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拔剑长歌一世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九章 在逆流中前进——游击部队的第一次“改编”
穆欣
    
  战动总会和它所属的游击队,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诞生,在坚持敌后抗战的剧烈战斗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它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同阎锡山建立起统一战线后的产物,在建制上属于阎锡山领导(部队列入第二战区的序列),实际上则是由共产党、八路军领导指挥。关于这一点,阎锡山心里是很清楚的。战动总会由共产党、八路军领导,它所属的游击队的许多军政干部,都是公开地从八路军调派来的。这是它与其他山西新军不同之处,也是引起阎锡山集团特别忌恨之处。因此,每当阎锡山在政治倒退、山西政局波动的时候,阎锡山都忘不了首先对战动总会和它所属部队进行打击迫害。
  1938年2月,还在阎锡山召开“临汾会议”期间,阎锡山就撕毁了关于战动总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协议,下令战动总会直接领导指挥的所有各游击支队脱离战动总会,一起改编为山西省报安二区的八个保安支队,妄图取消它在敌后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合法权利,把战动总会游击队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保安二区岢岚、五寨、神池、朔县、宁武、崞县、忻县、静乐、左云、右玉这些偏僻贫瘠的山区,以便阎顽军配合日伪军前后夹击,以限制、削弱和消灭这支真正抗日的人民武装。
  对阎锡山命令战动总会各游击支队进行改编、调动防区一事,续范亭并未立即执行。3月间,他只对一部分游击支队进行改编,而且对正在晋中地区作战、由程子华亲自指挥的一路纵队三个支队,自行决定暂不整编。3月中旬,程子华专程来到交城山区会里村,召集一路纵队各支队干部开会,鼓励他们继续在晋中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同时抓紧发动群众的工作,迅速打开局面,扩大部队。纵队部给各支队划分活动区域:一支队在交城地区,二支队在清源、太原地区,三支队在文水地区,纵队部靠近三支队,位于汾阳山区王火庄一带,并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工作团,在汾阳地区做群众工作。这些部队继续留在晋中地区发展壮大,打击日本侵略军,从中锻炼了部队,进一步提高了战斗力,直拖到这年的6月才进行整编,年底才从人烟稠密、土地富饶的晋中平原,转移到人烟稀少的岢岚、五寨地区。在此期间,一路纵队各支队在晋中地区顽强地对日军作战,前后不到半年时间,同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五十多次。其中较大的战斗有3月9日,一路纵队特务队、挺进队及游击二支队,在清源的黄楼口公路侧伏击,经三小时激战,毙伤敌一百六十余人。4月16日,一路纵队三支队协同工卫纵队一部,在文水沟口两侧山地伏击,毙伤敌三十九人,打伤了日军驻文水司令官米田。7月6日,保安一支队一部又在平遥香乐村设伏,截击日军火车,毙日伪军三十余名。8月1日,一支队在文水马西村设伏,毙敌四十七名,伤敌二十余人。8月下旬,周平副支队长率一支队一营两个连和工作团特务连,协同一二〇师四支队及工卫纵队各一部,袭击祁县纱厂,破坏了纱厂机器,夺获大量布匹(仅一支队夺获的布匹,足够缝制整个支队两夏、一冬的服装)。他们在晋中地区发动群众的工作也在顺利开展。部队开进敌人据点林立的平川地区后,受到游击区和敌占区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经过深入的宣传动员,在群众中形成参加游击队打日本的热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二、三支队都扩大到一千多人;纵队部当时组织各支队为八路军动员组建一个八百人的独立营,也是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任务。有的连长在两天内扩大约一百五十人的一个连队。因此,在6月间进行改编时,将一路纵队编成保安二区第一支队,共辖三个营,每营四个连,每连各约一百六、七十人,整个支队有三千多人。他们一边作战,一边还在山区和边山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继续发动群众,开展侦察和除奸工作。当时在续范亭和战动总会支持下,各地许多原由战动总会组织起来的游击队,完全蔑视阎锡山的无理限制,继续联合人民群众在各地发展游击战争。实际上,大青山(十九个县)、雁北(七县)和晋东北(十五县)各县游击队都在当地继续活动,奋勇击敌。
  阎锡山虽然非常忌恨续范亭和战动总会,但是为了稳住这支部队,仍不得不任命续范亭兼任保安二区司令,同时又派亲信朱耀武任司令部参谋长、郝梦九任政治部主任,企图掌握司政机关,篡夺军政人权,架空续范亭,并从内部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但因改编后的保安二区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基本上是由战动总会的革命干部组成的,进步势力占绝对优势,阎方的阴谋活动遭到坚决抵制,朱耀武无计可施,不久就自行溜走。司令部的日常工作,即由共产党员、参谋处主任张希钦主持(他原是西北军杨虎城部警卫营长、炮兵营长)。在所属各支队、部队共产党组织继续加强党的工作,把部队的军政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里。1938年11月,程子华调往冀中,他在战动总会所任人民武装部部长职务由罗贵波接任。这年11月间,第一支队第三营由晋中地区到岢岚县城时,罗贵波即向部队提出两项要求:一是对阎顽军的错误命令不能执行,要按中共中央的游击战争原则对日军作战;二是连队中共支部一定要保证每个班都有一个共产党员,使党组织在部队中能够起到坚强的核心领导作用。
  部队改编后,阎锡山又以“借刀杀人”的惯技,妄想借日军的手来消灭抗日武装、消灭共产党员干部和续范亭本人。1939年3月5日,日军二次占领静乐县城。这里原是赵承绶所辖部队的防区,赵承绶却将其亲信部队一部调回兴县,不打日军,专事磨擦。他一面保存自己的实力,积蓄反共力量;一面下令将保安二区第一支队调至静乐城西的西马坊防守,而将骑一军调至我军侧后布防。西马坊是锰矿区,又是日军进犯晋西北腹地岚县、兴县、岢岚必经之路。第一支队在这里防守二十多天,同日军在封神山、扶曹会、鸦山岭、峪口、西马坊战斗十余次,毙伤日伪军三百余名。每次战斗,赵承绶的部队都按兵不动,不予支援,反而幸灾乐祸地上山“观战”。其后这支部队再次被改编为暂编第一师的时候,阎锡山继续使用这种“借刀杀人”的手段来削弱、消灭它。1939年9月,阎锡山突然电令暂一师在短期内消灭五寨城内守备之敌。阎锡山明知暂一师刚整编,所辖部队活动在北起朔县,南达晋中,东至静乐、崞县、宁武广大敌占地区,尚未集结到新的防区。当时续范亭身边只有第三十六团第三营四百多人。而五寨城防坚固,戒备森严,驻有装备精良的日伪军一千五百多人。同时,赵承绶所属的骑兵第一军就布防在暂一师侧后四十里的岢岚宁家岔、王家岔、宋家沟一带,一直按兵不动。阎锡山不动用赵承绶的部队,却向续范亭下此命令。续范亭看透了阎锡山的诡计和他狠毒的居心,但是他想,如不执行这个命令,就会被他扣上“违抗命令”、“破坏抗敌统一战线”之类的大帽子,就会借此对续范亭和暂一师进行诬蔑,甚至进行“惩处”。他遂即根据敌我情况,经过周密思考,拟定出以寡敌众的作战计划。一面率领第三十六团所属的这一个营进逼五寨城南项条坡、泉子沟、凤子头、黄土坡一带布防,续范亭亲赴前线指挥作战;一面下令催促所辖各部队星夜赶来五寨新防区,以备在必要时及时增援。当夜五寨敌军突然向我军袭击,续范亭指挥一个连占领阵地,准备迎击来犯之敌;令另两个连伸向前沿之外设伏。拂晓时传来捷音,预伏在敌人来路上的两个连,抓住敌人天黑迷路的战机,出其不意地出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在激战中毙敌近百名,敌军败退回城。
  从1938年4月到1939年6日间,保安二区所属部队,在晋中地区及五寨、静乐(一支队)、宁武、神池、朔县、平鲁、左云、右玉(二、三、五、七支队)、忻县、崞县(六支队)及大青山区(四支队),共计进行大小战斗二百五十多次,毙伤敌人一千多名。
  以原来成成中学师生游击队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战动总会游击队第四支队,1938月2月,奉命开赴晋西北前线,2月12日路经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司令部驻地岚县城时,贺龙、关向应、萧克、周士第、甘泗淇都来看望他们。适逢美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卡尔逊前来访问,当晚一二〇师政治部举行晚会欢迎师生游击队和卡尔逊。美国朋友卡尔逊在讲话中称颂成成中学全体师生参加抗日战争,在中国是堪称典范的盛事。其后,师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向这支部队讲话时,鼓励他们到前线去,配合主力部队,勇敢地参加战斗。“听一听枪炮声,闻一闻硝烟味,懂得敌人是可以打败的,可以消灭的。”续范亭非常关心这支师生游击队,3月15日当他们在岢岚正式改编为保安二区第四支队时,他和南汉宸都来讲话。续范亭对四支队积极参战取得胜利给予慰勉,并对部队的改编归属有利于加强抗战进行了解释。这支部队在五寨、岢岚地区,配合一二〇师主力进行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受到了锻炼。
  1938年8月,贺龙、关向应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以第一二〇师第三五八旅七一五团组成了大青山支队(即李支队),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李井泉为司令员,旅参谋长姚喆为参谋长,协同战动总会的派出机构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和山西省保安二区第四支队,开往绥远,“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7月29日,第四支队从五寨县城出发,开始向大青山进军。
  李支队到达大青山后,主力部队接连进行了三次攻击战:袭击陶林城,攻占归乌公路上的重镇乌兰花,又在蜈蚣岭伏击增援乌镇的汽车队,使八路军之名声威震塞外,迅速打开了局面。第四支队在绥中区开展了西河子及其周围的群众工作;配合主力剿灭了土匪,在极端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作战。1938年12月,四支队配合主力粉碎了敌人对绥西的扫荡,第二连在乌素与敌遭遇,激战二小时,给予敌人大量杀伤。1939年1月,归绥、丰镇、大同千余敌军向我蛮汉山地区进行报复扫荡。第四支队第一连未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行进中在二龙宿太村遭敌伏击围攻,众寡悬殊,腹背受敌,我军奋勇拚搏,全连伤亡过半,终于突出重围,绕回绥中地区。政治指导员秦赞忠负重伤后率领伤员掩护部队突围,最后五十余名轻重伤员与阵地共存亡,视死如归,血战到底,壮烈牺牲。同年12月间,第四支队副支队长黄政率两个连袭击陶林章旦沟头号村,拔除了敌据点,黄政不幸在战斗中牺牲。到1943年,第四支队共进行了大小战斗三百多次,毙伤俘敌一千五百多人。
  

拔剑长歌一世雄——续范亭生平/穆欣著.—太原: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