未能将国家力量、人才、经济集中对外;五是我这颗头颅未能为全人类做饭碗。每想起来,我就感到无比的惭愧。”续范亭不无忧虑地说道。
  毛泽东说:“续先生,你是志如松,气如柏啊!你说的这五件憾事,就是我也未曾做到的啊。革命,是人民的事业。我们只有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在当前的抗日战争中,我们具体工作任务就是要牢牢地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有了这个政策的坚持,就有了美好的前景,你所说的憾事,才能真正实现。”
  续范亭默默地点着头。
  毛泽东接着说:“比如我们对待阎锡山先生,就要坚持团结的方针,有了他的参与,山西的抗战才能在全国保持模范的地位。否则,山西的抗战,就要使全国人民失望了。但是,现在的阎锡山似乎还没有放弃他的降日反共的政策。
  “说起来,我们共产党人对他阎锡山先生,已经是做到了仁至义尽的了。1939年底,我们派彭德怀上门去做了他的工作。向他讲明了利害关系。我们告诉他说,你只有依靠牺盟会,决死队,才有前途。依靠顽固势力,就要当‘空军司令’。去年的2月,我们又派王若飞和萧劲光二人去做他的工作,调解矛盾。5月周恩来同志给他写了亲笔信,规劝他继续走团结抗战的道路。但是至今,没有得到他的明确答复。”
  续范亭说:“我分析,阎锡山是不是对晋西事变仍耿耿于怀呢?”
  毛泽东说:“如果是那样,就更加的不应该了。我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要讲团结,但是,我们不是不要讲斗争的呀!对于那些敢于攻打进步军队、进步团体、进步人员的人,我们是决不容忍的,是必定要还击的,是决不能让步的。我们不这样做,就是容忍汉奸卖国贼,就是不忠实于民族抗战,就是不忠实于祖国,就是纵容坏蛋来破坏统一战线。这样的浅显的道理,阎锡山先生自然是明白的。”
  续范亭接着说:“主席讲得对,其实在晋西事变以前,山西的新军和进步力量对于旧军的武装挑衅和进攻,是一再让步的嘛!我们虽然是一忍再忍,一让再让,结果,不但投有感化他们,反而,他们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牙还牙,给打击者以打击,这是应该的嘛!我们手中也有枪杆子,我们怎能在背叛抗战、背叛国家、背叛民族利益的反动势力面前束手被擒呢?”
  毛泽东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方针依然是要团结阎锡山的,我们不会向他关起团结抗战的大门。我们还要为他的悔过自新留一条路。我们要力争将阎锡山先生留在抗战的阵营内,不至于让他公开地投降日本人,不要让他成为第二个汪精卫。”
  续范亭表示说:“主席,有机会,我一定再做做阎锡山的工作。对山西圈子里面的人,他阎锡山还是能听进话去的。”
  毛泽东走后,续范亭就想给阎锡山写封信,劝说劝说他。可巧在这时,八路军驻秋林办事处的处长王世英来延安办事,顺便来看望他了。续范亭和王世英也算是老朋友了。在延安相见,二人倍感亲切。打开了话匣子,二人立即说到了阎锡山,续范亭就将自己准备给阎锡山写信的事告诉了王世英。王世英说:“好吧,你写好以后,我给你捎回去。”
  就这样,续范亭托王世英给阎锡山捎去了他于5月7日赶写出来的一封长信。在信中的开头,续范亭写道:
  “两年来未聆听教诲,殊深驰念。来此见王世英处长,藉悉钧座身体健康,精神甚好,至为欣慰。并悉钧座始终委曲求全,力撑危难支局,对统一战线抗战大业裨益良多,国家民族实深为利赖。范于上月来延就医,肠胃旧病复发,几至危殆,幸蒙此间毛主席及各位首长热诚招待,医生竭力诊治,已有好转。唯是多年痼疾,非短期可愈,至少需两三个月休养。”
  接着,续范亭谈到了三方面的问题:
  “(一)当此地球开花之日,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国开花之日,最近将来一定要结一大果实。但是这个果实收获迟早,要看我们现代人努力的方向与程度如何。因此,今天的政策路线是必须研究的了。范于西安事变后就站在统一战线的立场上,山西是最进步的,所以回到自己的家乡,蒙钧座优遇,待以国士之风。感激之余,故始终以真诚报答,未敢以一言虚伪应付也。去岁晋西北事变未能把握,以至各自为政之者数月,确有过左之幼稚行为,然经努力纠正,多方克服,一年来渐入轨道。新军将领在互谅之下,始终对钧座之一切进步主张竭诚拥护。新军是山西之子弟兵,不能离开山西之怀抱,更不能离开钧座之领导,大家正在渴望钧座之宽大为怀,接受他们的请求也。
  “(二)共产党对于统一战线认为是长期的,不但抗战需此,建国亦需此。中国今日不堪分裂,因此,他们的领袖们牢牢把握此点,并力求巩固扩大之,正所以扩大其阶级范围与基础也。最近延安宣布了许多具体政策(见《新中华报》),实行三三制、保护私人资本等等,亦所以纠正过去旧传统与左倾之毛病也。他们认为除真正汉奸自绝于国人、自塞出路外,其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都须有出路,才能达到抗战救国之目的。我相信这是真诚的,并且是正确的。蒋先生的做法始终是清一色、一把抓的作风。这是使全国最害怕的。如甘肃、陕西、四川,本省士大夫阶级几无立足之地,到处特务横行,欺压群众,人民侧目,敢怒而不敢言。如此下去,是危险的。现在是特务乱政,将来怕要特务乱国。独裁过甚,利用肖小,自古是危险结局的。所以今天主要是开放民主,罢除特务,教育干部,才是正当出路,才能救亡图存。
  “(三)延安方面始终认为山西是统一战线的支柱,司令长官是对统一战线最努力最热心的。有些人说‘到重庆才觉山西进步不小’,这是事实。深信钧座对于时局逆转风雨飘摇时,始终为国家民族之中流砥柱也!病中未能尽意,望将此信转给赵主席、星如、尊光、化之并诸同志一阅。”
  这封以下属口气表达了新军和解的诚意,并从抗战的大局出发,有分寸地表达了一些歉意,恰到好处。信中抨击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特务乱政的危害,也是阎锡山这样的地方实力派最头痛的事情。而“到重庆才觉山西进步不小”这样的话,又是阎锡山很乐意听的。可以促使他回忆过去与共产党合作时赢得的声誉,思考与蒋介石的纠葛及其后果。
  阎锡山接到了这一封信,果真很是重视。他给续范亭写了回信,并寄上了一盒治病的针药。
  

续范亭与毛泽东/高建中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