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胡景铎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光明之路 从学兵连到横山①
李振华

  李振华②
  1946年10月13日,驻守在陕北横山一带的原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及其所属保安九团和二十二军原骑兵第六师的部分团队,全体官兵5000余人,在代指挥官胡景铎同志的率领下,高举反内战的旗帜,发动了榆横地区的武装起义,参加我军,编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六师。由于这次起义是在党中央、西北局直接关怀下,自始至终由党领导和组织的,因此,整个工作事先都有周密的部署,行动上又得到“联司”的大力支持,加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长期以来在当地的影响,所以起义表现得异常迅速,数日之内即拔除了这个地区所有敌人的军事据点,全部摧毁了敌伪政权和特工组织,解放了榆横无定河以南纵横200余里广大地区和12万群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这支部队其所以能够走上革命的道路绝非偶然,它是在革命先烈的影响和党的培养教育下,不断成长着一批向往民主、同情革命的进步分子。他们在长期接受党的领导,又得到地下党同志的帮助下,形成了起义的骨干,并有广泛的中下层干部牢固的思想基础的配合,从而保证了起义的顺利进行,取得了预期的成功,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得到了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很高评价。正如1946年12月在延安时,毛主席在接见骑六师起义干部时所说:“骑六师起义给西北旧军队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1947年1月,在西北局礼堂举行的骑六师党员大会上,习仲勋书记讲话时首先肯定了我们几位负责同志在起义前光荣入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恳切的希望和要求。马明方书记也曾讲到:“你们在起义和入党前的思想和行动,早就起到了党外党员的作用。”这些讲话不仅是对我们起义行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我们起义前思想觉悟的充分肯定。
  追溯横山起义的前因,得先从我和景铎同志相识谈起。景铎同志是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人,他在少年时期曾受其长兄胡景翼将军(原国民二军军长)的革命影响,在立诚学校时又受到高年级同学习仲勋等党员同志进步思想的启发,后来在东吴大学附中、西安高中、榆林中学学习时,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团结进步同学,并参加过党领导的前卫社和革命互济会等组织。特别在九一八事变后,他曾投入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反对蒋介石“安内攘外”的卖国政策。他还在家乡组织抗日义勇军,进行救亡活动,后因国民党当局的干涉和家庭的反对,被迫离家,立志从戎,走他大哥革命的道路,于是投奔到国民革命军八十四师高桂滋部队(高和胡家有世交)。我是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四十七军高桂滋部队教导营当学兵,当时该营党的力量很强,同学思想较进步,如阎揆耀同志当时是我们区队长,陈毅平、蒲子华、朱洪等同学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对我的思想提高,向往革命是有一定启发的。1935年8月,高把景铎和我们几个人一同送到洛阳军校学习,我和景铎编在一个队,共同的革命志向,使我们的关系逐渐密切,一直发展到后来完全志同道合。
  1936年8月,毕业返部后,该师为培养初级军官,成立学兵连,景铎任连长,我任排长。其它干部、教员多是我们军校同学,学兵来源是选调部队有文化的士兵和在社会上招收的进步学生。张亚雄同志就是当时学兵中具有革命思想的青年代表。为了表达我们要求抗日救国的愿望,大门前墙壁上写着“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操场上写着:“我们要做中兴的少康,而不做亡国的甘地”等大幅标语。“双十二”事变的第二天早晨,高桂滋师长就向绥德的官兵讲话说:“谁救国我们就跟着谁走。”实质上就是同情张、杨二将军逼蒋抗日的救国主张,赞成我党团结抗日的政策。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们部队开赴察北、晋北抗战,目睹日寇侵华暴行和国民党部队狼狈溃退的情况,深为愤慨。但看到八路军挺进敌后英勇杀敌,又使我们对共产党、八路军产生了希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抗战的信心。
  1938年1月,我军抗战损失严重,3月,我营奉命赴陕西关中接兵,途经延安,受到各界热烈欢迎。宣传队深入驻地慰问,演唱抗日救亡歌曲,鼓舞我们抗日热情。看到边区鱼水情般的军民关系和官兵一致的民主作风,对我们影响很深。景铎同志还经党内同志介绍,参加了“三·八”节的纪念活动,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在延安期间,我们还阅读了一些革命图书,有很多同志都申请留在延安学习,我也是其中一个,后经景铎同志决定,只留下八连张自新和七连的边紫坤二同志到延大学习(后因形势变化,再没回来。张现在新疆,边现在安康)。3月下旬,我们途经富平县庄里镇时,适逢我党党员师源、刘茂坤同志根据党的指示,正在当地动员进步学生和爱国青年参加“抗日义勇军”。当时日寇已占领同蒲沿线,由风陵渡隔河向潼关打炮,情况十分紧张。景铎同志和师源是老同学,关系一直很好,相见十分亲热。师源同志在和景铎同志的交谈中,了解了我们抗日救国的决心和向往革命、向往共产党的愿望后,经组织同意,将40多名抗日义勇军青年交给了景铎,作为部队发展的骨干,并派刘茂坤同志进入我部。这些同志在后来起义时,基本上都是骨干力量。6月,新兵接齐,我们开到前方,在山西安泽县唐城镇整训,我营番号改为十七军八十四师五百团三营。在整训中,我们的做法是:营、连有小型图书馆,组织官兵阅读进步书刊,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演唱救亡歌曲和革命戏剧;提倡官兵平等,反对打骂士兵,实行经济公开,定期公布帐目,学习三大纪律,加强军民团结。通过这些活动,确使部队思想觉悟有所提高,战斗素养也有所加强。10月,我营调灵石、霍县前线抗战,我们还同八路军联防,互通情报。我营还组织了游击队,由刘茂坤任队长,配合部队不断袭击日寇,破坏铁路。
  1944年2月,我们二五二团在甘肃固原黑城镇驻防,当时景铎任团长,我是副团长,他对师长任子勋忠实执行蒋介石反动命令、严密封锁边区、大修反共工事很不满,因此他亲自到固原面见军长高桂滋,希望高能与共产党建立友好关系,相机共同对付蒋介石,高未采纳,劝景铎与任子勋师长合作,顾全大局。景铎回团后表示,走自己的路,绝不和他们一起作反共的事,嘱咐我和茂坤、亚雄等有事多在一起商量,不久他便请假返回富平县庄里镇,另作他图。
  景铎走后,军里开始对我团领导人调整,加紧修筑工事,对边区的封锁也越加严密,形势不断紧张。我军新二师也有几个连拉入边区,我即和刘茂坤、张亚雄、许秀歧、李振英等密议,也想把全团带进边区,并召集骨干20余人,在黑城镇外关帝庙歃血为盟。就在这时,军里派来了新任团长尹振乾,他一到职,就不断查询我们的情况,接着又派我到中央军校高教班学习,景铎也来信让我们到富平去,起义活动便停止了。我便以去高教班学习为名,到了富平县庄里镇,见到了景铎。他对我说:我准备去陕北,那里条件对我们有利,离边区近,便于和党联系,得到党的支持。另外邓宝珊和胡家有世交,他五哥胡景通也在陕北任骑六师师长兼保安指挥部指挥官,加之熟人多,有利于我们发展。我也同意他的打算,和他研究后,给尚在固原的同志们去信,让他们也尽快回来。我们的主要骨干接信后,都陆续请假回到了关中。
  是年秋,景铎被任命为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官,并接受在关中一带招收新兵的任务,我们即成立接兵办事处,由从固原回来的主要骨干为各连负责人,接收了600余名青年学生和蒲富子弟兵,然后北上波罗堡。而刘茂坤同志此时离开我们,回到边区。
  1945年3月,我们绕道甘肃、宁夏到达横山波罗堡,这里是陕北保安指挥部驻地,也是原骑六师师部所在地。所去骨干都分到保安九团任职。
  8月中旬,听到日寇无条件投降的当天下午,我和景铎到城外交谈,景铎说他准备给西北局习仲勋书记写信,表明我们的愿望,待习仲勋书记回信后我们再考虑如何行动。10月间,我到景铎家里,向他报告了蒋介石要撤销骑六师,三个骑兵团编为一个团,归新十一旅建制的消息,景铎听后很生气。1946年1月,我办完骑六师整编善后工作,奉命调榆林新十一旅任参谋主任。4月,景铎来到榆林,告诉我,边区已派师源同志来联络了,准备起义,让我收集情报,调查兵要资料,并要我和茂臣同志做好解放榆林的内应工作。还要我多和希仲联系,由他出面做掩护工作。7月,我到波罗堡,景铎告诉我,边区让我们派一名代表到延安汇报起义准备等问题,决定让我去,又考虑到我刚调十一旅,行动不便,商量由景铎给关中老部下武守智去信,以我母抵省病重为由给我发一电报,我好持电报请假。但因邓宝珊去绥远未返,我接电报后只好等待,邓宝珊返回后又不准我从边区走,让我同总部人员绕道宁夏、甘肃到西安,这样到了西安已是10月。党派地下交通员任林接我进入边区。11月20日,我到了延安向习仲勋和张德生部长汇报了情况。他们告诉我部队已经起义,集中在武镇整顿,番号是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我被任命为参谋长,让我速回武镇到职工作。不久,部队即奉命调驻延安整训。11月底南下,12月中旬到达延安。
  12月22日上午,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给我师连以上干部作报告。朱总司令恳切地希望我们要彻底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然后才能翻身得解放。周副主席扼要地阐述了我党光辉的革命历程及目前的革命任务。他们的报告言简意明,感人至深。24日,军委召集我师营以上干部在枣园小礼堂开会,到会的领导同志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康克清、师哲、习仲勋、王世泰等同志。会前招待我们吃饭,饭后由刘少奇同志给我们讲话。晚上,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来了,他笑容可掬地和大家一一握手。先由彭德怀同志讲话,朱德总司令也讲了话,最后毛主席讲话。他深入浅出、寓意深长地讲到:骑六师起义给西北的旧军队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贪污腐化,脱离群众。还用两只船作比喻说:美蒋那只船现在虽然大些,但是一只破船,一遇风浪就会沉没,德、意、日帝国主义的失败就是明显的例证。我们这只革命的船现在还小些,但是崭新的,能够乘风破浪,胜利前进;我党有26年的斗争历史,苏联有30年的斗争历史,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一定会成功,但困难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准备随时克服困难,将革命进行到底,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大会结束后,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恋恋不舍地离开会场。
  ① 本文原载《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史料选编》,标题系另加。
  ② 李振华,河北省蓟县人,横山起义的参与者,起义后任骑六师参谋长,解放后曾任西北纺织工学院副院长。现已离休,住西安市。
  

胡景铎将军/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